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致敬40年 镇江再出发】镇江高校建设与发展:“加减法”背后的深层嬗变

2018-12-14 09:09

进入十里长山脚下、正在崛起中的“高校园区”:一块又一块闪亮的招牌,会让你一时难以数清镇江共有多少所大学。当然,“多少所”只是个单纯的数量概念,尚不足以完整表达这座地级城市浓厚的高校文化氛围。

事实上,改革开放一路走来的数十年里,镇江的高校建设与发展总是在“量变”与“质变”的双重轨道上,不断进行着立体、繁复的变革。在此进程中:一些曾经的大学不见了,一些新的大学应运而生。“加减法”的数变背后,深蕴时代内涵。

以如今在镇江高校中居首的“江苏大学”为例,早些年我市并没有这块招牌,她是到了2001年10月26日,才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三校合并后正式挂牌。

江苏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袁寿其认为,“三校合并”这一40年来我市高校发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体制变革,不仅于镇江本土,在全省高教领域都具有承上启下的里程碑意义。

追赶“春讯”:大学数量“与年俱增”

改革开放的春天,正式揭幕于1978年岁末入冬之际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然而,作为改革开放一脉相承的核心主导——解放思想,超前一个年头已在教育领域释放与传递破冰的“春讯”。

1977年8月,停摆长达11年之久的高考制度,在上上下下几乎“措手不及”而又倍感惊喜之中,率先冲破思想樊笼,得到全面恢复。

和其他许多地方一样,这个时候的镇江,大学却少之又少,仅区区两所:镇江农机学院和江苏新医学院镇江分院。且其中只有一所是本科院校。不过,这样的冷清局面,很快“闪电般”被打破。

今年67岁的胡玉留,那年搭上恢复高考的“头班车”。胡玉留向记者讲述,他们当时填报的志愿是“南京师范学院”,但奇怪的是,录取通知书上却写着“南京师范学院镇江分院”——亦即办在镇江的大学。“胡玉留们”当然不清楚幕后正在发生的事情:各级政府层面上都紧锣密鼓、积极应对,甚至以非常规的速度追赶着春讯。

参照医学院的“分院”模式,1978年1月,江苏省决定在镇江筹建南京师范学院镇江分院。“筹”字还没来得及去掉,同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该校又正式更名为镇江师范专科学校。

因此,作为历史急速转型的变革印迹,胡玉留等恢复高考后镇江师专的首届大学生,极为罕见地在三个环节上亲历了母校前后“不一致”的校名:填报志愿、录取通知书与毕业证书。

追赶春讯,是为了迎接春天。始于1978年,直至跨入火红的“八十年代”,这一阶段的镇江高校建设,突出表现为以“加法”形成数量上的急遽扩张。古城街头,大学生们胸前佩戴的校徽开始变得“五彩缤纷”起来,除前已述及的3所院校:1978年,镇江船舶工业学校由中专直升为本科院校镇江船舶学院;1979年,镇江地区教师进修学院重建,后改名为镇江教育学院;1984年,镇江市职业大学成立;1985年,江苏会计专科学校成立。

短短数年间由2所增至7所,特定时期旨在解决供给不足的高校数量扩容,不是孤立的发展符号。与“量”并行之中,镇江高校这些年“质”的提升亦可圈可点,甚至还是相当骄人的:1978年,镇江农机学院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并于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84年,由江苏新医学院镇江分院辗转更名的镇江医学专科学校,升格为镇江医学院。至此,我市仅本科院校数量就达到了3所。

“减法”融并:“做大做强”的路径选择

江苏大学不仅是袁寿其的工作单位,也是与他人生结下不解之缘的母校。1980年,17岁的袁寿其考入镇江农机学院,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一步步成长到今天。

无论从校领导的认知高度,还是基于个人亲历见证,40年里由镇江农机学院而至江苏工学院、江苏理工大学,再到江苏大学,校史中有太多关键性的发展节点给袁寿其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之一便是报道开篇提及的2001年“三校合并”。

每一个已经过去的历史阶段,都是曾经的“新时期”。袁寿其解析,与时代步伐共频的“三校合并”举措,其实是跨入新世纪后整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在江苏、在镇江的一个案例缩影。是价值取向上,由单纯“资源供给”向“资源效益最大化”转变的深度调整。

