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亿亩盐碱地真的能变粮仓吗?揭开“海水稻”的神秘面纱

2018-07-31 18:49 交汇点  


戳视频看南通“海水稻”

“海水稻”长势喜人。交汇点记者 张 宣摄

7月底,“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名字又上了热搜:这一次,他带领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团队在阿联酋迪拜热带沙漠中的“海水稻”试验种植取得阶段性成功,引发广泛关注,“人类福音”、“袁隆平真的配得上诺贝尔和平奖”这样的点赞声不绝于耳。

但就在前不久,《科技日报》报道,我国著名水稻栽培专家凌启鸿称“海水稻名不副实”,一时间众说纷纭。“海水稻”的真相是什么?记者专门来到位于黄海之滨的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一探“海水稻”的究竟。

稻田隔壁邻居是海生植物盐蒿菜。交汇点记者 张 宣摄

实地探访:“海水稻”与盐蒿菜为邻

7月27日,顶着36度的高温,记者来到了距离黄海海岸线仅3公里的国土资源部海岸带·江苏南通野外基地,这里近260亩的实验田中,50个多个品种的“海水稻”长势喜人。

一眼望去,“海水稻”种植和传统水稻种植方式相似,外观也无二致,都是水田中密布着水稻秧苗。田埂上长得密密麻麻的盐蒿菜,似乎在提醒人们这里盐碱地的属性。记者走上前去,用手指蘸了一下稻田里的水尝一尝,有一股淡淡的咸味,细看甚至还有滩涂特有水产——泥螺在爬来爬去。

负责该项目实施的江苏省华东有色地勘局海洋地质研究院副院长姜夏烨告诉记者,媒体和公众常说的“海水稻”其实并不种在海水当中,严格意义上应该称之为“耐盐碱水稻”。高级农艺师白善军告诉记者,水稻田中的水来自隔壁的如泰运河水,种植的土壤经过改良和淡水冲洗,从原先的2%左右含盐度已经降到了0.3%,而稻田水的咸度来源于盐碱地里盐的析出。

“海水稻”的根部有海生动物泥螺在爬。交汇点记者 张 宣摄

专家质疑:“海水稻”的提法不严谨

“海水稻”阶段性种植成果的消息牵动着网友兴奋的神经。网友纷纷表示,“我国的沿海滩地可以开发成为新的商品粮基地,吃货不用再担忧……”更有媒体写道:如果在1亿亩盐碱地推广“海水稻”,按亩产300公斤保守计算,年产量也将达到300亿公斤,能养活8000万人口。

这种句式我们并不陌生,它经常出现在企业上市前路演的PPT或者立志要成为世界500强的企业市场分析报告中,“如果13亿中国人都使用我们的产品……”

我国著名水稻栽培专家凌启鸿并不这样认为。最近由他执笔的《盐碱地种稻有关问题的讨论》一文中提出,目前水稻耐盐育种取得突破性进展,尚不能改变盐碱地种稻还必须靠淡水灌溉洗盐这一基本规律;其次,实现滩涂盐碱地开发种稻,必须以建设长距离输送淡水灌溉工程为基础,淡水需求量巨大,工程巨大,时间长,因此,实现大面积滩涂种稻较困难。凌启鸿认为,上亿亩大规模发展的滩涂种稻,是一个长期的理想目标,缺乏现实性,而“海水稻”的名称,过分夸大了耐盐育种的作用,忽视了引淡水灌溉的基础作用,会引起误导。扬州大学农学院戴其根教授也明确表示, “海水稻”只是耐盐碱水稻的一种形象化称呼,并非字面理解的“直接利用海水对水稻进行灌溉种植”。

把“耐盐碱水稻”称之为“海水稻”,确实朗朗上口、便于传播,但两位专家的质疑,从科学家特有的严谨来看不无道理。采访中有专家担心记者这样的外行吃不透采访要义,事后特别发来微信强调,“海水稻离不开淡水,离不开长期水土监测,土壤改良加上水旱轮作,兼顾选种,多管齐下,保证成活,兼顾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不盲从,不夸大,不妄论,是科学严谨的态度。” 

“海水稻”近景。交汇点记者 张 宣摄

去掉虚名: “海水稻”依然前景可期

以“海水稻”技术目前达到的水准,现在就说“养活8000万人口”还为时太早,不乏商业推手抑或以讹传讹的成分。不过,白善军依然乐观地表示,“一定面积内种植“海水稻”具备足够的可行性。”

