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天河配?天仙配?傻傻分不清  镇江市民晒出民国牛郎织女老年画

2018-08-17 10:50 今日镇江  

七 夕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

记者梳理今年各地七夕活动发现,随着对非遗保护和传承力度的加大,七夕节的传统意蕴逐渐被人们关注和挖掘。

一年一度的七夕节要到了,昨天,市民刘先生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出了几张收藏的“民国七夕年画”,立刻吸引了很多好友的目光,点赞和点评不断。


中堂式年画吸收不少版画技法

昨天,记者见到了这张老年画。

远远看去,因为保存时间较长和保护欠佳的缘故,这张年画已经呈现出淡咖啡色的样子,整体已经发黄发脆,应该是被长年累月的油烟和灰尘熏黄的,而年画的背后也是伤痕累累,用老报纸和白宣将断裂处粘了起来。

从大小尺寸上来看,这应该是一张旧式中堂式的年画,记者用随身携带的卷尺量了一下,整幅长度为96厘米,宽度为57厘米,年画的画心长度为73厘米,宽度为48厘米,大致相当于一张“对开”大小的年画。

民国中堂式七夕年画

刘先生表示

这样的尺幅大小,应该不是在有身份的官宦深宅大院里悬挂,而应该是民国普通工薪市民家中悬挂,因为市民的房间不会太大,这样尺寸的中堂挂了正好,不会嫌大,又不会嫌小,如果考究一点的还会在两边挂上一幅对联,凑成一幅中堂字画。

记者凑近看,这张年画选取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时的一个经典片段。

画面中,上半部分是织女和两名侍女,驾着祥云在天上飞舞,两名侍女各举着仪仗分列织女两边,仪仗上系着花带和飘带,织女脸部圆润,表情含蓄,怀里握有两个卷轴,正深情望着下面的牛郎;

画面下半部分则是牛郎和黄牛,他们立在海边,牛郎面部方正,露出喜悦之情,眼神表达出一种深深的眷恋;更妙的是,黄牛的表情也很丰富,它昂头的姿态好似正要与织女交流。

画面下半部分则是牛郎和黄牛,他们立在海边,牛郎面部方正,露出喜悦之情,眼神表达出一种深深的眷恋;更妙的是,黄牛的表情也很丰富,它昂头的姿态好似正要与织女交流。

记者发现

这张七夕年画的绘制以线描为主,吸收了很多民间版画的涂色技巧和装饰技法,装饰效果浓烈,悬挂在家中喜气洋洋。

而且其人物的配置也很讲究,图中的四个人物之中,以织女的形象最为突出,而且其开脸大小也是四人之中最大的,可见此年画意在突出织女下凡给人间带来的美意。


连环画式年画地方特色浓郁

这张对开中堂七夕年画是刘先生两年前收藏的。无独有偶,今年年初,他又收到了一张民国牛郎织女的年画,可惜的是并不完整。

民国连环画式七夕年画一条屏

记者看到

这张年画四边多有残破,但主体画面还是完整的,它是一个长条型尺寸,长为72厘米,宽为27厘米,基本上是“对开”大小的一半,从上至下依次为三个画面,每个画面23厘米、宽22厘米。

第一副画面为牛郎在耕地,田地里绿苗青青,而牛则拴在江边的树上,偶有砍柴人路过,远处白帆点点,春风习习,一派和谐的农耕图,画面右上角有一排楷体字:“牛郎勤劳达天知”。

第二副画面为天宫内景,画中有五个人,其中玉帝、织女、天女三人皆“指名道姓”,即在画幅中旁边有小字注明,外加宣旨人和一名仕女。图中玉帝在大堂中正襟危坐,旁有侍女持仪仗,玉帝另一边则是宣旨人,其手捧写有“玉旨”的书卷,对下跪的织女正朗读玉旨内容,而天女正从内屋掀起一角门帘偷看这边的情况。画面靠近右侧门帘处有一行竖题楷书,上写“遵玉旨沐浴下凡尘”,点出此幅含意。

