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乔长富
唐代诗坛,名家辈出,王湾是其中之一。他虽然官位不显,存世诗作不多,却因为有一首诗而知名当世、传诵千载;他的那首名篇,虽然只有短短的40个字,却流行着两个版本,论者为之各持其说,自以为是。这首诗,就是与润州北固山有着密切关系的五言律诗《次北固山下》。这篇小文,拟根据诸家的不同说法,并根据个人的陋见,说说对王湾生平及诗歌创作,特别是《次北固山下》的一些问题的看法,希望有助于了解一些问题,得到指正。
王湾虽是唐代的著名诗人,但对于他的生平事迹当时未留下具体记载,两《唐书》也没有他的传记,而且他本人的传世诗文不多,同时人涉及他的诗文也很少,所以虽然经过后人提出一些说法,也只能略知大概。但从他在诗中自称“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可以看出,他可能如论者所说是洛阳(今属河南)人,至少他在作诗时是居住于洛阳一带。
至于他的生卒年,从唐代士人往往“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高适《别韦参军》)以及王湾在《晚春诣苏州敬赠武员外》诗中自称“弱龄(即二十岁)许翰场”可以看出,王湾进士及第时是约二十岁。据此,由先天二年(713)王湾进士及第逆推二十年,王湾的生年当是在武后长寿元年(692)之前不久。他的卒年,如《唐才子传校笺·王湾》所考,有可能是在开元十七年(729)后不久。王湾进士及第的时间,当如孟二冬《登科记考补正》所说,是先天二年。因为,直到该年十二月,先天二年才改元为开元元年,而王湾进士及第是在改元之前。王湾进士及第后的仕历,当如《唐才子传校笺》所考:先是为荥阳主簿,开元五年至九年参与修撰朝廷秘阁四部书。修撰完成后,王湾调任洛阳尉。其后仕历不详。
《次北固山下》是王湾以至唐代诗歌的名篇佳作。此诗的写作时间,《唐才子传校笺》以为是在王湾进士及第后的一二年内,《唐诗大辞典》则说诗作于先天年间(712-713)或开元初。笔者以为,此诗当写作于开元十年间。理由是:论者考定诗作于先天年间或开元初的主要依据是王湾所作《晚春诣苏州敬赠武员外》诗及《新唐书·武平一传》所载武平一“玄宗立,贬为苏州参军,徙金坛令”。应当说,这两条根据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论者看来只看诗题,并没有阅读原诗。事实上,诗中明明有“万里行骥足,十年睽凤翔”句,是指武平一贬到苏州后,“十年”未得到升迁和重用;又有“陋学叨铅简”句,是王湾自称曾参与校书工作。由此出发,按照武平一在唐玄宗即位后的开元元年被贬官到苏州算起,经过“十年”,诗当作于开元十年左右;再由王湾从开元五年到九年参与朝廷修书看,他此次至苏州,当不早于开元九年。因此,根据王诗及相关史实,王湾当是开元十年来到苏州,他当时是由长安或洛阳一带赴苏州,这中间当然要经过润州,而《次北固山下》诗是作于岁末,至苏州时是“晚春”,时间先后也相吻合。所以,王湾在开元九年完成校书任务后,当在该年岁末至润州,开元十年晚春在苏州作赠武平一诗,自然,《次北固山下》当作于他至润州后不久,即开元九年至开元十年间。
《次北固山下》写成以后,世间流传着两个版本,文字颇多不同。一种是见于收录“自开元以来,维天宝三载”(《国秀集序》)唐人诗的芮挺章所编的《国秀集》,诗题为《次北固山下》,全诗为:“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里姑且称之为“国秀本”。另一种是见之于收录开元二年至天宝十二载唐人诗的殷璠所编的《河岳英灵集》,诗题为《江南意》,全诗为:“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失,风正一(一作“数”)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这里姑且称之为“河岳本”。两种版本,谁是原作,谁是修改稿,难以臆断。而论者对它们也各持其说,毁誉不一。这里对以下几个问题,略陈陋见,以供研讨。
