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一亿年前的昆虫已经自带“天线”可远程交流了,这是中科院考证出来的

2018-09-19 15:09

这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提供的缅甸琥珀中丽蛉的照片。新华社发 

这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提供的丽蛉研究图。新华社发

新华社南京9月18日电(记者邱冰清)记者18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由该所“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团队”与中国农业大学、临沂大学相关团队合作,对27个丽蛉标本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亿多年前传粉丽蛉昆虫已精通伪装术,自带“天线”可远程交流。

昆虫传粉促进植物的繁衍和分化。丽蛉是1亿多年前裸子植物的传粉“红娘”之一。丽蛉将其口器伸入植物花管中取食时粘上的花粉,在下一次取食时会将花粉“授”给下一株植物。研究团队本次发现的丽蛉,来自于白垩纪中期缅甸琥珀等生物群。研究发现,不同物种丽蛉的口器长短不一,和当时不同植物花管的长度一一匹配,表明了1亿多年前传粉昆虫和取食植物之间形成了“配对”。

丽蛉与取食植物搭配关系的区分,促进了丽蛉演化出独特的防御机制及长距离通讯能力。研究显示,缅甸雄性丽蛉的触角为栉状结构,雄性利用这种天线状的结构,更容易感知雌性释放的性激素,进行求偶行为。此外,丽蛉翅上有类似于眼睛的斑点即眼斑,就像是它的“迷彩服”,可迷惑或吓退捕食者。

“丽蛉雌、雄性触角的不同以及眼斑的存在,表明其在中生代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较强适应性和竞争力。”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博说,本次研究为发现1亿多年前传粉昆虫与植物的“配对”关系提供了证据。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17日在线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子刊《自然通讯》上。

编辑:吴悠


37

这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提供的缅甸琥珀中丽蛉的照片。新华社发 

这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提供的丽蛉研究图。新华社发

新华社南京9月18日电(记者邱冰清)记者18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由该所“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团队”与中国农业大学、临沂大学相关团队合作,对27个丽蛉标本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亿多年前传粉丽蛉昆虫已精通伪装术,自带“天线”可远程交流。

昆虫传粉促进植物的繁衍和分化。丽蛉是1亿多年前裸子植物的传粉“红娘”之一。丽蛉将其口器伸入植物花管中取食时粘上的花粉,在下一次取食时会将花粉“授”给下一株植物。研究团队本次发现的丽蛉,来自于白垩纪中期缅甸琥珀等生物群。研究发现,不同物种丽蛉的口器长短不一,和当时不同植物花管的长度一一匹配,表明了1亿多年前传粉昆虫和取食植物之间形成了“配对”。

丽蛉与取食植物搭配关系的区分,促进了丽蛉演化出独特的防御机制及长距离通讯能力。研究显示,缅甸雄性丽蛉的触角为栉状结构,雄性利用这种天线状的结构,更容易感知雌性释放的性激素,进行求偶行为。此外,丽蛉翅上有类似于眼睛的斑点即眼斑,就像是它的“迷彩服”,可迷惑或吓退捕食者。

“丽蛉雌、雄性触角的不同以及眼斑的存在,表明其在中生代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较强适应性和竞争力。”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博说,本次研究为发现1亿多年前传粉昆虫与植物的“配对”关系提供了证据。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17日在线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子刊《自然通讯》上。

编辑:吴悠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