第三幅画则又回到人间,画面为一派田园牧歌式场景,房舍冒着袅袅炊烟,田垄边是四处盛开的野花,河边有假山,有小桥,远处是丛丛绿林,牛郎正一手持锄,一手牵牛,在其身后,则是织女和一名侍女在小河中沐浴,天上还有群鸟飞过。画面右上角有一排楷体字:“工罢天河去饮牛”。

就是从这最后一幅的“天河”两字上,刘先生分析,这应该就是民间七夕年画的又一重要版本“天河配”。

那么,这幅年画是哪里出的呢?可惜的是,可能带有版权信息的下部已经破损不见了。

但这并不妨碍刘先生继续寻找相关资料。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在一家纸品收藏网站上查到了一个重要信息,类似的年画应该出自于民国年间的“天津卫”,也就是天津的一家印刷局印制的,如果完整的话应该是四条屏,一起12幅连环画面,这只是其中的一条而已

对此,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副馆长罗戎平认为,发展到现在,七夕节虽已不像中秋、端午那样有着众多的民俗活动,但其人情味却不减反增。

七夕节颂扬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与“白蛇传”的故事一样,在民间知名度很高,在对抗自然的斗争中,老百姓希望神仙的出现来解救现实的苦难,因此天仙下凡也成了大家的一种情结和寄托。从这个角度来看,当时在家中悬挂这种七夕年画也是一件很合理的事情,还包括那些应节而演出的相关戏曲节目。现在来看,正是通过这些屡屡不绝的民间传承媒介,才逐渐赋予这一节日以深厚的文化内涵。


天河配、天仙配,傻傻分不清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伴随着农历“七夕”,流传了数千年。刘先生的收藏以老年画为主,在这些题材中,也有不少关于平民与仙女恋爱的题材,除了牛郎和织女的“天河配”,还有董永和七仙女的“天仙配”,而后者却是与镇江直接相关的内容。

刘先生表示,

“天河配”、“天仙配”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故事,就有很多人分不清楚,甚至包括一些收藏爱好者,其实他们来源不同,主角不同,唯一类似点在于都讲了一个人仙相恋的故事。

刘先生介绍,“天河配”讲的就是牛郎织女,这是个时令戏,每年七月初七要开演,传统二人转中也有牛郎织女的段子;而“天仙配”,则取材于民间“二十四孝”中“卖身葬父”的故事,据说丹阳延陵人董永的孝行感动了天上的七仙女。

而且在民国年画收藏方面,据他所知,“天河配”的品种和数量也要远远大于“天仙配”的年画品种。

这些天,刘先生在网上继续寻找有关七夕年画的相关信息。

他发现,在不同时期的收藏品上,牛郎织女的画面设计有很大区别。

以他收藏的七夕中堂式年画为例,清末民国那段时期,牛郎和织女的地位严重不平等,织女在天上飞翔,牛郎只能在地上仰望,同时还要对织女举手作揖,是一种非常恭敬的态度;

而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左右,牛郎织女虽然说仍然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但牛郎已经不用再作揖了,而是伸开双手,像迎接织女归来一样;

等到上世纪80年代左右,牛郎织女则基本上处于完全平等的状况了,手开始拉了起来,画面感也越来越像一对普通夫妻那样处理了,再也不是人间与天上“不搭”的感觉了。

这可以说明,随着时代的演进,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趋向平等。

去年,刘先生专程去过丹徒谷阳槐荫村。他表示现在“天仙配’的爱情传说是槐荫村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2007年槐荫村《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前几年槐荫村又举办了《董永传说》非遗保护与旅游发展研讨,进一步探索“文化+旅游”的开发模式,明确将槐荫村要打造成“中国爱情村”,他也希望自己收藏的年画能在其中派上用处。


采访结束时,刘先生表示他很怀念以前过七夕时的场景,

碧天如洗,银河横空,牵牛、织女星座清晰地显现于两端,家人和孩子在庭院中讲述动人的神话。甚至有传说,如果七夕之夜如静坐于葡萄架下,或可听到牛郎织女会面时悲喜交集的哭泣声,七夕节如落雨也被说成是牛郎织女的眼泪……这些动人的传说都在人们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文:全媒体记者 竺捷

