今日镇江讯 2016年的2月,镇江市委市政府高规格召开了一场会议,会上,一份名为“金山英才”的人才招募计划正式向海内外发布。
2019年的2月,这份运行了三年的计划,已经为镇江引进了“英才”384人,其中5人为院士、54人被列入“大人才”序列。
在这个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人才作第一资源的新时代,谈资金支持比不过东边几个“邻居”、论政策优惠大不过苏中几座城市的镇江,究竟靠什么聚集了这么多“英才”扎根镇江,为镇江的高质量发展打造一座又一座“金山”的呢?
“服务!”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处长于舟给出这样的答案,“让人才在镇江更感工作环境顺心、营商环境顺畅、生活环境顺意,就能拉近这座城市与外部人才心的距离,增强镇江对人才的吸引力、吸附力。”
始于2016年的镇江“金山英才”计划,是以五年作为第一个谋划时段的。无论在当时还是现下,对爬坡过坎阶段的镇江来说,都显得必要且及时。也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市委市政府才会以市级财政3年累计投入1.8亿元的力度予以落实,继而争取到省以上项目291个、资金4.86亿元,带动企业投入近40亿元,申请专利1564项。其中2016年和2017年重点资助的7个顶尖人才项目,2018年已经实现销售近10亿元,利税近1亿元。
细看这些招引到镇江的“英才”,以及他们所创立的企业、推动的行业,也不难发现财政资金实力有限的镇江,是希望人才向哪些产业领域更加集中:航空航天、高速列车、新能源,等等。让人才服务现实发展的方向,是不变的“指挥棒”。
如何让人才进得来、住得下、留得住、干得好?这就考验与人才有关的各个部门、地区的实际服务能力了。
既然拿定了“拼服务”的主意,镇江又是如何操作的呢?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贴心,怎么让人才方便就怎么做,怎么让人才满意就怎么抓。
为了让人才安心创业发展,我市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建立人才活动平台,为人才交流学习提供便利。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坚持人才评审“最多跑一趟”,累计认定各类人才21852人。大力发展人才金融,设立5亿元的人才创投基金,“贷投保”系列产品也已服务企业超过120家,投放资金4.8亿元。
为了让人才舒心工作生活,我市从2017年起向各类人才发放了900多张“金山英才卡”,为人才提供交通、医疗、健身、旅游等生活方面的多种服务。这些看似细微的举措,更让人才感到温馨和感动,更能体现镇江对人才的关心,加深人才在镇江的归属感。
为了更好地引导人才围绕镇江发展的中心大局献智献力,我市从事人才工作的单位主动走到人才身边去“听苦水”,到项目实地去“找问题”,努力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同时,我市还搭建起一套比较完备的人才政策体系,发动全社会力量在引进人才和培育人才上提供帮助。
“人才招引工作,其实就是为日后的发展埋下智慧的‘种子’,我们这些人要做的,就是在上级指引下,把政策落到实处,也就是时不时地‘松松土、浇浇水、施施肥’,这样才能让这些种子更早更好地结出果实,成为镇江高质量发展的亮点。”于舟说。 (全媒体记者 崔骏)
编辑: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