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火柴厂曾是镇江的一块金字招牌 民国大中华荧昌界界碑“露面”引热议

2018-10-08 17:52

“大中华荧昌界”界碑

今日镇江讯  最近,我市西部片区的和平路西侧的民主街片区拆迁,一块老的大中华荧昌界石碑 “浮出水面”,这到底是一块什么样的石碑呢?

荧昌界界碑立于何时

今天,记者看到了这块石碑,它静静地竖立在我市一家店面之内,这块石碑看上去并不起眼,其石质为白石,高约一米,宽20厘米,厚度约为15厘米左右,石碑一面的上端已经磨过,用楷书体刻着几个大字,“大中华荧昌界”,而下端就是埋在土里的部分,只是粗略打磨过。界碑,或称界石,是一种边界标记物,是用于辨别一个地区与另外地区之间的边界位置和走向,在民国年间,较为大型的工厂或是深宅大院在建设前,一般都会在附近埋下几块界碑,用于宣示地界和所有权。

大中华荧昌界即为镇江火柴厂的前身,目前地址在镇江市金山路18号,其前身是创建于1920年的镇江荧昌火柴厂,1956年1月实行公私合营,改名为镇江火柴厂,在解放后全国火柴行业处于先进水平。那么,这块地界碑是何时立的呢?

据记载,1920年和1921年,上海荧昌火柴公司创办人邵尔康和日籍华裔陈锦堂,先后来镇开设荧昌火柴厂和燧生火柴厂。荧昌有资本20多万元,房屋200余间,工人660人,机器设备50余台,日产火柴720件,燧生厂规模与荧昌厂相仿。火柴以销往九江、芜湖、汉口、上海为主。民国14年五卅惨案后,各商店拒销日商火柴,燧生厂于民国17年闭歇。

1928年8月,刘鸿生发表了著名的《刘鸿生告火柴同业书》,并向中华、荧昌几家火柴厂建议合并。1930年,上海荧昌火柴公司同上海周浦中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苏州鸿生火柴公司合并组成大中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镇江荧昌火柴厂即属大中华公司管辖。此时有生产设备70余台,其中排板机30部、拆板机17部、贴招机16部、磨磷机1部、调药机、理梗机和铜板机各2部。年产火柴17.28万件,产品商标先后有名烟、老人、上海、金鼎、蝶丹等。名烟火柴为畅销上海的名牌,抵消了瑞典凤凰火柴的影响,老人牌火柴是大中华公司名牌产品之一。据我市火花收藏家张鹏介绍,因为他一直在收集火花,所以对这段荧昌火柴厂的历史十分关注,他认为这块界碑从时间点上来看,应该是在1930年后立的。


大中华为荧昌厂带来生机

也就是说,1930年对镇江荧昌火柴厂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无独有偶,张鹏也收藏了一张关于民国镇江荧昌火柴厂的老“收据”,这张收据长23厘米、宽22厘米,最右边有两个装订孔,应该是当年会计留存的凭证,右边是一行竖字,“中华民国二十九年元月,日大民会镇江联合支部长,胡克之”,上面是一个红戳篆字大印,只能分辨出开头的几个字“大民会镇江……”,下面为胡克之的私人印章,左边是两行竖字,分别是“今领到本会主办运销合作社扣存”,和“荧昌火柴厂保证金玖百拾贰元整所具印领是实”,字体写的是蝇头小楷,且字迹相当工整漂亮,如果不注意观察的话,很可能会以为是印刷上去的,可见当时写字人的功力和水平。

而这张民国收据恰好就是1930年,张鹏分析,“大民会”可能是类似于厂里工会这样的一个组织,而当时的各厂之间的合作可能采取的是“运销合作社”这样的松散型方式,一厂的“社员”对“合作社”而言要缴纳保证金,从而在运营之中获取应得的利益。

确实如此,“大中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兼并同业,扩大规模,不仅对外国火柴的倾销起了抵抗作用,而且在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也大有改进,建立起一整套生产、销售、财务的集中管理制度,统一产品规格标准。专门设立了技术课,研究并解决了火柴头容易受潮的大难题,品质达到瑞典名牌标准。

这一合并给危机四伏的火柴工业带来希望,因而吸引了其他同行。1931年1月1日,江西九江裕生火柴公司以457351.87元资产净值合并进来。1932年,陆小波在镇江筹建中的木森火柴厂也合并进来……之后,大中华公司达到年产火柴15万箱,约占全国火柴总产量的15%,占苏浙皖赣鄂湘地区火柴产量的50%,成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民族火柴企业。其成功运作,打破了洋火一统中国的局面,大长了中国人志气。