编辑:缪小兵


62

七 夕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发源于中国,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

记者梳理今年各地七夕活动发现,随着对非遗保护和传承力度的加大,七夕节的传统意蕴逐渐被人们关注和挖掘。

一年一度的七夕节要到了,昨天,市民刘先生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出了几张收藏的“民国七夕年画”,立刻吸引了很多好友的目光,点赞和点评不断。


中堂式年画吸收不少版画技法

昨天,记者见到了这张老年画。

远远看去,因为保存时间较长和保护欠佳的缘故,这张年画已经呈现出淡咖啡色的样子,整体已经发黄发脆,应该是被长年累月的油烟和灰尘熏黄的,而年画的背后也是伤痕累累,用老报纸和白宣将断裂处粘了起来。

从大小尺寸上来看,这应该是一张旧式中堂式的年画,记者用随身携带的卷尺量了一下,整幅长度为96厘米,宽度为57厘米,年画的画心长度为73厘米,宽度为48厘米,大致相当于一张“对开”大小的年画。

民国中堂式七夕年画

刘先生表示

这样的尺幅大小,应该不是在有身份的官宦深宅大院里悬挂,而应该是民国普通工薪市民家中悬挂,因为市民的房间不会太大,这样尺寸的中堂挂了正好,不会嫌大,又不会嫌小,如果考究一点的还会在两边挂上一幅对联,凑成一幅中堂字画。

记者凑近看,这张年画选取了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时的一个经典片段。

画面中,上半部分是织女和两名侍女,驾着祥云在天上飞舞,两名侍女各举着仪仗分列织女两边,仪仗上系着花带和飘带,织女脸部圆润,表情含蓄,怀里握有两个卷轴,正深情望着下面的牛郎;

画面下半部分则是牛郎和黄牛,他们立在海边,牛郎面部方正,露出喜悦之情,眼神表达出一种深深的眷恋;更妙的是,黄牛的表情也很丰富,它昂头的姿态好似正要与织女交流。

画面下半部分则是牛郎和黄牛,他们立在海边,牛郎面部方正,露出喜悦之情,眼神表达出一种深深的眷恋;更妙的是,黄牛的表情也很丰富,它昂头的姿态好似正要与织女交流。

记者发现

这张七夕年画的绘制以线描为主,吸收了很多民间版画的涂色技巧和装饰技法,装饰效果浓烈,悬挂在家中喜气洋洋。

而且其人物的配置也很讲究,图中的四个人物之中,以织女的形象最为突出,而且其开脸大小也是四人之中最大的,可见此年画意在突出织女下凡给人间带来的美意。


连环画式年画地方特色浓郁

这张对开中堂七夕年画是刘先生两年前收藏的。无独有偶,今年年初,他又收到了一张民国牛郎织女的年画,可惜的是并不完整。

民国连环画式七夕年画一条屏

记者看到

这张年画四边多有残破,但主体画面还是完整的,它是一个长条型尺寸,长为72厘米,宽为27厘米,基本上是“对开”大小的一半,从上至下依次为三个画面,每个画面23厘米、宽22厘米。

第一副画面为牛郎在耕地,田地里绿苗青青,而牛则拴在江边的树上,偶有砍柴人路过,远处白帆点点,春风习习,一派和谐的农耕图,画面右上角有一排楷体字:“牛郎勤劳达天知”。

第二副画面为天宫内景,画中有五个人,其中玉帝、织女、天女三人皆“指名道姓”,即在画幅中旁边有小字注明,外加宣旨人和一名仕女。图中玉帝在大堂中正襟危坐,旁有侍女持仪仗,玉帝另一边则是宣旨人,其手捧写有“玉旨”的书卷,对下跪的织女正朗读玉旨内容,而天女正从内屋掀起一角门帘偷看这边的情况。画面靠近右侧门帘处有一行竖题楷书,上写“遵玉旨沐浴下凡尘”,点出此幅含意。