纵向梳理不难发现,虽然此次“三校合并”平台高、动作大、涉面广,但比其更早时候,在以资源整合为抓手、以“做大做强”为诉求的深度变革课题上,镇江高校建设与发展已经做出了一系列实质性路径探索:1992年,镇江教育学院、镇江市职业大学和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镇江分校合并,成立了镇江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11月,省冶金经济管理学校并入江苏理工大学,几乎同时,省江海贸易学校并入华东船舶工业学院;2001年3月,历史悠久的中国农科院蚕研究所也与华东船院合并。

“三校合并”表象上看,又削减了两所单体高校的数量,实质上却是以“减”促“增”:增加的是新校体量与学科门类、增强的是综合竞争力。袁寿其说,那些貌似已经消失的学校其实并不是“消亡”,而是进入另一种生存状态,在重构与升华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通过合并,新成立的江苏大学在原理工科较高的办学起点上,拓展成为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从而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袁寿其介绍,时隔17年后的今天,学科涵盖11大门类、拥有40000余名在校生规模的江苏大学,正在向着“双一流”和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研究型大学目标全力冲刺。

校地“握手”:不可或缺的发展力量支撑

今日镇江之高校布局版图上,综合性本科院校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2004年由华东船院更名)可谓双雄并驾。

大专院校方阵里,镇江高专则是当仁不让的领军者,自1992年也是由多校合并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壮大:2001年5月,省劳动经济学校成建制并入;2003年3月,省丹阳师范学校和市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中心成建制并入;2013年7月,镇江卫生学校成建制并入。

大专院校中,另有由老牌技工学校升格而成的省交通技师学院、镇江市技师学院,以及后起之秀——于两年前挂牌成立的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无论体制概念上的“驻镇高校”,还是隶属于镇江的高校,某种意义上都是“镇江人自己的高校”,她们天长日久为促进镇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力量支撑。

有关江苏大学,袁寿其表示,无论合并前还是合并后,一直以来,学校始终致力于校地互相支持、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双赢。新的历史阶段,江苏大学已与镇江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

以人才培养为例,袁寿其向记者具体介绍,通过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的人才培养与培训工作,仅近5年来,江大共为镇江培养各类研究生1100余人,培养的本科生留镇就业总人数3000余人,研究生留镇就业达800余人。同时,学校还面向地方企业发展需求,以非学历教育、短期培训与专业学位教育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对企业一线人员实施了千人科技培训计划。(全媒体记者 王景曙)

编辑:何冰

51

进入十里长山脚下、正在崛起中的“高校园区”:一块又一块闪亮的招牌,会让你一时难以数清镇江共有多少所大学。当然,“多少所”只是个单纯的数量概念,尚不足以完整表达这座地级城市浓厚的高校文化氛围。

事实上,改革开放一路走来的数十年里,镇江的高校建设与发展总是在“量变”与“质变”的双重轨道上,不断进行着立体、繁复的变革。在此进程中:一些曾经的大学不见了,一些新的大学应运而生。“加减法”的数变背后,深蕴时代内涵。

以如今在镇江高校中居首的“江苏大学”为例,早些年我市并没有这块招牌,她是到了2001年10月26日,才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三校合并后正式挂牌。

江苏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袁寿其认为,“三校合并”这一40年来我市高校发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体制变革,不仅于镇江本土,在全省高教领域都具有承上启下的里程碑意义。

追赶“春讯”:大学数量“与年俱增”

改革开放的春天,正式揭幕于1978年岁末入冬之际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然而,作为改革开放一脉相承的核心主导——解放思想,超前一个年头已在教育领域释放与传递破冰的“春讯”。

1977年8月,停摆长达11年之久的高考制度,在上上下下几乎“措手不及”而又倍感惊喜之中,率先冲破思想樊笼,得到全面恢复。

和其他许多地方一样,这个时候的镇江,大学却少之又少,仅区区两所:镇江农机学院和江苏新医学院镇江分院。且其中只有一所是本科院校。不过,这样的冷清局面,很快“闪电般”被打破。

今年67岁的胡玉留,那年搭上恢复高考的“头班车”。胡玉留向记者讲述,他们当时填报的志愿是“南京师范学院”,但奇怪的是,录取通知书上却写着“南京师范学院镇江分院”——亦即办在镇江的大学。“胡玉留们”当然不清楚幕后正在发生的事情:各级政府层面上都紧锣密鼓、积极应对,甚至以非常规的速度追赶着春讯。

参照医学院的“分院”模式,1978年1月,江苏省决定在镇江筹建南京师范学院镇江分院。“筹”字还没来得及去掉,同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该校又正式更名为镇江师范专科学校。