镇江火柴厂也曾是一块招牌

解放后荧昌厂曾渡过一段艰难时期,但它仍在不断成长。作为镇江火柴厂的职工,张鹏珍藏有几枚民国镇江大中华火花,其中就有从镇江火柴厂购入的。

张鹏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也就是1985年左右,当时全国纸品收藏最火的一段时间,所谓的“四大金刚”纸品分别是邮票、火花、烟标和门票,火花当时排到了第二位。当时,很多收藏爱好者寄信到镇江火柴厂供销部,希望收集火花,但是厂里确实没有精力安排人力来处理,所以最后成立了一个“火花服务部”,专门对外“应对”这些收藏爱好者。张鹏记得,有一枚带有“月兔”图案的民国镇江荧昌厂就是从厂里的仓库翻出来的,当时购买价是1角钱,而当年张鹏作为厂里一级工的日薪才是1.16元,而这还算是友情价,属于厂职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至今张鹏都记得当时负责火花服务部的职工叫马庆才。

可以说,八十年代那段时间,是火柴厂最荣光的时段。1983年,江苏省第一台糊盒机在镇江火柴厂投产,共安装全纸糊盒机26台,结束了多年来分散在居民家中手工糊盒的历史,在全国火柴行业处于先进水平。1985年,镇江火柴厂有职工1032人,占地面积38319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453.1万元,生产火柴42万件,产值610.35万元,上交利税103.44万元。万件火柴耗木材172.16立方米,万元产值耗能2.96吨标准煤。金山牌火柴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是江苏省同行业中唯一部优产品。

但是随着打火机的流行,市场上对火柴的需求量明显下降,火柴因此大量积压,企业生产进入低谷。1992年,镇江火柴厂停产歇业。2009年,镇江火柴厂破产清算工作全部结束。

历史已成过往,现在面对这块从历史尘埃中浮现出的界碑,张鹏感慨颇多,这块界碑从一个侧面也见证了镇江民族工业的发展史,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历史实物。(图文:全媒体记者 竺捷)

编辑:吴悠

38

“大中华荧昌界”界碑

今日镇江讯  最近,我市西部片区的和平路西侧的民主街片区拆迁,一块老的大中华荧昌界石碑 “浮出水面”,这到底是一块什么样的石碑呢?

荧昌界界碑立于何时

今天,记者看到了这块石碑,它静静地竖立在我市一家店面之内,这块石碑看上去并不起眼,其石质为白石,高约一米,宽20厘米,厚度约为15厘米左右,石碑一面的上端已经磨过,用楷书体刻着几个大字,“大中华荧昌界”,而下端就是埋在土里的部分,只是粗略打磨过。界碑,或称界石,是一种边界标记物,是用于辨别一个地区与另外地区之间的边界位置和走向,在民国年间,较为大型的工厂或是深宅大院在建设前,一般都会在附近埋下几块界碑,用于宣示地界和所有权。

大中华荧昌界即为镇江火柴厂的前身,目前地址在镇江市金山路18号,其前身是创建于1920年的镇江荧昌火柴厂,1956年1月实行公私合营,改名为镇江火柴厂,在解放后全国火柴行业处于先进水平。那么,这块地界碑是何时立的呢?

据记载,1920年和1921年,上海荧昌火柴公司创办人邵尔康和日籍华裔陈锦堂,先后来镇开设荧昌火柴厂和燧生火柴厂。荧昌有资本20多万元,房屋200余间,工人660人,机器设备50余台,日产火柴720件,燧生厂规模与荧昌厂相仿。火柴以销往九江、芜湖、汉口、上海为主。民国14年五卅惨案后,各商店拒销日商火柴,燧生厂于民国17年闭歇。

1928年8月,刘鸿生发表了著名的《刘鸿生告火柴同业书》,并向中华、荧昌几家火柴厂建议合并。1930年,上海荧昌火柴公司同上海周浦中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苏州鸿生火柴公司合并组成大中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镇江荧昌火柴厂即属大中华公司管辖。此时有生产设备70余台,其中排板机30部、拆板机17部、贴招机16部、磨磷机1部、调药机、理梗机和铜板机各2部。年产火柴17.28万件,产品商标先后有名烟、老人、上海、金鼎、蝶丹等。名烟火柴为畅销上海的名牌,抵消了瑞典凤凰火柴的影响,老人牌火柴是大中华公司名牌产品之一。据我市火花收藏家张鹏介绍,因为他一直在收集火花,所以对这段荧昌火柴厂的历史十分关注,他认为这块界碑从时间点上来看,应该是在1930年后立的。