一、题目:“次北固山下”,题目具体,内容集中,重点突出。“江南意”,题目较大,所指广泛,而且与乐府民歌“江南曲”相近,多少带有乐府民歌的风味。这一差别,对两诗的内容、语言及艺术特色等都产生了不同影响,因而各具特色。
二、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紧扣题意,具体鲜明,正如论者所说,既工丽,又跳脱。而且,笔者认为,这两句直贯全篇,“潮平”六句都基于这两句。可谓工于发端。至于“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所指较空泛,“新意”一词在其后数句中也不突出,难以起到领起全篇的作用,而“东行”一句不过是说东行时间,文辞古朴,类似乐府民歌。所以,这两句显然不如“客路”两句形象鲜明,境界开阔。
三、颔联:“潮平两岸失”句,论者或以为“失”字别致。事实上,一条狭窄的小河,潮水一来,马上也会“两岸失”。所以,此字不但不能表现江面开阔,而且也不能表现潮水之大。“潮平两岸阔”则不然,它不但突现江面之空阔,即使涨了大潮,也只是显得两岸更空阔,而且也突现了潮水之浩瀚。
四、尾联:“河岳本”是议论与赞美相结合,突出“江南”“气象”即景象之“偏”,从内容方面说,这两句只是对中间四句所写景象的议论和赞美,别无新意;而且“偏”字既有“偏向”之义,又有“僻少”之义,不能概括“江南”“气象”的特点,显得拙朴拼凑。“国秀本”则是把写景(立春后南雁开始北飞)、叙事(寄书)、抒情(行旅思乡)自然浑成地结合在一起,与首联相呼应,深化丰富了全诗的思想感情,突现行旅诗不可缺少的情思,可谓水到渠成,自然浑成。
其实,王湾此诗两个版本的优劣得失,从长期以来人们大多喜爱“国秀本”而忽视“河岳本”已昭然若揭。以上只不过是说点个人体会而已。
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写作,得京口壮美江山之助,又彰显京口江山之壮美。王湾在开元九年岁暮由扬州渡江至京口时,当时润州“州北距瓜步沙尾,紆汇六十里”(《新唐书·齐澣传》)。“北固临京口,夷山(指焦山余支)近海滨。江风白浪起,愁杀渡江人”(唐孟浩然《扬子津望京口》)。久居中原的王湾在“江春入旧年”即岁暮立春之时,“东行”渡江往京口,面对冉冉升起的“海日”,得顺风之助,渡过宽约六十里的辽阔江面,停舟在北固山下。此景此情,自然会激发他的豪情和诗兴,使他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而此诗一经问世,“海日”两句很快就被当朝宰相张说“手题于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河岳英灵集·王湾》)。这两句以构思之工巧,寓意之深刻,被誉为“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同上)和“北固山绝唱”(《瀛奎律髓汇编》引清冯班语)。但这两句还只是与北固山有关,而直观地展示北固山前壮美景象的则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两句。《唐诗训解》说“海日”两句“工而易拟”,“潮平”两句则是“淡而难求”。因此可以说“潮平”两句比“海日”两句更为出色。再就全诗说,从《全唐诗》所录唐人正面直接咏写北固山的诗篇看,此诗则是最早咏写北固山的名篇佳作,对于其后咏写北固山诗有重要影响。可以说,后人所作咏北固山的名句虽多,但“海日”两句却是“绝唱”,近似“潮平”两句的也不多见,可见其成就之杰出。
如今,“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已被人们赋予新的时代意义。2018年和2019年都是立春在春节之前,都是“江春入旧年”。拥有文化底蕴丰厚的“绿水”和“青山”的“北固山”们,在这“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新时代,相信也会再现时代的辉煌。(编辑 花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