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40年聆听风云人物故事 | 陈福根:从“采石汉”到老报人

2018-10-12 08:57

陈福根的家在镇江日报大楼后面的员工住房楼。沿着这栋建于20年前、已显老旧建筑的楼梯爬到六楼,就是他的家。四白落地,卫生间和厨房简单贴了瓷砖,吊了个顶,客厅和房间就是当初买房时简单刷白。这种简单的装修和颇有年代感的简单家具在默默告诉客人,主人是个对物质生活不太在意的人。而让人容易忽略外在环境的因素是,他家里的报纸实在是太多了:橱柜里堆放着近两年的《镇江日报》、《京江晚报》,按照时间先后叠放得整整齐齐;桌子上、茶几上,甚至床上,到处可见近期的各种报纸,门边的小椅子上也堆着高高一叠,陈福根说,那是看完了不用留的,妻子会帮他定期处理掉。

看来访者惊异于报纸之多,陈福根笑笑,手指屋顶:上面更多。他家是顶楼,有个小阁楼。因为没有在装修上大动干戈,通往阁楼没有楼梯,只在楼梯洞口置了一架木梯。爬上嘎吱嘎吱响的木梯,推开盖在洞口的木板,一览无余的地上堆着收藏的几十年来的报纸。陈福根自豪地说,他家里差不多有《镇江日报》1982年复刊以来以及《京江晚报》创刊以来的每一期报纸。

一份工作,可以是谋生的工具,也可以是兴趣所在,衷心喜爱。陈福根和报纸的结缘就来自于这份热爱。

1951年出生的陈福根出生在老城区宝塔路的一个普通家庭,他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父母都是普通工人,生活压力一直比较大。1968年,陈福根初中毕业,就赶上了上山下乡。他下放到丹阳里庄公社,现在属导墅镇,离镇江有五十几公里,回一趟城,要先步行三里路到码头乘船到丹阳,再从丹阳赶火车到镇江,单程差不多要一天的时间。从1968年到1975年底,陈福根在农村当了八年农民。

下放之初陈福根也不知道自己要当多少年农民。但是他的坚信:一个人,成长经历、生活环境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心里怎么想,自己不放弃。开始,他对农活一窍不通,但凭着“身大力不亏”,老老实实从头学起,干什么都要做好。几年下来,农活全精通。而有点闲暇的时候,他入眼的东西,只要感兴趣,都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学习。比如刻钢板、印小报,就是农闲时看农村学校的老师做,顺手跟着学的。

回城的时候他已经是生产队长,一个种田的好手,全队工分最高的人。

1975年年底,陈福根回城,到位于南山的采石公司当了工人。对此他戏言,别人是“上山下乡”,他是“下乡上山”。回城后他觉得自己文化不够,一直坚持上职工夜校:高中语文、写作、语法修辞逻辑、古文……这种学习一直持续多年,直到他考进报社仍未停止。

因为一以贯之的诚实工作态度,加上有点特长,有人缘和组织能力,他在采石公司的职位不断变动:拖板车、机修工、民兵、采石装运站站长、开推土机、参与管理和文字工作……后来他一人身兼多职,夜班开推土机,白天处理文字工作。采石公司第一次砌职工宿舍楼,陈福根就分到了一套房,在那个论资排辈的年代也是相当了不起的一件事。

1981年11月,陈福根无意中在路边的电线杆上看到了一则招聘启事,大意是《镇江市报》复刊,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记者编辑。喜欢读书、喜欢写写文字的陈福根内心深处的一根弦被触动了,他意识到也许自己一直等待的就是这样的机会。他立刻跑到观音桥巷的报社复刊筹备组报了名。当时报名有两个条件:一是初中毕业以上文化,二是35周岁以下。身份不限。

可是,陈福根的初中毕业证书找不到了。接待他的宋仰山老师和他交谈后说:你谈吐中表现出来的文化水平,说初中毕业我还不相信吗?痛痛快快地就给他把名报上了。

事隔40多年,当初参加招聘考试的情景陈福根仍能一一还原,包括细节。

采访写作过了关,接下来又顺利通过了面试,报社的录用通知到了单位,采石公司的领导却煞费苦心挽留。陈福根很诚恳地说:如果是因为待遇,无论其他单位什么条件,我也不会去。但是我喜欢当记者,喜欢新闻工作,我能干这行,是我的幸运。公司领导见他决心已定,也真诚地对他说:如果愿意回头,仍然欢迎。