第三幅画则又回到人间,画面为一派田园牧歌式场景,房舍冒着袅袅炊烟,田垄边是四处盛开的野花,河边有假山,有小桥,远处是丛丛绿林,牛郎正一手持锄,一手牵牛,在其身后,则是织女和一名侍女在小河中沐浴,天上还有群鸟飞过。画面右上角有一排楷体字:“工罢天河去饮牛”。

就是从这最后一幅的“天河”两字上,刘先生分析,这应该就是民间七夕年画的又一重要版本“天河配”。

那么,这幅年画是哪里出的呢?可惜的是,可能带有版权信息的下部已经破损不见了。

但这并不妨碍刘先生继续寻找相关资料。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在一家纸品收藏网站上查到了一个重要信息,类似的年画应该出自于民国年间的“天津卫”,也就是天津的一家印刷局印制的,如果完整的话应该是四条屏,一起12幅连环画面,这只是其中的一条而已

对此,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副馆长罗戎平认为,发展到现在,七夕节虽已不像中秋、端午那样有着众多的民俗活动,但其人情味却不减反增。

七夕节颂扬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与“白蛇传”的故事一样,在民间知名度很高,在对抗自然的斗争中,老百姓希望神仙的出现来解救现实的苦难,因此天仙下凡也成了大家的一种情结和寄托。从这个角度来看,当时在家中悬挂这种七夕年画也是一件很合理的事情,还包括那些应节而演出的相关戏曲节目。现在来看,正是通过这些屡屡不绝的民间传承媒介,才逐渐赋予这一节日以深厚的文化内涵。


天河配、天仙配,傻傻分不清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伴随着农历“七夕”,流传了数千年。刘先生的收藏以老年画为主,在这些题材中,也有不少关于平民与仙女恋爱的题材,除了牛郎和织女的“天河配”,还有董永和七仙女的“天仙配”,而后者却是与镇江直接相关的内容。

刘先生表示,

“天河配”、“天仙配”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故事,就有很多人分不清楚,甚至包括一些收藏爱好者,其实他们来源不同,主角不同,唯一类似点在于都讲了一个人仙相恋的故事。

刘先生介绍,“天河配”讲的就是牛郎织女,这是个时令戏,每年七月初七要开演,传统二人转中也有牛郎织女的段子;而“天仙配”,则取材于民间“二十四孝”中“卖身葬父”的故事,据说丹阳延陵人董永的孝行感动了天上的七仙女。

而且在民国年画收藏方面,据他所知,“天河配”的品种和数量也要远远大于“天仙配”的年画品种。

这些天,刘先生在网上继续寻找有关七夕年画的相关信息。

他发现,在不同时期的收藏品上,牛郎织女的画面设计有很大区别。

以他收藏的七夕中堂式年画为例,清末民国那段时期,牛郎和织女的地位严重不平等,织女在天上飞翔,牛郎只能在地上仰望,同时还要对织女举手作揖,是一种非常恭敬的态度;

而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左右,牛郎织女虽然说仍然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但牛郎已经不用再作揖了,而是伸开双手,像迎接织女归来一样;

等到上世纪80年代左右,牛郎织女则基本上处于完全平等的状况了,手开始拉了起来,画面感也越来越像一对普通夫妻那样处理了,再也不是人间与天上“不搭”的感觉了。

这可以说明,随着时代的演进,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趋向平等。

去年,刘先生专程去过丹徒谷阳槐荫村。他表示现在“天仙配’的爱情传说是槐荫村一笔巨大的文化财富,2007年槐荫村《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前几年槐荫村又举办了《董永传说》非遗保护与旅游发展研讨,进一步探索“文化+旅游”的开发模式,明确将槐荫村要打造成“中国爱情村”,他也希望自己收藏的年画能在其中派上用处。


采访结束时,刘先生表示他很怀念以前过七夕时的场景,

碧天如洗,银河横空,牵牛、织女星座清晰地显现于两端,家人和孩子在庭院中讲述动人的神话。甚至有传说,如果七夕之夜如静坐于葡萄架下,或可听到牛郎织女会面时悲喜交集的哭泣声,七夕节如落雨也被说成是牛郎织女的眼泪……这些动人的传说都在人们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文:全媒体记者 竺捷

编辑:缪小兵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