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国企改革:风帆高悬 阔步向前

2018-12-18 08:54

今日镇江讯  40年攻坚克难、上下求索。打破思想禁锢,突破条条框框,镇江国企改革于爬坡过坎中闯关夺隘,于激流险滩中奋楫前行。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经济责任制再到厂长负责制,从探索扩大企业自主权到20世纪后期“抓大”与“放小”再到转企改制,从2004年以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力实施的战略性重组,再到今年一浪高过一浪的“瘦身强体”十大行动,改革没有休止符,改革只有进行时!

革除沉疴,踏进市场大门

1987年3月6日,正是料峭春寒时,《镇江日报》传来了一条“春消息”。当天的头版刊发了一则名为《我市全面推行厂长负责制》的新闻。报道说,市委、市政府颁发了全面推行厂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企业厂长负责制,厂长对企业的全部经济活动负全责,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这是改革年代的主旋律!革除沉疴的同时,人们依稀能听得见商品经济潮声的渐行渐近。

1992年,国务院制定和发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我市随即跟进,在40家企业开展贯彻落实《条例》的试点,在取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向全市企业推荐8种改革模式,供企业自主选择,分期上“船”。这8条“船”包括放开经营、投入产出总承包、比照合资企业、股份制、利税分流税后还贷等。

此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方向。1996年,我市采取“抓大”与“放小”联动,把增强大型企业与围绕支柱产业、龙头企业、优势产品的升级、亏损企业的解困结合起来,在城市工业企业中组织实施百户企业资产重组工程。在计划与市场的交替争论中,国有企业已然站到了市场的大门里。

改革重组,顶层设计铺路

一系列理顺体制、完善机制、调整布局等改革探索,亟需做好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相融合这篇“大文章”。2004年12月,酝酿讨论多时的镇江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根据市政府授权,市国资委对市属国资企业行使“出资人”职责,对国企的监管和保值增值负责。“镇江市国资委的成立,使政府得以厘清与国企之间的关系,从‘全能管理者’的角色中抽离出来,自此开启国企管理体制和国企改革的新阶段。”亲身参与成立工作的市国资委机关干部如是看待这个新机构诞生的意义所在。

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在探索中艰难掘进。但令许多人印象深刻的是,十八大以来全市国企改革呈现的加速度。2014年,中共镇江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当年的1号文件,出台关于改革重组4家市属集团的实施意见。改革重组的发令枪打响,一切紧锣密鼓地推进。2016年,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去杠杆推进市属产业集团转型发展实施方案》,顶层设计确立了市属产业集团改革发展的2.0版,最终形成了国控集团、城建产业集团、交通产业集团、文旅产业集团四大产业集团的发展格局。不少集团公司开始瞄准做大做强主业。市城建集团有关负责人感慨道,此番重组令公司充分认识到自身作为城市产业投资运营主体的职能定位,“方向明,道路清。改革增强了我们发展的底气和信心。”

握指成拳,提升资源配置率

产业集团的改革方向,就是要明确各自的发展定位,去除行政化运作痕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市国资委主任董和建介绍,“改革的落脚点就是要实现全市国有资本布局更趋合理,产业集团功能定位更加精准,主营业务发展更加突出。最终,推动产业集团成为我市城市产业发展的骨干企业,大大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和企业市场主体竞争力。”

3月28日,位于大港的海纳川储运码头改扩建工程顺利开工。海纳川物流产业发展公司这个市属国企中的新军,成立两年已经头角峥嵘。公司董事长许宝华表示,海纳川这个把分散在多家国企里的物流资源,剥离出来重新整合而来的公司,它的落地本身就被赋予了为国企改革破冰探路的重任。

改扩建海纳川储运码头,瞄准瑞山站布局物流产业园建设……一跃成为镇江及周边地区仓储设施齐全、安全管理可靠、运输能力最大、专业从事危化品运输及散货综合运输的省重点物流企业,截至10月份,海纳川今年累计实现营收14亿元,同比增长112%,实现利润1129万元,同比增长46%。四处出击的海纳川正以炫目的业绩生动诠释1+1>2的改革实效。