1982年,经过简单的培训,陈福根开始了一边学一边干的新闻生涯。一开始在群工科工作,接待群众来信来访。这期间,他帮助读者群众反映意见、解决问题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成为激励他努力工作的一股强大力量。按照新闻纪律,批评报道必须经被批评人阅读、签字,如果批评基层单位领导的稿件,还要经主管局负责人审阅、签字后才能见报。这就要求记者必须把报道做实。陈福根说,这对他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终身受用。

后来,他被派到报社印刷厂当副厂长。印刷厂这个地方,能看到报纸生产技术水平的发展进步。上世纪八十年代,报纸生产还是铅字印刷时代,制作流程长,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高,环境污染大。直到九十年代初,电脑激光照排技术开始应用,报纸印刷告别了传统的“铅与火”。短短几年后的1996年,镇江日报社搬到中山东路新大楼,实现了从稿件写作到版面编辑出版全流程计算机网络化,镇江日报正式告别了“纸与笔”。

电脑和网络技术的飞速进步,深刻影响了传媒行业,也深刻影响了传媒从业者。陈福根和同事们一样努力学习,以期跟上时代的进步。他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培训老师曾经说:你们现在发愁不会打字,以后你们会发愁自己不会写字——现在,他果然不习惯用笔在稿纸上写文章了。

1982年3月1日《镇江市报》复刊,1985年1月1日《镇江市报》改为《镇江日报》,1998年,《镇江日报》由四开“小报”改出对开“大报”,镇江日报社主办的《京江晚报》同时创刊……陈福根见证了报纸的变化与进步。1999年,他被任命为京江晚报副总编辑,直到2011年退休。

已经退休的陈福根,退了,却没休。他还在报社的小记者活动中心帮忙,仍然承担着编辑工作。他还是习惯于在双休日这些“不上班”的日子,到办公室把当天报纸看一遍,看到有问题的地方,还是会像从前一样跟作者或编辑指出来。

有人说,工作首先是谋生的手段。陈福根说,新闻工作于他而言是兴趣所在,先觉得有趣,进而痴迷,几十年后,已经变成了习惯。记者,是历史的见证者,是历史的记录者,是历史的传播者。而能力、精力、责任和情感结合在一起,新闻工作带给这位“老报人”的是巨大的幸福感。

作者:花蕾

编辑:陈路

44

陈福根的家在镇江日报大楼后面的员工住房楼。沿着这栋建于20年前、已显老旧建筑的楼梯爬到六楼,就是他的家。四白落地,卫生间和厨房简单贴了瓷砖,吊了个顶,客厅和房间就是当初买房时简单刷白。这种简单的装修和颇有年代感的简单家具在默默告诉客人,主人是个对物质生活不太在意的人。而让人容易忽略外在环境的因素是,他家里的报纸实在是太多了:橱柜里堆放着近两年的《镇江日报》、《京江晚报》,按照时间先后叠放得整整齐齐;桌子上、茶几上,甚至床上,到处可见近期的各种报纸,门边的小椅子上也堆着高高一叠,陈福根说,那是看完了不用留的,妻子会帮他定期处理掉。

看来访者惊异于报纸之多,陈福根笑笑,手指屋顶:上面更多。他家是顶楼,有个小阁楼。因为没有在装修上大动干戈,通往阁楼没有楼梯,只在楼梯洞口置了一架木梯。爬上嘎吱嘎吱响的木梯,推开盖在洞口的木板,一览无余的地上堆着收藏的几十年来的报纸。陈福根自豪地说,他家里差不多有《镇江日报》1982年复刊以来以及《京江晚报》创刊以来的每一期报纸。

一份工作,可以是谋生的工具,也可以是兴趣所在,衷心喜爱。陈福根和报纸的结缘就来自于这份热爱。

1951年出生的陈福根出生在老城区宝塔路的一个普通家庭,他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父母都是普通工人,生活压力一直比较大。1968年,陈福根初中毕业,就赶上了上山下乡。他下放到丹阳里庄公社,现在属导墅镇,离镇江有五十几公里,回一趟城,要先步行三里路到码头乘船到丹阳,再从丹阳赶火车到镇江,单程差不多要一天的时间。从1968年到1975年底,陈福根在农村当了八年农民。

下放之初陈福根也不知道自己要当多少年农民。但是他的坚信:一个人,成长经历、生活环境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心里怎么想,自己不放弃。开始,他对农活一窍不通,但凭着“身大力不亏”,老老实实从头学起,干什么都要做好。几年下来,农活全精通。而有点闲暇的时候,他入眼的东西,只要感兴趣,都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学习。比如刻钢板、印小报,就是农闲时看农村学校的老师做,顺手跟着学的。

