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时节寒风瑟瑟,山东淄博博山区一间露天厂房里却温暖如春。1300多摄氏度的熔炉边,孙云毅一边对着空心铁管一端吹气,一边观察着另一端逐渐鼓起“肚子”的鸡油黄琉璃原料。
就是在这间不大的厂房里,孙云毅把博山鸡油黄与鸡肝石琉璃烧制技艺“吹”成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1月12日,孙云毅(左)在和工人一起探讨鸡油黄打磨工艺。新华社记者王凯摄
琉璃在中国已有千余年历史,春秋战国时期便已开始将琉璃作为生活用品和饰品。鸡油黄琉璃料器兴于明初,盛产于清代乾隆年间,因其色泽、油润度酷似母鸡腹中的鸡油,而被形象地赋予“鸡油黄”一名,又称“御黄”,只供皇家使用,严禁民间生产,后该制作技艺在中国曾几度中断和失传。
“我的名声就是靠‘吹’出来的。”孙云毅说,制作一件鸡油黄琉璃料器最重要的就是配料和吹制造型,他和父辈试验了上百种原料,吹制的废品不计其数,经过数十年努力,孙氏家族终于在2007年成功将鸡油黄琉璃制作技艺“吹活”。
配料、投料、熔化、吹制、退温、打磨、雕刻,鸡油黄琉璃料器的制作首先要在窑炉中蘸取琉璃料、拍打,然后吹气、搓圆。一直以来,孙云毅的鸡油黄琉璃作品都是手工完成,每一个步骤都要干脆利索,决不能拖泥带水。因为液态的琉璃一旦离开1300多摄氏度的窑炉,温度就会迅速下降并很快变硬,而制作只能在软硬适当的时候进行。冬日露天的厂房内,他和几名工人的额头上不一会便挂满了汗珠。
1月12日,孙云毅在制作鸡油黄作品。新华社记者王凯摄
“十炉九不成,现在是八不成了。”孙云毅说,鸡油黄琉璃料器的配方和制作过程非常复杂,因此制作成功率很低,十余种原料的配比少一克都会失败,与此同时,炉温和气温、冷却时间也都制约制作的成功率。
为了创新技法、提高成功率,孙云毅满世界寻找高质量的原材料,千百次的反复试验,投入了巨大成本。几年下来,鸡油黄琉璃料器的成品率渐渐提升,色泽、纯净度等都有很大提升,“‘润如玉、声如罄、色如晕’,这是我检验鸡油黄琉璃作品好坏的标准,现在越来越多自己的作品可以满足这个标准”。
由于作品水平越来越高,故宫博物院也与孙云毅合作,用鸡油黄琉璃制作技艺一比一复制故宫琉璃文物。
1月12日,孙云毅在查看一件鸡油黄作品。新华社记者王凯摄
多年来,和孙云毅一样共同致力于中国传统非遗文化传承的博山匠人达数百人,而博山区又被誉为“中国琉璃之乡”, 长久以来便有“世界琉璃看中国,中国琉璃看博山”之说,博山琉璃自唐代开始成批生产,到明代已初具规模,至清代已成为中国琉璃制作中心。
博山区文化研究院院长、博山区陶瓷琉璃行业办公室主任刘莲静说,博山区设立专项资金建设国家陶琉文化出口基地,全力打造集产业发展、体验观光、文博会展、创新创意、品牌推介等为一体的琉璃综合性文化项目。
目前,博山区全区琉璃产业从业人员5000余人,大师工作室30余个,拥有康乾琉璃、西冶工坊、人立文创等重点琉璃生产企业13家,年产值4800余万元。
来源:新华社
编辑:缪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