国企长期以来资源分散,只有握指成拳,才能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在市委、市政府谋划指导下,市国资委对系统内港口资源进行整合,出资11.88亿元入股省港口集团,并成立市港口集团。整合市属国有企业相关优质物流资产和核心业务,海纳川物流发展股份公司也确立了到2020年力争实现营业收入超百亿的目标。

道阻且长,深化改革再出发

改革出现的问题只有也只能用改革的方法解决。在董和建看来,国企行政化烙印比较深,发展理念与市场脱节,必须革新思路,用市场化手段逐一解决。今年市国资委推出了瘦身强体十大行动计划——人员、费用、机构、债务、遗留问题,大瘦身;改革、转型、创新、整合、党建,促强体。“瘦身是强体的手段,强体是瘦身的目标,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偏废。瘦身强体还将一以贯之推动下去,明年按照完善提升的原则继续扎实推进。”

如果说改革是前提,那么转型就是关键。董和建认为,转型是做强做大的必由之路。但转型不等于简单的转行,一定要有产业基础和项目支持。项目从哪里来?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国资委把目光投向央(国)企。2016年“百家央(国)企镇江行”,2017年北京“对接央企恳谈会”,以及近期举行的“省属企业与镇江市国企合作发展恳谈会”……一系列活动的举办,一个个项目的落地,不断理顺政府与企业关系,为国企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政府融资平台转变成市属产业集团,开启了十八大以来镇江国企改革的新篇章。跨入新时代,展现新作为,产业集团深化改革的嘹亮号角已然吹响。

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按照实体化、市场化、专业化的要求,国有企业资源整合重组之举未来还将逐一推出。就在本月,市国资委重点推进的停车场和菜市场两家专业化运营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城建EPC、交通EPC和固废循环利用等3家专业公司正在加快推进……

拥抱市场的国有企业,身在其中经历风雨,百炼成钢。伴随着产业集团深化改革迈出的坚实步伐,我们坚信,镇江的国企改革虽然道阻且长,但必将风帆高悬,阔步向前!(全媒体记者 陈志奎  通讯员 唐为)

编辑:陈路

44

今日镇江讯  40年攻坚克难、上下求索。打破思想禁锢,突破条条框框,镇江国企改革于爬坡过坎中闯关夺隘,于激流险滩中奋楫前行。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经济责任制再到厂长负责制,从探索扩大企业自主权到20世纪后期“抓大”与“放小”再到转企改制,从2004年以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力实施的战略性重组,再到今年一浪高过一浪的“瘦身强体”十大行动,改革没有休止符,改革只有进行时!

革除沉疴,踏进市场大门

1987年3月6日,正是料峭春寒时,《镇江日报》传来了一条“春消息”。当天的头版刊发了一则名为《我市全面推行厂长负责制》的新闻。报道说,市委、市政府颁发了全面推行厂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企业厂长负责制,厂长对企业的全部经济活动负全责,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这是改革年代的主旋律!革除沉疴的同时,人们依稀能听得见商品经济潮声的渐行渐近。

1992年,国务院制定和发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我市随即跟进,在40家企业开展贯彻落实《条例》的试点,在取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向全市企业推荐8种改革模式,供企业自主选择,分期上“船”。这8条“船”包括放开经营、投入产出总承包、比照合资企业、股份制、利税分流税后还贷等。

此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方向。1996年,我市采取“抓大”与“放小”联动,把增强大型企业与围绕支柱产业、龙头企业、优势产品的升级、亏损企业的解困结合起来,在城市工业企业中组织实施百户企业资产重组工程。在计划与市场的交替争论中,国有企业已然站到了市场的大门里。

改革重组,顶层设计铺路

一系列理顺体制、完善机制、调整布局等改革探索,亟需做好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相融合这篇“大文章”。2004年12月,酝酿讨论多时的镇江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根据市政府授权,市国资委对市属国资企业行使“出资人”职责,对国企的监管和保值增值负责。“镇江市国资委的成立,使政府得以厘清与国企之间的关系,从‘全能管理者’的角色中抽离出来,自此开启国企管理体制和国企改革的新阶段。”亲身参与成立工作的市国资委机关干部如是看待这个新机构诞生的意义所在。

