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大江奔腾欲何至?天落三岛集于此。放眼烟波千万事,太平地处太平时。”
这是1984年10月,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首次考察扬中乡镇企业时即兴吟诵的豪迈诗章。在这个四面环江的岛上,费老欣喜地看到了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小城镇建设的蓬勃兴起,发现了一条农村改革开放、农民脱贫致富的新出路……
扬中,因地处扬子江中而得名,是万里长江中仅次于崇明岛的第二大岛屿。
自古以来,封闭、贫瘠,是岛域经济的特征;贫穷、落后,是岛民生活的写照。扬中也不例外,全岛陆地面积为228平方公里,人口27万,耕地16万亩,田少人多,农民的温饱问题十分突出。
有史料记载,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近30年间,扬中是江苏省有名的“高产县”,曾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的称号,也因三麦单产超过800斤成为江苏省农业生产战线上的一面旗帜。虽然农业连年丰收,这里绝大多数农户仍然是“麦子吃不到栽秧,稻子吃不到下霜”,贫困人口高达80%,“高产穷县”同样全省闻名。
十一届三中全会吹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扬中人思考着:“六分地上闹革命”,连温饱都难以解决,何谈致富?
“走出去!”
滚滚长江挡不住小岛人迈向开放的步伐。
第一批走出小岛的是以篾匠、瓦匠、木匠、漆匠、缝衣匠为主的“五匠”,他们农闲时外出闯荡,谋生,农忙时返乡,日子逐渐好转。
1983年10月,扬中全面推广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鼓励农民各显神通谋发展,全县上下喊出了一个响亮的声音:“县乡村组户五个层次一起上,农林牧副渔、工商运服建十个轮子一起转”。
走出去的“五匠”们乘势而上,由于见多识广、信息灵通,有的率先办起小工厂,从“匠人”转身成为“厂长”;有的则成了走南闯北、联结购销的“外勤”。一时间,“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大批“供销员”也应运而生。他们一次次走出小岛,采购原料、推销产品,解决了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的大难题,为乡镇企业的崛起立下奇功。
1990年2月3日,农历正月初八,扬中隆重召开首次供销员代表大会,表彰了近千名优秀供销员。县委书记、县长亲自给受表彰的供销员代表戴上大红花。县长在热情洋溢的讲话中,对“供销员经济”大加赞赏,并首次提出大力发扬由供销员独创的“四千四万”精神:踏遍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说上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
从此,“四千四万”成了扬中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孕育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从此,“四千四万”成为扬中供销员特有的代名词,供销员大军很快由原来的几千人发展到数万人之众。
改革开放要靠奋斗,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四千四万”精神,就是扬中人追求幸福、砥砺奋进的原动力!
1992年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激发了扬中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豪情。在“四千四万”精神激励和引领下,扬中人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令世人惊叹的奇迹!
1992年5月8日,在两台钻机发出的巨大轰鸣声中,两只直径1.5米的巨大钢钻同时扎入沉睡了千年万载的沙滩,“扬中长江大桥”开工了,这是扬中人打响的改天换地、重建家园的第一仗!
经过两年多的奋斗和建设,1994年10月6日,扬中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彻底改写了扬中千年孤岛的历史。这是万里长江上首座由地方集资建设的跨江大桥,筹款总额高达1.62亿元,其中个人捐款者近10万人。一个个为建桥捐款出资的个人和单位的名字记录在《扬中长江大桥功劳簿》上,永载史册。
就在大桥建成通车的当天,扬中自豪地宣布撤县设市,成小康县,建生态县,“四喜”临门。
此后近二十年间,扬中二桥、三桥、泰州大桥、扬中大桥等长江大桥先后落成,扬中“一岛五桥”演绎着时代巨变。
建了大桥修大道。1996年11月20日,扬中大道全线开工,2 0多公里长的战线上云集着大道沿线的三茅、八桥等7个镇5万多人,经过10天奋战,挑土100多万方,土路基一次形成。扬中大道建成后,与南江的大桥、北江的汽渡相连接,使扬中成为名副其实的联结苏南、苏北的“江中走廊”,也为后来扬中全境“三横四纵”的交通网系统拉开了框架。
修了大道筑大堤。1998年11月20日,扬中120公里的环岛江堤达标土方工程大会战正式打响,这是20世纪扬中历史上任务最重、用工最多、耗资最大的江堤建设工程。参加土方大会战的每天都有5万余人,最多的一天超过8万人。短短20余天,一条高10米、顶宽6米多的环岛长堤基本形成,扬中人终于有了一个依江而居、富裕安康的“水上长城”。
……
2002年10月13日,《人民日报》刊发《扬中江中的一颗明珠》的通讯,报道了扬中市广大干部群众在改革开放的春天中,发扬“四千四万”精神,开拓进取,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
