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背景:
1942年秋,惠农银行筹备处在丹阳延陵镇一盐栈挂牌。这是江南抗日根据地的第一家银行。惠农银行成立后,即发行抗币(惠农币)。此举旨在从经济上抵制敌伪对抗日根据地的封锁、制止伪币和法币,稳定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经济。
2018年11月22日,80岁的李惠芬和73岁妹妹李辉从南京赶到镇江。她们来找父亲的战友贾南钧,帮忙从一张80年前的照片中辨认出她们的父亲李建模。
如今96岁的贾南钧是当时的惠农银行的会计。战友女儿来访,让贾南钧又陷入回忆当中。
贾南钧
他心中的李建模:
“行长把马让给磨破脚的我”
虽然已经96岁,但贾南钧清晰地记得1942年的深秋。那一年,苏南抗日根据地的第一家新四军银行惠农银行在丹阳延陵成立。当年,他到江南区党委财政经济处(以下简称江南财经处)金融科工作,这里正在筹建惠农银行。李建模是江南财经处处长,兼任惠农银行行长。
贾南钧清楚记得那个时候的李建模——习惯穿长袜、戴顶罗宋帽,对人非常和蔼。
有一件事,贾南钧至今记忆犹新。那年冬天特别冷,贾南钧和战友穿着马甲,马甲里装满了惠农银行发行的纸币钞票,腰间用布带扎得严严实实,脚上穿着草鞋。他们在李建模行长的带领下运送钞票。行走途中,骑在马上的李建模行看见贾南钧右脚踝处有血迹,便关心地问他缘由。原来是脚上的冻疮,行走途中被草鞋磨破了。李建模立即下马,让贾南钧上马,自己步行。
那时晚上住宿都是打地铺,当李建模了解到贾南钧才十八九岁时,晚上就让贾南钧睡在地铺中间,他和副行长孔朗睡两边,以确保他的安全。
这一段经历,贾南钧牢牢记到今天。
贾南钧在丹阳市延陵镇寻访惠农银行旧址。
他记忆的惠农银行:
钱藏草堆中,金库“天天转移”
惠农银行成立后,贾南钧做过会计和出纳,也做过发放农贷的工作。据他回忆,当时发放了1万元左右的农贷,这些贷款主要是发放给贫苦农民,用于购买农资。“农民贷款主要是购买农具和种子”。
因为做的是会计和发放农贷的工作,惠农币的印刷工作他并没有参与。不过,“号码机经过我的手”,这让他现在想起来也非常兴奋。
贾南钧说,记得当时惠农币印刷出来后,李建模行长安排金融管理科科长苏民带领全科3个人隐藏在一个农民家里的阁楼上,4个人分两班轮流倒班,用手揿的号码机在惠农币打上号码后,点数、包扎、登记。
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敌伪“扫荡”、“清乡”不断。因为离敌人的据点比较近,三天两头需搬家,金库几乎天天转移。
“我们都是文职干部,敌人来了我们就要赶快跑。”至今贾南钧依然记得当时的情景。
常常带着银行的设备、惠农币,还有自己的行李和有关办公用品随身转移,有好多战友在转移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一次赶路时,贾南钧将两个装钱的布袋忘在了老乡灶边的草堆里。发现钱袋子没拿后,他跑步回去拿,中途还“摔了两次”。万幸,钱没丢。
他脑中的那段历史:
一支蜡烛两样用,吃饭合用一只碗
从上海到延陵,“村子小、房子矮、树很多”,这是他对当时延陵的记忆。
战争年代,物资异常匮乏,尤其是惠农银行处于隐蔽状态,斗争更加艰苦。在根据地,晚上工作,全靠蜡烛照明。贾南钧说,为了节约,李建模总是把蜡烛芯剪得短短的,以此延长蜡烛照明时间。流下的蜡烛液也都舍不得丢掉,一点点的收集起来,用于捆扎钞票的封蜡。
有一次,贾南钧住在一户人家,这家只有一个男主人。当时的农民很穷。他记得那一晚晚餐的菜是野蒜。这家人只有一个碗,他等到男主人吃完了才有碗装。
转移时,住宿一般都是在农户家采用打地铺的方式解决。同事有男有女,年纪最小的贾南钧睡在中间,当成“隔离墙”。
1943年的二三月份,贾南钧入党了。入党也是也是在转移的路上。“当时是4个人一起在一个祠堂入党的。”贾南钧记得当时是1男3女,其中一位是开国少将熊兆仁的夫人杜坚。
后来,“清乡”越来越频繁。惠农银行和部队一起转移,惠农币也停止发行。
回忆起当年的岁月,贾南钧经常说:“现在真的不能想象当时的日子是怎么过来的。”(吴辉)
编辑:吴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