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在探索中艰难掘进。但令许多人印象深刻的是,十八大以来全市国企改革呈现的加速度。2014年,中共镇江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当年的1号文件,出台关于改革重组4家市属集团的实施意见。改革重组的发令枪打响,一切紧锣密鼓地推进。2016年,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去杠杆推进市属产业集团转型发展实施方案》,顶层设计确立了市属产业集团改革发展的2.0版,最终形成了国控集团、城建产业集团、交通产业集团、文旅产业集团四大产业集团的发展格局。不少集团公司开始瞄准做大做强主业。市城建集团有关负责人感慨道,此番重组令公司充分认识到自身作为城市产业投资运营主体的职能定位,“方向明,道路清。改革增强了我们发展的底气和信心。”

握指成拳,提升资源配置率

产业集团的改革方向,就是要明确各自的发展定位,去除行政化运作痕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市国资委主任董和建介绍,“改革的落脚点就是要实现全市国有资本布局更趋合理,产业集团功能定位更加精准,主营业务发展更加突出。最终,推动产业集团成为我市城市产业发展的骨干企业,大大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和企业市场主体竞争力。”

3月28日,位于大港的海纳川储运码头改扩建工程顺利开工。海纳川物流产业发展公司这个市属国企中的新军,成立两年已经头角峥嵘。公司董事长许宝华表示,海纳川这个把分散在多家国企里的物流资源,剥离出来重新整合而来的公司,它的落地本身就被赋予了为国企改革破冰探路的重任。

改扩建海纳川储运码头,瞄准瑞山站布局物流产业园建设……一跃成为镇江及周边地区仓储设施齐全、安全管理可靠、运输能力最大、专业从事危化品运输及散货综合运输的省重点物流企业,截至10月份,海纳川今年累计实现营收14亿元,同比增长112%,实现利润1129万元,同比增长46%。四处出击的海纳川正以炫目的业绩生动诠释1+1>2的改革实效。

国企长期以来资源分散,只有握指成拳,才能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在市委、市政府谋划指导下,市国资委对系统内港口资源进行整合,出资11.88亿元入股省港口集团,并成立市港口集团。整合市属国有企业相关优质物流资产和核心业务,海纳川物流发展股份公司也确立了到2020年力争实现营业收入超百亿的目标。

道阻且长,深化改革再出发

改革出现的问题只有也只能用改革的方法解决。在董和建看来,国企行政化烙印比较深,发展理念与市场脱节,必须革新思路,用市场化手段逐一解决。今年市国资委推出了瘦身强体十大行动计划——人员、费用、机构、债务、遗留问题,大瘦身;改革、转型、创新、整合、党建,促强体。“瘦身是强体的手段,强体是瘦身的目标,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偏废。瘦身强体还将一以贯之推动下去,明年按照完善提升的原则继续扎实推进。”

如果说改革是前提,那么转型就是关键。董和建认为,转型是做强做大的必由之路。但转型不等于简单的转行,一定要有产业基础和项目支持。项目从哪里来?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国资委把目光投向央(国)企。2016年“百家央(国)企镇江行”,2017年北京“对接央企恳谈会”,以及近期举行的“省属企业与镇江市国企合作发展恳谈会”……一系列活动的举办,一个个项目的落地,不断理顺政府与企业关系,为国企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政府融资平台转变成市属产业集团,开启了十八大以来镇江国企改革的新篇章。跨入新时代,展现新作为,产业集团深化改革的嘹亮号角已然吹响。

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按照实体化、市场化、专业化的要求,国有企业资源整合重组之举未来还将逐一推出。就在本月,市国资委重点推进的停车场和菜市场两家专业化运营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城建EPC、交通EPC和固废循环利用等3家专业公司正在加快推进……

拥抱市场的国有企业,身在其中经历风雨,百炼成钢。伴随着产业集团深化改革迈出的坚实步伐,我们坚信,镇江的国企改革虽然道阻且长,但必将风帆高悬,阔步向前!(全媒体记者 陈志奎  通讯员 唐为)

编辑:陈路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