在互联网上搜索关键词“海水稻 袁隆平” ,相关结果有169万个,而包括“海水稻之父”陈日胜在内的全国各路致力于耐盐碱水稻研究的专家,受关注程度就要低很多。但事实上,各地耐盐碱水稻种植取得成果的不胜枚举——浙江省舟山市火箭盐场今年初试种的14亩试验“海水稻”目前长势良好,在新疆喀什岳普湖、黑龙江大庆、山东东营军马场、山东青岛、浙江温州、海南……很多团队在选种育种、测产等部分指标上甚至取得不亚于袁隆平团队所取得的成绩。

在江苏,“海水稻”也已“开花”甚久。2017年江苏省华东有色地勘局海洋地质研究院在南通市政府、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的推动下,在通州湾启动耐盐水稻试验项目,这是我省首次系统性、科学性地实施耐盐水稻项目——5月平整土地,6月份洗盐降盐,7月份插秧,通过科学管理和实施,当年见效,最终实测亩产340公斤。去年9月,李强、杨岳等省领导对该项目做出批示:“这项试验很有意义,要科学规划,加大推动力度,强化科技支持,加快有序开发利用。”盐城农科院从事耐盐碱水稻的研究已有多年,育种成果显著;省沿海集团2015年在盐城东台条子泥滩涂上试种“海水稻”,到2017年种植面积达到4810亩,平均亩产稻谷达433斤……

袁隆平院士领衔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官方名称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盐碱地高效利用研究中心)今年5月份主动找到华东有色地勘局海洋院,双方达成协议,在通州湾的耐盐水稻试验区选取40亩试种袁隆平团队的“超优千号”耐盐水稻。对比实验,“我们的品种长势不比袁院士他们的差呢。”现场的工作人员很是自豪。

殊途同归: “海水稻”兼顾生存与发展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面积约9.5亿公顷,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20%,我国有2.8亿亩盐碱地可供开发利用,这2.8亿亩盐渍化土地中,有1.4亿亩在18亿亩耕地红线以内。因此,开发和利用这些土地资源,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我国的耕地压力。

从出发点来看,袁隆平团队因为其农业背景,更侧重增产,通俗地说,就是不停地选种育种,选出越来越适应恶劣环境的良种求得高产;而通州湾项目因为华东有色海洋院的“地质”基因,加上江苏特有的省情,更多地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盐碱地土壤改良特性的角度和生态环保角度出发。

“江苏拥有辽阔的滩涂资源,寻找一条适合江苏滩涂生态改良利用之路,解决土地问题为重,兼顾粮食增产,何乐而不为?”华东有色地勘局副局长兼海洋院院长程知言说,在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大背景下,江苏用于养殖的166.92万亩沿海滩涂资源作为重要的耕地后备资源,蕴藏着巨大的潜力,经过科学规划、有序开发和逐步改造,将增加补充耕地指标,有效缓解耕地占补平衡的压力;而且,盐碱地在连续耕作多年之后,能够有效地改善生态。记者看到实验田上低空盘旋着多群海鸟,当地农民说,海鸟在此地已经销声匿迹多年了,如今吃虫子的海鸟多了,连农药都不必用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省力推的耐盐水稻项目不仅能增产粮食,还带来沿海滩涂生态环境的提升和改善。

无论出发点怎样,“海水稻”的发展有利于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百利而无一害。让记者感慨的是近期“海水稻”的各类新闻——表达往往但求吸“睛”不求科学;把模拟种植和大田种植、把小试和中试混淆,把最理想情况下数十年之后可能达成的“养活8000万人”描述成立等可就的前景,一方面是缺乏基本的科学素养,一方面还是出于“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心态,而这一切显然不利于科技的进步和传播。袁隆平院士的贡献、“海水稻”成果的含金量包括他的人品都无懈可击,但有关他的报道比其他成果卓著的海水稻研究专家或团队多出N倍,客观上名人效应的成分要大于纯粹的科学判断,对其他同样在一线奋斗多年的科研工作者缺乏足够的关注和尊重,其实未必是袁院士所乐见的。(交汇点记者 孙庆 张宣/文 张宣/摄)

