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常住人口规模为2170.7万人,比2016年减少2.2万人,20年来首次实现常住人口负增长。近两年来,城六区常住人口下降74万人,年均下降3%左右。22日,记者从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中了解到上述数据。
当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举行,会上听取了《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下简称《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从评估结果看,《纲要》确定的27项主要指标中,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慢于进度要求,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指标需要加快工作进度,其余已提前完成或达到进度要求。
据北京市发改委主任谈绪祥介绍,在“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指标中,红线约束类指标进展情况总体良好。其中,细颗粒物浓度等绿色宜居类指标完成好于预期;提质增效类指标快于时间进度;民生福祉类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进度要求。
报告显示,2017年常住人口规模为2170.7万人,比2016年减少2.2万人,自1997年以来首次实现负增长。与此同时,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成效显著,不断健全人口调控和服务管理机制,加大人口调控力度,常住人口增量、增速保持双下降;2016至2017两年间城六区常住人口规模累计下降74万人,年均下降3%左右;人口布局进一步优化,2017年郊区十区常住人口为961.9万人,比2015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人口素质不断提高,2017年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6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为37.3%。
报告同时指出,北京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依然突出。城六区常住人口要实现到2020年比2014年下降15个百分点左右的目标,“十三五”后半期任务比较艰巨。下一步,北京将坚持以功能疏解带动人口调控,切实降低中心城区人口密度,确保完成人口调控任务目标。
根据报告,到2020年北京将再退出1000家以上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继续大力拆除违法建设,加快推进中心城区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加大城六区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力度;在提升方面,加强腾退空间的统筹利用,主要用于服务保障中央政务功能,推动文化发展、科技创新和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补充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和城市安全设施,“留白增绿”,让民众有获得感。
同时,北京将高质量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有序推动市级党政机关和市属行政事业单位搬迁,带动中心城区其他相关功能和人口疏解;加快老城区城市更新步伐,实施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辐射带动廊坊北三县协同发展;全力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建设;全面提升区域交通网络支撑能力,实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一期通航。
在蓝天保卫战方面,报告提出,北京将重点做好柴油货车、扬尘、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工作,优质能源比重提高到95%以上,基本解决燃煤污染问题。到2020年,PM2.5浓度明显降低,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比2015年减排30%以上,重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
报告提出,北京的学前教育需求未来几年仍处于快速增长期,据测算,到2020年还面临约17万个学位缺口。为此,本市将继续实施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到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在方便民众就医方面,北京将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提供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编制实施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实现区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全覆盖,建成不少于1000家城乡社区养老服务驿站。
当日会上,北京市人民政府提出拟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的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服务贸易总额等4项指标进行调整。其中,中心城绿色出行比例、重点食品安全监测抽检合格率的目标值建议调整为“达到75%以上”和“达到98.5%”,此前上述两个指标分别是“到达75%”和“达到98%以上”。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的目标值建议由“2800平方公里以内”调整为“2860平方公里左右”,“服务贸易总额达到2000亿美元左右”建议调整为“服务贸易年均增速达到5%左右”。
来源:中新网 记者 尹力
编辑: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