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26个月的封闭维修改造,昨天起至12月28日,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向公众开放三天。
昨日的南京寒风冷雨,却阻挡不了广大市民参观长江大桥的热情。人们有的三五成群,讨论着大桥的变化;有的互相帮忙拍照,记录下大桥的新模样。人越来越多,整座大桥成了人的海洋……
昨天,市民冒雨前往南京长江大桥游览。
昨起开放3天
开放时间:26日、27日每天上午9:00开放,下午4:00关闭;28日上午9:00开放,中午12:00关闭,只可步行上桥。
开放地点:大桥南侧上桥口为四平路广场,北侧上桥口为逗号广场。
后天恢复通行
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封闭维修改造工程,历时26个月后实施完成,自2018年12月29日12:00起,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恢复通行。
昨天,市民在桥面上合影留念。
今生有缘
当年谈恋爱
都在桥上轧马路
初中教师徐敏与长江大桥同龄。昨天早上,她穿着雨披,骑了足足40分钟的共享单车,成为“万人看大桥”公众开放日首批上桥的市民。“我就想早一点看到大桥的新面貌。”徐敏告诉记者,自己在主城区长大,但每年暑假和春节她都要去浦口桥林看望外婆。“每次坐公交车过大桥都蛮激动的,我总会透过玻璃看长江、看长江上的船,默默感受这座‘争气桥’的风采。”徐敏说,她对大桥有特殊感情,因为大桥承载着她50年的记忆。
昨天,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老师杨晓慧把思政课的课堂搬到了大桥上。
64岁的唐新华和江北新区手杖操队的伙伴们在大桥上跳起了手杖操。她说,自己就住大桥下,经常在江边散步,当天特意编了段舞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
在北桥头堡前,记者遇到了身着大红色“情侣装”的黄亮华、朱敏,两人喜盈盈正在拍合影。朱敏说,老公黄亮华是中铁大桥局四公司员工,“住在桥下,工作在桥下,连当年谈恋爱都是在大桥上轧马路”,因为老公常年在各地负责各类桥梁公路铁路建设,两人聚少离多,“如今他调回南京全家团聚,孩子也上初中了。走在崭新的大桥上,我们俩必须来一张亲密合影!”
“前几天,在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上看到大桥今天对广大市民开放参观,就在街道的支持下,带着16名残障人士来感受长江大桥的雄伟。”大厂街道“太阳花残疾人之家”负责人朱军林笑着说。64岁的徐卫萍因小儿麻痹症只能靠双拐行走,在北桥头堡前,她激动得泪流满面,“50年前,我在邻居的帮助下拄着拐杖走上了长江大桥,当时一口气走到北桥头堡,特别自豪。没想到今生还能再次走上大桥,这辈子活得值啊!”
守桥故事
紧急排险
没让故障船撞桥墩
50年来,一代一代守桥官兵,像一颗颗钢轨上的螺栓,紧拴着大桥,挥洒青春热血,守护安全。昨天上午,驻宁部队数百名官兵作为特邀代表和市民一起走上大桥,参观钢铁长虹的新貌。随后,他们又来到“民国海军医院旧址”,即1959年南京长江大桥工程指挥部所在地,聆听朱成山、袁永宽、杨建国3名守桥老兵讲述“我为祖国守大桥”的往事。
朱成山从1972年年底来到南京长江大桥守护部队,守护大桥整整25年,见证了很多惊心动魄的事件。他说,1976年9月的一个夜晚,狂风暴雨。此时,一列满载木材的列车由北向南呼啸而过。战士谢帮明顶风冒雨巡逻走到八号墩处,发现列车上掉下来4根圆木,横躺在上行道铁轨上。而此时,由上海开往成都的82次列车正从远处亮着灯飞驰而来。刻不容缓,险情必须排除。谢帮明冲上去,用尽全身力气,肩顶脚蹬,把圆木移到了人行道上。他人刚进入人行道,列车便携着强大的气流“刷”地呼啸而过。
让朱成山难忘的排险故事不止一个。1983年8月21日凌晨4点,护桥部队水上巡逻队哨兵何家银站在瞭望塔上,用望远镜巡视到八号桥墩上游航标处时,发现一艘船在航标附近的江面上颠簸。“可不能让船偏离航道,撞上桥墩!”他立即打电话汇报险情。巡逻艇刺破江面,10多分钟后到达现场。原来,是一艘装运12吨白纸的运输船突然熄火,失控后撞上了航标,船舱进水,白纸吸水后使船逐步下沉并随波逐浪向八号墩移动。危急时刻,幸好巡逻艇赶到,牵引运输船逐步向南岸靠拢,险情被排除。