来源:交汇点

编辑:缪小兵

41


戳视频看南通“海水稻”

“海水稻”长势喜人。交汇点记者 张 宣摄

7月底,“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名字又上了热搜:这一次,他带领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团队在阿联酋迪拜热带沙漠中的“海水稻”试验种植取得阶段性成功,引发广泛关注,“人类福音”、“袁隆平真的配得上诺贝尔和平奖”这样的点赞声不绝于耳。

但就在前不久,《科技日报》报道,我国著名水稻栽培专家凌启鸿称“海水稻名不副实”,一时间众说纷纭。“海水稻”的真相是什么?记者专门来到位于黄海之滨的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一探“海水稻”的究竟。

稻田隔壁邻居是海生植物盐蒿菜。交汇点记者 张 宣摄

实地探访:“海水稻”与盐蒿菜为邻

7月27日,顶着36度的高温,记者来到了距离黄海海岸线仅3公里的国土资源部海岸带·江苏南通野外基地,这里近260亩的实验田中,50个多个品种的“海水稻”长势喜人。

一眼望去,“海水稻”种植和传统水稻种植方式相似,外观也无二致,都是水田中密布着水稻秧苗。田埂上长得密密麻麻的盐蒿菜,似乎在提醒人们这里盐碱地的属性。记者走上前去,用手指蘸了一下稻田里的水尝一尝,有一股淡淡的咸味,细看甚至还有滩涂特有水产——泥螺在爬来爬去。

负责该项目实施的江苏省华东有色地勘局海洋地质研究院副院长姜夏烨告诉记者,媒体和公众常说的“海水稻”其实并不种在海水当中,严格意义上应该称之为“耐盐碱水稻”。高级农艺师白善军告诉记者,水稻田中的水来自隔壁的如泰运河水,种植的土壤经过改良和淡水冲洗,从原先的2%左右含盐度已经降到了0.3%,而稻田水的咸度来源于盐碱地里盐的析出。

“海水稻”的根部有海生动物泥螺在爬。交汇点记者 张 宣摄

专家质疑:“海水稻”的提法不严谨

“海水稻”阶段性种植成果的消息牵动着网友兴奋的神经。网友纷纷表示,“我国的沿海滩地可以开发成为新的商品粮基地,吃货不用再担忧……”更有媒体写道:如果在1亿亩盐碱地推广“海水稻”,按亩产300公斤保守计算,年产量也将达到300亿公斤,能养活8000万人口。

这种句式我们并不陌生,它经常出现在企业上市前路演的PPT或者立志要成为世界500强的企业市场分析报告中,“如果13亿中国人都使用我们的产品……”

我国著名水稻栽培专家凌启鸿并不这样认为。最近由他执笔的《盐碱地种稻有关问题的讨论》一文中提出,目前水稻耐盐育种取得突破性进展,尚不能改变盐碱地种稻还必须靠淡水灌溉洗盐这一基本规律;其次,实现滩涂盐碱地开发种稻,必须以建设长距离输送淡水灌溉工程为基础,淡水需求量巨大,工程巨大,时间长,因此,实现大面积滩涂种稻较困难。凌启鸿认为,上亿亩大规模发展的滩涂种稻,是一个长期的理想目标,缺乏现实性,而“海水稻”的名称,过分夸大了耐盐育种的作用,忽视了引淡水灌溉的基础作用,会引起误导。扬州大学农学院戴其根教授也明确表示, “海水稻”只是耐盐碱水稻的一种形象化称呼,并非字面理解的“直接利用海水对水稻进行灌溉种植”。

把“耐盐碱水稻”称之为“海水稻”,确实朗朗上口、便于传播,但两位专家的质疑,从科学家特有的严谨来看不无道理。采访中有专家担心记者这样的外行吃不透采访要义,事后特别发来微信强调,“海水稻离不开淡水,离不开长期水土监测,土壤改良加上水旱轮作,兼顾选种,多管齐下,保证成活,兼顾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不盲从,不夸大,不妄论,是科学严谨的态度。” 

“海水稻”近景。交汇点记者 张 宣摄

去掉虚名: “海水稻”依然前景可期

以“海水稻”技术目前达到的水准,现在就说“养活8000万人口”还为时太早,不乏商业推手抑或以讹传讹的成分。不过,白善军依然乐观地表示,“一定面积内种植“海水稻”具备足够的可行性。”