一个月后,《人民日报》发表了《扬中的启示》评论文章。署名是《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季音。这位参加解放扬中岛战斗的战地记者,在文中,他深情地回忆着当年登上扬中江岸的情景:“在一片大火中,只见岛上尽是破败的草房,衣衫褴褛的农民站在路边欢迎解放军的到来。”看到扬中的巨变,他由衷感慨:“昔日贫穷而饱受苦难的孤岛,今日成了‘扬子江中的一颗明珠’。”为此,他盛赞勤劳智慧的扬中人凭借“四千四万”精神,“在全国首创乡镇企业这种新组织形式,为农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闯出了一条新路。这是继安徽凤阳农民提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中国农民的又一伟大创造。在这场深刻的改革中,扬中是我国走在前列的县市之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千帆竞发的态势,扬中人深深感到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粗放式经营的隐忧。超越供销员经济,走科技创新之路,扬中迅速调整了岛园经济的发展模式,将“四千四万”的着力点从找原料、争市场及时转换到抓技改、搞开发上,广泛拓展与各大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横向联系,大力发展科技型、集约型、开放型经济,实现了从“扬中制造”到“扬中智造”的根本转变。为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发展战略,扬中先后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中国工程电器岛”、全国唯一的光伏全产业链的“绿色能源岛”和江苏省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船舶产业主要基地之一,拥有智能电气、新能源、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等。
如今,科技进步在扬中的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一直处于江苏省的领先地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在《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5)》中发布:“扬中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及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分别达到75.0%和2.6%,”荣膺“全国县域经济最具创新力50强”第1名。
在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的进程中,扬中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的理念,以建设“长江生态岛园”作为战略目标,走出了一条具有扬中特色的生态发展之路。“生态绿色,是我们不可再生的天然禀赋。有污染的企业,体量再大,回报再多,扬中也不稀罕!”扬中市委、市政府说到做到,不惜拒绝了化工、煤炭仓储等许多排放大、不利于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百亿元级的大项目。
扬中率先实施国家21世纪绿色示范工程,按照生态功能分区建设规划,相继实施绿色城建、园区产业、生态农业、岛园风光等五大生态工程;主城区建成城北、城西等公园和明珠湾风光带、江洲广场景观等大小公园、绿地38处,面积近150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3.5%,人均公共绿地近14平方米,“开门见绿,出门赏绿”,已成为市民的幸福享受;在沿江120公里的江堤坡内外开辟特种技术、中草药材、果树等立体植物带,开发万亩综合生态林,建设“绿色长城”;在雷公岛等小块岛屿上,开辟吸引水禽和其他动物栖息的长江天然湿地生态系统……
从20世纪90年代的全国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到如今的“国家生态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工程电气岛”“绿色能源岛”——扬中人向长江母亲河交出了一份份满意的答卷。
2016年4月,扬中开展“扬帆十三五、开启新征程”大讨论大推进活动,第一个主题就是“四千四万”精神的讨论。
扬中人用思想财富推动新一轮转型发展。
随着长江经济带、扬子江城市群、宁镇扬一体化战略的深入实施,扬中独特的承接东西、链接南北的区位优势,扬中人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财富,在一系列重大机遇的时代背景下逐步凸显。
进入新时代,省委提出要大力弘扬新“四千四万”精神:积极适应时代的“千变万化”、主动经受创新的“千锤万炼”、在发展的前沿展现“千姿万态”、在新的征程上奔腾“千军万马”。
作为“四千四万”精神的发源地之一,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扬中以新“四千四万”精神为引领,不断开辟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
中南朗杰膜PVB中间膜项目、磊金建材新型材料项目、英利新型高效件项目……一个个投数亿元的项目正在启动实施。7月18日,扬中与长城集团签订汽车零部件项目,总投资95亿元。这个占地750亩的项目,亩均投入和产出均能体现当前高质量发展要求。
扬中市委书记潘早云说,“我们要按照省、镇江市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体系的要求,聚焦实体经济发展,着力培育优质增量、优化提升存量,切实增强关键技术的控制力、产业集群的带动力、产业链接的整合力和信息化的引领力,逐步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
时代精神是凝聚人心、激发创造力、推动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
随着时代的变迁,“四千四万”精神的表述更加全面、内涵更加丰富。
扬中作为“四千四万”精神的创造者之一,更要当好新时期“四千四万”精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积极投身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不断创造新的奇迹。
“四千四万”精神不老,永远催人奋进。
(通讯员 丰年 锦春 全媒体记者 袁刚)
编辑:金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