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近日,由司法部、民政部联合公布表彰第七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名单,句容市九华村、扬中市新治村、丹徒区世业村等3个村位列其中。这是我市法治建设工作获得的又一殊荣。
市司法局法治宣传处处长任晓蓉介绍,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评比从2004年开始,每两年一次。此活动早已成为推动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扎实深入开展的有效载体。近年来,市司法局、市普法办根据“七五”普法规划、依法治市规划及司法部、民政部有关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基层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工作,以全国级、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省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等创建活动为重点,通过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并举,扎实推进基层普法依法治理,为基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截至目前,我市共有11个村(社区)被命名表彰为全国民主法治村(社区),345个村(社区)被命名表彰为省级民主法治村(社区),省级以上建成率48.3%。
我市在“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中,始终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作为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加速解决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基础性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一是进一步强化基础保障。抓好“七个一”活动,切实增强基层群众的法治意识。每个村(社区)建立一个法治学校、一个法治宣传橱窗、一个法律图书角、一支宣传队伍、一套学法制度、一个法治文化阵地,每季度开展一次广场主题活动。二是进一步加强服务指导。每个乡镇(街道)设立一个法治辅导站,每个村(社区)建立一个司法行政工作站,每个居民小组或自然村建立一个普法宣传服务点。三是进一步健全普法骨干队伍。通过多种渠道,整合利用以政法、教育、工青妇和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工作人员、“五老”人员以及其他热心和有志于法治宣传教育的各类人员,建立起广泛的志愿者队伍,加强组织和学习培训,定期开展针对社区人员和农民群体的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活动。四是进一步丰富普法形式。按照“一地、一特色、一品牌”的要求,因地制宜建设法治文化场馆、中心、长廊、景观,90%以上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建有法治文化公共设施。鼓励和扶持农村法治文艺队伍建设,开展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活动。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作用,通过开辟学法专栏,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建设一批法治宣传精品栏目。
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能否深入扎实推进并取得明显成效,关键在于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各地认真制定基层干部学法制度,采取有效措施着力优化社区(农村)“两委会”干部法律知识轮训,在每个“两委”班子中培养熟悉法律的兼职法治干部;把民主法治创建工作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做到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强化督导,扎扎实实地推向深入;建立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虚心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和建议,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人大、政协监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抓好典型引路,精心培育典型,大力宣传典型,结合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创建活动。市普法办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对症下药,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推广典型,从而达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效果。
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石庆银表示,在今后的创建活动中,全市司法系统将从严要求,真抓实干,认真调查研究新时期开展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积极探索“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的形式和途径,切实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组织指导,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为“和谐镇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陈经纬 吴恺 笪伟)
编辑 贺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