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确立了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而这一历史性改革的大幕,就是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被拉开的。
从农村开始,由农业见证。40年来,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买猪下水都要排起“长龙”到鸡鸭鱼肉餐餐都有,从低矮破旧的茅草土坯房到小洋楼甚至“别墅”,从肩挑人扛,到全程种植机械化。40年的“巨变”,让中国的农业走出了“辉煌”的道路。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些喜人的变化也一一在镇江大地“上演”,农业产业园区特色鲜明,农业特色小镇星罗棋布,应时鲜果引来纷纷点赞,鲜活水产活力凸显,村庄犹如景区,农民生活富足,这样的例子在现如今的镇江比比皆是……
从“粮统天下”到“百花齐放” 镇江农业插上腾飞翅膀
1978年前,在镇江大地上块块农田里,耕牛在农民的牵引下拽着沉重的犁铧缓缓前行,一天下来人和牛都累得气喘吁吁,可犁出来的田却不多。
1978年前,各个生产大队全员上工,集体种粮,但产出的粮食却只有500-600斤/亩。
1978年前,以粮为纲的农业只种粮食,蔬菜少得可怜,能吃上爽口的蔬菜都是一种“奢侈”,更别提吃上香喷喷的猪肉了,这些副产品那是极度的匮乏。
这些在今天的90后、00后想来不可思议的场景,都真实地发生在那个年代。
这一切的转折就发生在1978年。随着当年小岗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次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6吨,相当于全队1966年到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这一成绩震惊了全国。
改革春风吹向全国,镇江也不例外。在1980年前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镇江大地纷纷“开花”,当时有句俗语,“村里分了田,个个是干部”。
分田到户,激发出的是空前的劳动积极性。当时镇江丹阳县的7口之家,一季水稻就能打出1000斤的亩产,比在生产队时高出20%-30%。一家人留足口粮,把剩下的粮食全部卖给国家,能赚2000多元,这在当时就能建起一栋两层小楼。
短短3年时间,全市97.32%的生产队实行联产承包制,到1984年全市粮食总产达128.1万吨,比1978年增长29.5%,镇江市实现粮食自给自足。
粮食大丰收,农民提高效率的同时有了更多时间发展其他的经济作物甚至将目光推向二三产。
在这样的浪潮中,茶叶由统购统销转为市场经营,国营、集体茶厂纷纷转包给私人,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均得到巨大提升,金山翠芽等一系列名茶开始创制,茶叶价格节节攀升,到上世纪90年代末,金山翠芽茶的价格已突破至每斤1000元。
在1983年的镇江句容县,由时代楷模赵亚夫引导的一场应时鲜果发展大潮在此掀起,草莓、葡萄产业纷纷萌发,并以雨后春笋般的速度“蔓延”。到1995年前后,很多种植户都成了万元户,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1992年初,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开始普及,蔬菜、畜牧养殖、水产养殖蓬勃发展,1990年-1999年,全市每年生猪出栏107.56万头,水产品4.7万吨,水果产量0.9万吨,蚕茧0.85万吨,分别比上世纪80年代年均增长42.3%、192%、93.8%、35.3%。而到了2005年,全市高效种植业面积38.07千公顷,设施农业6.45千公顷,分别占作物播种面积的24.5%、4.1%。高效渔业5.27千公顷,占水产养殖面积的22.5%。
进入21世纪,科技水平突飞猛进,给农业机械化带来了巨大便利。“1985年我们生产队里只有1台小拖拉机,到了2005年,村里的一个承包户自己就有3台大型拖拉机了。”家住丹阳市延陵镇的农户老张回忆道,记忆里的牛耕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水牛已成为农村的“珍稀”动物。
据了解,全市的农机总动力和农业机械总值分别由1978年的46.31万千瓦,增加到2012年的137.87万千瓦,增加了三倍。而现在,全市粮食生产机械化率已达96%以上。
除了机械装备的迅速普及,高效的农业生产技术也走入农田,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技术、物联网技术、自动化病虫情监管等一系列提高农业水平的“高科技”正为农业安全、高效发挥巨大作用。
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乡村振兴战略得以实施,市农业部门积极响应国家、省、市相关部署,围绕 “五个振兴”,扎实推动全市乡村振兴各项举措落实。2017年,全市新增高效设施园艺面积3.09万亩、永久性蔬菜基地面积5215亩;全市茶园面积达7.8万亩,新增无性系良种1000亩;果树面积达16.9万亩,新增4590亩;花卉种植面积达10.8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13万亩,并举办“2017中国镇江现代农业项目推介会”,签约农业项目47个,投资总额达36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又新增高效设施园艺面积1.3万亩,新增永久性蔬菜基地面积0.25万亩;新增果树面积2800亩,稻渔综合种养3900余亩;新增造林面积0.85万亩,建成“三化”示范村26个。
与此同时,互联网+等一系列新兴技术融入大农业领域,2017年网上营销主体数量达816个,通过第三方平台开店、自办平台的网店数量达838家;全市生鲜农产品和初级加工农产品网上销售额突破1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此外,全市目前拥有各类休闲创意经营主体611个,其中休闲农园105个、休闲农庄158个、农家乐228个;2017年共接待各类游客830.3万人次,休闲农业综合收入17.3亿元,带动农副产品销售7.8亿元,从业人员1.4万人。
农业,正在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迈步向前,成为越来越有奔头的产业。
从“星星点灯”到“灯火辉煌” 镇江农村展现勃勃生机
1987年前的镇江农村,夏天漏雨、冬天漏风的茅草土坯房还比比皆是,砖头砌的结实房子还是有钱人的“标志”。
1978年前的镇江农村,道路都是“水泥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想要出趟村子,那都是“长征”。
1978年前的镇江农村,房前屋后堆着都是柴火和稻草,没有自来水,没有砂石路,雨后农村的机耕路就像“有轨电车”跑的路一样。
农村,似乎总是和“贫穷”“落后”等字眼结合在一起。但随着茅山老区扶贫开发工作以及一系列村庄美化建设的开始,镇江的农村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着喜人的变化。