1982年11月,17岁的杨建国来到南京长江大桥守护部队,开启终身难忘的守桥经历。“当时环境相当艰苦,夏天桥面上温度高达50℃以上,冬天又特别冷。”杨建国说,“冬天的深夜,十一二点,被窝还没焐暖和就要爬起来站岗,对年轻哨兵来说非常痛苦。”“整整16年,南京长江大桥守护部队教育了我、培养了我。对党绝对忠诚、报效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了我的人生信条。”杨建国说。
建桥往事
寻找土源
11处地点选定方山
“全国唯一的现代化计算机供大桥使用,缺少钢材就研制轻质混凝土桥板替代……”昨天下午,一批当年的大桥设计者及后人来到大桥,分享当年攻坚克难的往事,感染了在场的年轻人。
此次大桥维修改造,将原来的轻质混凝土桥面改为钢板桥面,今年86岁的宋绍铭当年是轻质陶粒混凝土研制组负责人之一。宋老回忆说,当年中国产钢量不足,大桥局提出建议,能不能研制一种桥板,自身重量轻,桥下承压小,而且可以减少用钢量。1959年,20多岁的宋绍铭来到南京,与一群年轻人投入到轻质混凝土的研究中。
轻质混凝土既要轻,抗压性又要强,如何烧制混凝土中的关键材料陶粒,成为首要课题。他们奔赴南京板桥、孝陵卫等11个区域,寻找合适的土源,通过反复测试,最终选定了方山作为土源。烧制桥板需要场地,他们在当时的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了一座土窑,请了砖厂师傅指导,最终研制成功。“大桥维修期间,我受邀去观摩,被现在用的钢桥面板震撼了。过去建大桥,能省则省,现在国家富强了,再也不用担心没有钢材用。”宋老感慨道。
今年78岁的常荣五在大桥竣工前夕担任设计组组长。他说,在那个年代,设计者的工具只有笔、计算尺和手摇计算机,一个人每天只能画4张图。但大桥这样体量的工程,计算规模非常庞大,仅靠人力不够。在国家支持下,全国唯一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供大桥计算使用。“设计组定期派人到北京,用人工需要一两个月才能算出来的数据,计算机半小时就能运算完,然后再派人把运算数据背回南京进行分析。就这样,北京南京来回跑。”
常荣五说,看着高标准维修改造一新的大桥,他觉得当年的大桥精神,依然在影响着、激励着今天的人们。
昨天,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50周年档案史料展在梅园新村纪念馆开展。
最美风景
赏景之余
一路捡拾垃圾
王阿姨参观大桥途中捡拾垃圾爱护大桥,受到市民点赞。
在人流如织的大桥上,一位打着伞、拎着塑料袋的阿姨,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她每走几步就弯一下腰,捡起烟头或者纸屑,扔进袋子里。
这位阿姨姓王,今年65岁。她告诉记者,自己6年前从盐城来到南京与女儿一家生活。女儿女婿在主城上班,家住江北,经常坐公交车过大桥。因为住得不远,她偶尔也到大桥上走走。“刚才上大桥前,我和两位朋友商量了一下,估计今天参观的人多,大桥上肯定会有垃圾。所以,我们每个人带了一个塑料袋出门,逛桥之余捡捡垃圾。”
记者采访时,王阿姨的塑料袋里已装了大半袋子垃圾,其中有树叶、烟头、纸屑等。不少市民对王阿姨的举动纷纷表示称赞。和母亲一起来参观的王小姐还跟着王阿姨拍摄了一段小视频,表示要发到朋友圈,展示这道大桥上的“最美风景”,并呼吁朋友们参观大桥时要爱护环境。
记者询问阿姨姓名,她连连摆手,说只是一件小事。同行的林阿姨也表示,对南京有感情,就会有爱护她的责任感。她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做法,能给别人一些善意的提醒,文明参观,不给美景添瑕疵。
昨天,市民冒雨前往南京长江大桥游览。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维修改造工程竣工通车前夕,于12月26—28日向公众开放3天,市民可步行上桥参观。按照计划,南京长江大桥将于29日正式恢复通车。
南京日报记者 徐琦 冯芃 董家训 何钢
来源:南京日报
编辑:阿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