在互联网上搜索关键词“海水稻 袁隆平” ,相关结果有169万个,而包括“海水稻之父”陈日胜在内的全国各路致力于耐盐碱水稻研究的专家,受关注程度就要低很多。但事实上,各地耐盐碱水稻种植取得成果的不胜枚举——浙江省舟山市火箭盐场今年初试种的14亩试验“海水稻”目前长势良好,在新疆喀什岳普湖、黑龙江大庆、山东东营军马场、山东青岛、浙江温州、海南……很多团队在选种育种、测产等部分指标上甚至取得不亚于袁隆平团队所取得的成绩。

在江苏,“海水稻”也已“开花”甚久。2017年江苏省华东有色地勘局海洋地质研究院在南通市政府、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的推动下,在通州湾启动耐盐水稻试验项目,这是我省首次系统性、科学性地实施耐盐水稻项目——5月平整土地,6月份洗盐降盐,7月份插秧,通过科学管理和实施,当年见效,最终实测亩产340公斤。去年9月,李强、杨岳等省领导对该项目做出批示:“这项试验很有意义,要科学规划,加大推动力度,强化科技支持,加快有序开发利用。”盐城农科院从事耐盐碱水稻的研究已有多年,育种成果显著;省沿海集团2015年在盐城东台条子泥滩涂上试种“海水稻”,到2017年种植面积达到4810亩,平均亩产稻谷达433斤……

袁隆平院士领衔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官方名称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盐碱地高效利用研究中心)今年5月份主动找到华东有色地勘局海洋院,双方达成协议,在通州湾的耐盐水稻试验区选取40亩试种袁隆平团队的“超优千号”耐盐水稻。对比实验,“我们的品种长势不比袁院士他们的差呢。”现场的工作人员很是自豪。

殊途同归: “海水稻”兼顾生存与发展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面积约9.5亿公顷,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20%,我国有2.8亿亩盐碱地可供开发利用,这2.8亿亩盐渍化土地中,有1.4亿亩在18亿亩耕地红线以内。因此,开发和利用这些土地资源,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我国的耕地压力。

从出发点来看,袁隆平团队因为其农业背景,更侧重增产,通俗地说,就是不停地选种育种,选出越来越适应恶劣环境的良种求得高产;而通州湾项目因为华东有色海洋院的“地质”基因,加上江苏特有的省情,更多地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盐碱地土壤改良特性的角度和生态环保角度出发。

“江苏拥有辽阔的滩涂资源,寻找一条适合江苏滩涂生态改良利用之路,解决土地问题为重,兼顾粮食增产,何乐而不为?”华东有色地勘局副局长兼海洋院院长程知言说,在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大背景下,江苏用于养殖的166.92万亩沿海滩涂资源作为重要的耕地后备资源,蕴藏着巨大的潜力,经过科学规划、有序开发和逐步改造,将增加补充耕地指标,有效缓解耕地占补平衡的压力;而且,盐碱地在连续耕作多年之后,能够有效地改善生态。记者看到实验田上低空盘旋着多群海鸟,当地农民说,海鸟在此地已经销声匿迹多年了,如今吃虫子的海鸟多了,连农药都不必用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省力推的耐盐水稻项目不仅能增产粮食,还带来沿海滩涂生态环境的提升和改善。

无论出发点怎样,“海水稻”的发展有利于解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百利而无一害。让记者感慨的是近期“海水稻”的各类新闻——表达往往但求吸“睛”不求科学;把模拟种植和大田种植、把小试和中试混淆,把最理想情况下数十年之后可能达成的“养活8000万人”描述成立等可就的前景,一方面是缺乏基本的科学素养,一方面还是出于“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心态,而这一切显然不利于科技的进步和传播。袁隆平院士的贡献、“海水稻”成果的含金量包括他的人品都无懈可击,但有关他的报道比其他成果卓著的海水稻研究专家或团队多出N倍,客观上名人效应的成分要大于纯粹的科学判断,对其他同样在一线奋斗多年的科研工作者缺乏足够的关注和尊重,其实未必是袁院士所乐见的。(交汇点记者 孙庆 张宣/文 张宣/摄)

来源:交汇点

编辑:缪小兵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