随着多轮次的扶贫开发工作开展,老区的村集体和低收入群体得到稳定的收入保障,绝大多数村集体已实现80万元的收入,建档立卡低收入户每人每年也有8000元的生活补助,村内危旧房屋也修缮一新,道路改造硬化、黑化,健身广场,亭台水榭等等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农村之中。越来越多的美丽村庄为老区增添新景。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园区和特色小镇建设的推广,句容市白兔镇草莓小镇,茅山镇葡萄小镇等以农业为基础的特色小镇拔地而起,田园风光配上应时鲜果,让农村环境变得更好,道路变得更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民将目光投向农村。
在村庄变得更美的同时,规范化的土地使用也在农村迈出了坚定的脚步。从2014年到2017年,我市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并对1998年二轮承包进行完善,通过确实权,颁铁证,方便农民进城务工,解除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限制因素。
“从2017年开始,全市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进程提速,把集体资产通过折股量化,并对集体经济进行清晰界定,明确了农民对集体资产的占有权,收益分配权,包括之后的继承权、有偿退出权、抵押担保权等一系列权利。”镇江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一来,通过产权进一步明晰、固化,就能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保障农民权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利于市场要素的流转。“此外,到2017年下半年,全市乡镇产权交易市场已实现全覆盖。农村土地流转等形式全部以公开透明形式进入市场进行交易,实现资产的增值。目前为止,交易额已达11亿元。”
作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开局之年,乡村建设又将迎来一波新的热潮。据了解,镇江市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等政策,加快农村道路、污水管网、垃圾转运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标准化镇村创建,推广扬中市农村公共服务“八位一体”运行维护机制,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切实提高广大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同时,还将结合茅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并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创建国家农业公园。
镇江的农村,将成为越来越美丽的风景,承载着梦想和希望前行。
从食不果腹到丰衣足食 镇江农民踏上康庄大道
1978年前,农民的身上大都穿着打了几层补丁的单薄衣服,夏天上半生打着赤膊是常态,一家人或许都没有一件体面的衣服。
1978年前,农民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粮食,交了公粮,交了集体粮,家里的米缸里经常是空空的,常常吃不饱,还要干重体力活,使出的都是透支的生命力。
1978年前,农民都被“捆在”地里,没日没夜的忙,也就赚10个工分。想要外出打工赚钱得先到公社里开单子审批,要是刚好在农忙时节,还得赔钱给公社。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1984年,全市人均占有粮食522.7公斤,比1978年增长23.6%,长期困扰人们的粮食短缺迅速改观。特别是农民人均收入增长20.34%,承受了多年辛苦干活还欠了一屁股债的苦日子一去不复返。
分田到户,农民被困在土地上的时间越来越少,多种经营迅速发展。在1988年到1990年间,当时镇江城郊的农民很多都种植葡萄,哪怕很酸涩的葡萄也能卖出“高价”,短短几年间,数栋“将军楼”就在城郊竖起。 1995年,句容县白兔乡的草莓种植户王柏生靠着3亩草莓,一跃成为“万元户”,这在当时绝对是高收入。从种粮食上解放出来的农民收入开始猛增。
从1985年到1988年,种植业、林牧副渔、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分别为4.5%、20.8%、16.3%。生产效率的大大提高,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农民开始花少量的时间生产出更多产品,保障了供给,解放了劳力向二、三产进行转移。
到2007年底,以大市为单位,基本上实现了全面小康的基础上,其后的几年,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514元,是1978年的145元的100倍。而农民出行的代步工具,也从上世纪90年代的自行车为主到现在摩托车和汽车为主,每百户有电动车和摩托车173辆,汽车14台,电话289部,彩电165台,家用电脑50台,电冰箱103台,空调机128台,热水器101台,并呈逐年增长、加快趋势,人均住房面积达57.3平方米。一位农民笑言,现在就是天天大鱼大肉也吃得起。
到2017年,镇江市农民人均收入22700元左右,城乡居民收入从之前最高时的3.5∶1,缩小到2∶1,其中70%都是来自工资性收入。而这一成果的取得,来自市政府出台的《关于推进就业惠民创业富民工作的实施意见》,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500人;完成城乡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1119人,其中新成长劳动力3217人,发放农民创业贷款4858万元,成功扶持农民创业2132名,带动就业11547人。
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型职业农民异军突起,承担起了新时代农民的重任。近年来,镇江市农业部门积极实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培育工作体系。年培育各类职业农民8000人次以上,累计培育各类新型职业农民10万余人。截至2017年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达46.78%。构建社会化职业农民培训体系,已认定嘉贤米业、老方葡萄等13个市级农民培训基地, 2017年累计开展各类实用技能培训近2万人次。而就在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培育各类新型职业农民7191人,开展各类业务技能培训班203期,累计培训13620人次。
现如今的农民,正在依靠高效农业实现致富梦想,年收入20万元-30万元的已经较多。农民,正在进行历史性的地位转折,未来更是一片光明。(记者 周迎 通讯员 施良 图片提供 刘常珍 赵云 周迎)
来源:镇江日报
编辑:赵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