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的眼镜,利落的短发,修整的干干净净的十指在电脑键盘上飞快地敲打着。早上八点半,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骨一科办公室里,程千已经忙碌了一个多小时了。天气炎热,并不是骨科就诊的高峰期,但作为技艺精湛备受病人信任的医生,程千依然十分忙碌。“一早了解完病人情况,查完房就开始做手术,有时候中饭就在手术室解决了。”这个快40岁的副教授,说起话来透着一股年轻人的爽朗劲,“现在病人不算多,一天在医院呆十几个小时就够了,赶上高峰期,一天五六台手术,晚上七八点能到家都是幸运的。”
程千的病人,来自江苏省各地,有不少高龄老人,前段时间,一位95岁的高龄老人顾老,就是在他和所在的骨一科医疗团队手上,完成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给高龄老人进行关节置换算是我们科的特色,十台手术里大约有四台是老年人。”程千告诉记者,去年,有个90多的泰州老人找上门来,希望能做关节置换手术,“这位病人年事已高,当地医院不敢接收,但老人很想通过手术重新站起来,家属甚至激动地说,我们寿衣都准备好了,手术出了问题不怪医院。”程千接下了这个“高龄挑战”,顺利地帮老人完成了手术,手术三天老人就站了起来,病人和家属对程千充满感激,连连夸赞其医术高超,回去后还自发帮骨一科打起了“广告”,当地后来又陆续来了许多要求关节置换的高龄病人。
“高龄,确实会给手术带来挑战,毕竟老人身体各项指标不如年轻人,手术风险高。”程千说,“但因为高龄,就拒绝一切手术,可能也失去了提高生活质量的机会。”程千说,现在的医学技术不断进步,如果符合手术条件,医生技术水平也足够,“是可以通过手术,让老人免除长期卧床所导致的并发症,减轻持续性的疼痛。”程千还热情地推销起“骨一科”来:“近年来,我们已开展了很多例高龄骨科手术,当中不乏年逾百岁的超高龄患者,这一领域,我们在全市还是处于领先水平的。”
作为外科医生,程千有着典型的、令人称道的“外科性格”——胆大心细,灵活沉稳。老人的骨头脆,有时甚至用手指轻抠都能留下印记,给他们动手术,对力度控制有极高的要求,“动作要非常轻柔,尤其是在关节脱位时,要充分的松解关节囊,脱位动作要轻柔,要慢慢地尝试,一次次的试探,拿捏好角度,控制好力度,切记不能着急。”程千的手不自觉地向记者摆出手术的样子来,“该有耐心的时候绝不能着急,但若手术中出现突发状况,要果断的判断情况立刻进行处理。”他向记者打了一个非常贴切的比方:“做手术,就如同琢玉,要用沉稳的手和冷静的心态来精雕细琢。”
每当看到术后老人重新站起来,程千就特别开心,他说:“因为我知道他们的生活质量比起长期卧床,肯定是提高了,老年患者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渴望过有尊严、有质量的老年生活,我的任务,就是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让跌倒的老人重新站起来。”(晏海雁)
人物链接:
程千,骨科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外二党总支书记、骨科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骨关节相关疾病诊治与手术治疗,骨质疏松中药治疗的相关研究。
责任编辑:崔骏 郑海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