因此,作为历史急速转型的变革印迹,胡玉留等恢复高考后镇江师专的首届大学生,极为罕见地在三个环节上亲历了母校前后“不一致”的校名:填报志愿、录取通知书与毕业证书。

追赶春讯,是为了迎接春天。始于1978年,直至跨入火红的“八十年代”,这一阶段的镇江高校建设,突出表现为以“加法”形成数量上的急遽扩张。古城街头,大学生们胸前佩戴的校徽开始变得“五彩缤纷”起来,除前已述及的3所院校:1978年,镇江船舶工业学校由中专直升为本科院校镇江船舶学院;1979年,镇江地区教师进修学院重建,后改名为镇江教育学院;1984年,镇江市职业大学成立;1985年,江苏会计专科学校成立。

短短数年间由2所增至7所,特定时期旨在解决供给不足的高校数量扩容,不是孤立的发展符号。与“量”并行之中,镇江高校这些年“质”的提升亦可圈可点,甚至还是相当骄人的:1978年,镇江农机学院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并于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84年,由江苏新医学院镇江分院辗转更名的镇江医学专科学校,升格为镇江医学院。至此,我市仅本科院校数量就达到了3所。

“减法”融并:“做大做强”的路径选择

江苏大学不仅是袁寿其的工作单位,也是与他人生结下不解之缘的母校。1980年,17岁的袁寿其考入镇江农机学院,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一步步成长到今天。

无论从校领导的认知高度,还是基于个人亲历见证,40年里由镇江农机学院而至江苏工学院、江苏理工大学,再到江苏大学,校史中有太多关键性的发展节点给袁寿其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之一便是报道开篇提及的2001年“三校合并”。

每一个已经过去的历史阶段,都是曾经的“新时期”。袁寿其解析,与时代步伐共频的“三校合并”举措,其实是跨入新世纪后整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在江苏、在镇江的一个案例缩影。是价值取向上,由单纯“资源供给”向“资源效益最大化”转变的深度调整。

纵向梳理不难发现,虽然此次“三校合并”平台高、动作大、涉面广,但比其更早时候,在以资源整合为抓手、以“做大做强”为诉求的深度变革课题上,镇江高校建设与发展已经做出了一系列实质性路径探索:1992年,镇江教育学院、镇江市职业大学和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镇江分校合并,成立了镇江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11月,省冶金经济管理学校并入江苏理工大学,几乎同时,省江海贸易学校并入华东船舶工业学院;2001年3月,历史悠久的中国农科院蚕研究所也与华东船院合并。

“三校合并”表象上看,又削减了两所单体高校的数量,实质上却是以“减”促“增”:增加的是新校体量与学科门类、增强的是综合竞争力。袁寿其说,那些貌似已经消失的学校其实并不是“消亡”,而是进入另一种生存状态,在重构与升华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通过合并,新成立的江苏大学在原理工科较高的办学起点上,拓展成为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从而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袁寿其介绍,时隔17年后的今天,学科涵盖11大门类、拥有40000余名在校生规模的江苏大学,正在向着“双一流”和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研究型大学目标全力冲刺。

校地“握手”:不可或缺的发展力量支撑

今日镇江之高校布局版图上,综合性本科院校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2004年由华东船院更名)可谓双雄并驾。

大专院校方阵里,镇江高专则是当仁不让的领军者,自1992年也是由多校合并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壮大:2001年5月,省劳动经济学校成建制并入;2003年3月,省丹阳师范学校和市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中心成建制并入;2013年7月,镇江卫生学校成建制并入。

大专院校中,另有由老牌技工学校升格而成的省交通技师学院、镇江市技师学院,以及后起之秀——于两年前挂牌成立的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无论体制概念上的“驻镇高校”,还是隶属于镇江的高校,某种意义上都是“镇江人自己的高校”,她们天长日久为促进镇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力量支撑。

有关江苏大学,袁寿其表示,无论合并前还是合并后,一直以来,学校始终致力于校地互相支持、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双赢。新的历史阶段,江苏大学已与镇江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

以人才培养为例,袁寿其向记者具体介绍,通过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的人才培养与培训工作,仅近5年来,江大共为镇江培养各类研究生1100余人,培养的本科生留镇就业总人数3000余人,研究生留镇就业达800余人。同时,学校还面向地方企业发展需求,以非学历教育、短期培训与专业学位教育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对企业一线人员实施了千人科技培训计划。(全媒体记者 王景曙)

编辑:何冰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