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德发
唐代安史之乱时期,睢阳守将张巡以区区一城军民,抗击叛军十万之众长达数月之久。后来张巡英勇事迹逐步神话,演变成了神仙,历朝受封,有“都天大帝”“都天菩萨”“英济王”“昊天大帝”等尊号。
都天行宫即为“都天大帝”菩萨的行宫,其“总部”是在城东宝塔山下的都天庙。老镇江的都天行宫是在当年的行宫巷,已在城市的改造中拆毁,它的原来位置是现在山巷马路的东边,布业公所巷的正对过,老巷子呈Y形,西首通山巷,东首分别连接清真寺街和曹家坡。而我就在它和曹家坡的连接处出生,在那儿住了五十余年。
行宫巷由都天行宫得名,巷子不长,住户也不太多,只有三五十个号头。在其三岔路口的南侧,就是老都天行宫所在地,建筑有三大开间,前后两进,中间有一较大的天井,青砖铺地。大门并不特殊,和一般大户人家的门楣相似,据说大门上方曾有石刻“都天行宫”,民国时期被毁。前进虽非楼房,但整体较高,七架梁布局,过天井,后进及连接两进之间的厢房均为楼房,西首厢房的北面是楼梯。面对天井有走廊,有车木栏杆,把三大间及楼上厢房相通连。1958年之后,由市房产管理所安排市民居住,直至拆毁。20世纪五十年代前,这里就是都天菩萨的行宫,由几个老年尼姑管理。儿时曾随家长进去烧过香、敬拜过菩萨。因为行宫内供奉的菩萨除都天大帝外,还有痧神和痘神菩萨,所以,从前谁家有小孩子出痧子、生水痘之类的事,往往都要备份香烛祭品进行宫拜谒神灵。
平时行宫的香火除每月的初一、十五外并不怎么旺盛,行宫最热闹的日子就是每年农历四月初十的“都天会”。听老辈人说,镇江每年由各行业民间商会轮值负责出都天会,届时镇江城内数万人上街出会,各行各业的才艺表演争奇斗巧,四乡八镇的人都进城看热闹,周边市县的人都会齐聚镇江,宝塔山下的运河上,舟船相连,热闹非凡,被誉为镇江人的狂欢盛节,同时也是商贸交易的最佳时机。行宫巷及周围的山巷、清真寺街、曹家坡等地段,当然是游人不断,堵街塞巷。都天行宫之内香火不绝,那是因为“都天会”在镇江周边民间影响太大,出会时又很讲究排场,大张旗鼓,虎头牌子开道,一路载歌载舞,抬着“都天大帝”菩萨的塑像巡游全市,巡游到宝盖路时,一定是要进山巷到这都天行宫来驻跸休息一下,敬香奉茶。
据传镇江与都天大帝的特殊缘份起于清代,太平天国欲攻打镇江,谁知他们发现镇江城头遍布“英济王”大旗,慌忙撤退,镇江军民则认为是都天大帝显圣保护镇江百姓,后来将此事呈报京城,皇帝又封张巡为“昊天大帝”。镇江的民间有了都天会的活动,前后维持了二百多年,其时大江南北的商民云集镇江,祭拜神灵,投亲访友,广交客户,进行商贸活动,成了一项很好的经济文化平台。
(编辑 花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