回城的时候他已经是生产队长,一个种田的好手,全队工分最高的人。

1975年年底,陈福根回城,到位于南山的采石公司当了工人。对此他戏言,别人是“上山下乡”,他是“下乡上山”。回城后他觉得自己文化不够,一直坚持上职工夜校:高中语文、写作、语法修辞逻辑、古文……这种学习一直持续多年,直到他考进报社仍未停止。

因为一以贯之的诚实工作态度,加上有点特长,有人缘和组织能力,他在采石公司的职位不断变动:拖板车、机修工、民兵、采石装运站站长、开推土机、参与管理和文字工作……后来他一人身兼多职,夜班开推土机,白天处理文字工作。采石公司第一次砌职工宿舍楼,陈福根就分到了一套房,在那个论资排辈的年代也是相当了不起的一件事。

1981年11月,陈福根无意中在路边的电线杆上看到了一则招聘启事,大意是《镇江市报》复刊,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记者编辑。喜欢读书、喜欢写写文字的陈福根内心深处的一根弦被触动了,他意识到也许自己一直等待的就是这样的机会。他立刻跑到观音桥巷的报社复刊筹备组报了名。当时报名有两个条件:一是初中毕业以上文化,二是35周岁以下。身份不限。

可是,陈福根的初中毕业证书找不到了。接待他的宋仰山老师和他交谈后说:你谈吐中表现出来的文化水平,说初中毕业我还不相信吗?痛痛快快地就给他把名报上了。

事隔40多年,当初参加招聘考试的情景陈福根仍能一一还原,包括细节。

采访写作过了关,接下来又顺利通过了面试,报社的录用通知到了单位,采石公司的领导却煞费苦心挽留。陈福根很诚恳地说:如果是因为待遇,无论其他单位什么条件,我也不会去。但是我喜欢当记者,喜欢新闻工作,我能干这行,是我的幸运。公司领导见他决心已定,也真诚地对他说:如果愿意回头,仍然欢迎。

1982年,经过简单的培训,陈福根开始了一边学一边干的新闻生涯。一开始在群工科工作,接待群众来信来访。这期间,他帮助读者群众反映意见、解决问题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成为激励他努力工作的一股强大力量。按照新闻纪律,批评报道必须经被批评人阅读、签字,如果批评基层单位领导的稿件,还要经主管局负责人审阅、签字后才能见报。这就要求记者必须把报道做实。陈福根说,这对他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终身受用。

后来,他被派到报社印刷厂当副厂长。印刷厂这个地方,能看到报纸生产技术水平的发展进步。上世纪八十年代,报纸生产还是铅字印刷时代,制作流程长,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高,环境污染大。直到九十年代初,电脑激光照排技术开始应用,报纸印刷告别了传统的“铅与火”。短短几年后的1996年,镇江日报社搬到中山东路新大楼,实现了从稿件写作到版面编辑出版全流程计算机网络化,镇江日报正式告别了“纸与笔”。

电脑和网络技术的飞速进步,深刻影响了传媒行业,也深刻影响了传媒从业者。陈福根和同事们一样努力学习,以期跟上时代的进步。他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培训老师曾经说:你们现在发愁不会打字,以后你们会发愁自己不会写字——现在,他果然不习惯用笔在稿纸上写文章了。

1982年3月1日《镇江市报》复刊,1985年1月1日《镇江市报》改为《镇江日报》,1998年,《镇江日报》由四开“小报”改出对开“大报”,镇江日报社主办的《京江晚报》同时创刊……陈福根见证了报纸的变化与进步。1999年,他被任命为京江晚报副总编辑,直到2011年退休。

已经退休的陈福根,退了,却没休。他还在报社的小记者活动中心帮忙,仍然承担着编辑工作。他还是习惯于在双休日这些“不上班”的日子,到办公室把当天报纸看一遍,看到有问题的地方,还是会像从前一样跟作者或编辑指出来。

有人说,工作首先是谋生的手段。陈福根说,新闻工作于他而言是兴趣所在,先觉得有趣,进而痴迷,几十年后,已经变成了习惯。记者,是历史的见证者,是历史的记录者,是历史的传播者。而能力、精力、责任和情感结合在一起,新闻工作带给这位“老报人”的是巨大的幸福感。

作者:花蕾

编辑:陈路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