大中华为荧昌厂带来生机

也就是说,1930年对镇江荧昌火柴厂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无独有偶,张鹏也收藏了一张关于民国镇江荧昌火柴厂的老“收据”,这张收据长23厘米、宽22厘米,最右边有两个装订孔,应该是当年会计留存的凭证,右边是一行竖字,“中华民国二十九年元月,日大民会镇江联合支部长,胡克之”,上面是一个红戳篆字大印,只能分辨出开头的几个字“大民会镇江……”,下面为胡克之的私人印章,左边是两行竖字,分别是“今领到本会主办运销合作社扣存”,和“荧昌火柴厂保证金玖百拾贰元整所具印领是实”,字体写的是蝇头小楷,且字迹相当工整漂亮,如果不注意观察的话,很可能会以为是印刷上去的,可见当时写字人的功力和水平。

而这张民国收据恰好就是1930年,张鹏分析,“大民会”可能是类似于厂里工会这样的一个组织,而当时的各厂之间的合作可能采取的是“运销合作社”这样的松散型方式,一厂的“社员”对“合作社”而言要缴纳保证金,从而在运营之中获取应得的利益。

确实如此,“大中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兼并同业,扩大规模,不仅对外国火柴的倾销起了抵抗作用,而且在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也大有改进,建立起一整套生产、销售、财务的集中管理制度,统一产品规格标准。专门设立了技术课,研究并解决了火柴头容易受潮的大难题,品质达到瑞典名牌标准。

这一合并给危机四伏的火柴工业带来希望,因而吸引了其他同行。1931年1月1日,江西九江裕生火柴公司以457351.87元资产净值合并进来。1932年,陆小波在镇江筹建中的木森火柴厂也合并进来……之后,大中华公司达到年产火柴15万箱,约占全国火柴总产量的15%,占苏浙皖赣鄂湘地区火柴产量的50%,成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民族火柴企业。其成功运作,打破了洋火一统中国的局面,大长了中国人志气。


镇江火柴厂也曾是一块招牌

解放后荧昌厂曾渡过一段艰难时期,但它仍在不断成长。作为镇江火柴厂的职工,张鹏珍藏有几枚民国镇江大中华火花,其中就有从镇江火柴厂购入的。

张鹏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也就是1985年左右,当时全国纸品收藏最火的一段时间,所谓的“四大金刚”纸品分别是邮票、火花、烟标和门票,火花当时排到了第二位。当时,很多收藏爱好者寄信到镇江火柴厂供销部,希望收集火花,但是厂里确实没有精力安排人力来处理,所以最后成立了一个“火花服务部”,专门对外“应对”这些收藏爱好者。张鹏记得,有一枚带有“月兔”图案的民国镇江荧昌厂就是从厂里的仓库翻出来的,当时购买价是1角钱,而当年张鹏作为厂里一级工的日薪才是1.16元,而这还算是友情价,属于厂职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至今张鹏都记得当时负责火花服务部的职工叫马庆才。

可以说,八十年代那段时间,是火柴厂最荣光的时段。1983年,江苏省第一台糊盒机在镇江火柴厂投产,共安装全纸糊盒机26台,结束了多年来分散在居民家中手工糊盒的历史,在全国火柴行业处于先进水平。1985年,镇江火柴厂有职工1032人,占地面积38319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453.1万元,生产火柴42万件,产值610.35万元,上交利税103.44万元。万件火柴耗木材172.16立方米,万元产值耗能2.96吨标准煤。金山牌火柴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是江苏省同行业中唯一部优产品。

但是随着打火机的流行,市场上对火柴的需求量明显下降,火柴因此大量积压,企业生产进入低谷。1992年,镇江火柴厂停产歇业。2009年,镇江火柴厂破产清算工作全部结束。

历史已成过往,现在面对这块从历史尘埃中浮现出的界碑,张鹏感慨颇多,这块界碑从一个侧面也见证了镇江民族工业的发展史,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历史实物。(图文:全媒体记者 竺捷)

编辑:吴悠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