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历时6年、投资10亿,巨资修复的荡口古镇缘何门可罗雀

2018-07-26 21:31 交汇点  

位于无锡、苏州、常熟三地交界的荡口古镇,素有“小苏州”“银荡口”之誉,是无锡市最早一批跻身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区)的古镇,也是无锡市域内保留江南水乡古镇旧貌最为完整的古镇,整体获评国家4A级景区。然而,交汇点记者调查发现,荡口古镇自2015年修复正式开张以来,只喧闹了一阵,与当初规划目标相去甚远。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古镇不受人待见呢?

店铺空关,景区人气显得十分冷清。丁亚鹏摄

逾四成商铺空关

7月18日下午4点30分左右,交汇点记者从古镇西门进入景区,与几名经营户闲聊起来。“现在哪赚钱呀?亏钱!”店主们争相告诉交汇点记者,门面房按每天每平方米2元收的,一年房租几万元,不仅平时生意不行,就连双休日也不行。一位来自扬州经营梳子的王姓男子说,自己到这里开店近一年,生意从未好过,昨天白天光头,晚上做了200多块,今天到现在还没开张呢。“你看哪有什么生意,好多门面都关了。”一位中年妇女用手指指旁边的几家门面说。

“连生活费都赚不到。”来自淮安经营“药膳酥”的中年男子埋怨说,一天房租就要120元,电费10多块,还有水费,而一天营业额只有120元左右,这还不包含食品成本和自己的工资。“老婆在扬州打工,不敢跟过来,因为自己一个人在这里都难撑。”这位店主自嘲地说,当地人没生意可以关门回家,而他常年以店为家,爱岗敬业,不管有没有生意,店都依然开着。

探访中,交汇点记者发现,古镇景区许多店铺空关,景区非常安静。除了看到当地一些老人坐在小河边的长椅上休憩,很少看到外地游客。据景区营销部门工作人员透露,景区共有商铺284家,空关率40%以上。

在经营户看来,游客少,跟景区收取门票有很大关系。一位中年女店主说,没收门票前,人气旺,周边苏州、上海等地的游客都往这儿涌,生意好做。自从2015年国庆长假后收取80元的门票后,人气一落千丈。在她看来,6个景点门票80元太贵了。一家祖孙三代五六口人来游玩,光门票就要四百来块,如果划船,每人又要30元,光买票就要花五六百块,都抵上一桌饭钱了。对此,无锡荡口古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前台接待人员坦承,自从实行门票制度后,游客确实少了。交汇点记者问一天能卖多少门票,对方表示“这个不能讲。”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景区游客接待量130万人次,比上一年跌了一些。

“即使有人,也不太消费。”经营户们反映,包括当地居民在内的无锡市居民,均可凭身份证免费进入景区,平时景区多以老年人为主,基本不消费,景区成了当地居民闲庭信步的“后花园”。下午5点半后和早上7点半前,外地人也可免费进古镇游览。再说,旅行社从上海拉来的夕阳红旅游团,一般上午先到农贸市场逛逛买些当地农副产品,下午到景区转一转,基本不买东西。

当地居民把景区当成了憩息的“后花园”。丁亚鹏摄

同质化减弱景区粘力

经过6年的保护性修复,总投资10亿元的荡口古镇于2014年试营业,2015年正式对外开放。对照当年“吃在荡口、住在荡口、文化休闲在荡口”,打造长三角休闲旅游度假胜地的宏伟目标,落差巨大。“景区招商理念已逐渐由旅游业向度假业态转变。”景区招商总监李瑜珲说,从去年下半年起,景区把武圣路作为试点街区,清理了沿路的饭店、茶馆等商铺,规划引进书店、工作室、传统技艺等休闲、体验式商业业态,着力打造偏年轻态的“乐活里”,吸引年轻游客,激活消费力,增强景区粘力。现在问题是,景区内新老业态不相兼容,导致招商工作进展缓慢。“目前处于阵痛期。”

“门票只是一个因素,但不是最核心的。”说起景区人气不旺,李瑜珲认为,门票只是导流工具,景区人气很大程度上与景区商业业态有关。现在景区大多是撒网捕鱼式的经营,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没办法让人能停下脚步。李瑜珲说,江南水乡古镇景区有个通病,清一色经营丝绸、珍珠,还有猪蹄,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本地特色。拿猪蹄来说,周庄叫万三蹄,同里叫状元蹄,在荡口叫伯虎蹄。其实,荡口古镇可挖掘的土特产资源不少,如当地的年糕、冰油、酱排骨等,但当地旅游部门对地方文化、土特产缺乏研究和开掘。再次,夏季晚上景区已完全免费开放,正是人气最旺的时候,而当地人经营的很多门店却关门回家了,经营观念没有顺应旅游形态的变化。

位于景区东门附近的鹅湖酒店老板戴洪元告诉交汇点记者,古镇修复刚开张曾火了一阵。当时他在古镇开了家客栈,常常前面客人刚退房后面就有人入住了,外来私家车违停都不怕贴罚单,但自从2015年国庆长假后开始收门票后,游客慢慢少了,特别是苏州、常熟自驾游的的游客不来了。由于人气不旺,他两年前就撤出了景区。

为促进古镇景区商业业态转型,景区对试点街区商铺实行特殊优惠政策,如年营业额达到设定的标准,则扣20%作为租金;如果达不到,则补足租金0.50元/㎡•天。对书店则采取免房租政策。在古镇外,商铺租金达到1.50-2元/㎡•天,且先交租金再经营。

武圣路招商大半年,毫无进展。丁亚鹏摄

古镇开发切莫急功近利

交汇点记者调查发现,修复后的古镇被隔离成封闭式景区,原先一个村的原住居民只剩一户未搬迁,其余全部迁出古镇。走在古镇街巷上,只有“居”而无“民”,满街除了卖各种旅游纪念品和经营各类小吃、饭馆等商铺外,古镇缺乏生活气息,完全沦为商业小镇。“我来就是看古镇原貌,了解古镇居民日常生活状态的,现在什么都看不到。”一位从浙江来采风的杨姓摄影师逛了一圈后颇感失望。

外地人进荡口古镇,须先买票的做法也备受诟病。“景区可以先把游客放进来,在需要收费的景点设置收费窗口,由游客按需自选,而不是现在采取强制性消费,急功近利,吓跑游客。”当地一位不愿具名的旅游业人士说。

“不能把人留下来,文化自然也难留下来。”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负责人陈朋光认为,当地政府投入巨资修复古镇,收取一定门票无可厚非,但商业开发应搞到什么度,值得思考。“一个没有商业味的古镇,从经济上讲是失败的,难免呈现衰败的景象。”

景区活动少,客观上也制约了荡口古镇景区的人气提升。在景区南门,保安告诉交汇点记者,除了双休天搞点活动聚集一点人气,平时没有活动,外地游客少。景区营销部一位丁姓工作人员告诉交汇点记者,景区在加大招商和营销力度的同时,将围绕游客需求,增加体验和互动,如景区有两家前店后厂式的酒坊,游客能看到酒的酿造过程,只是米酒夏季不易保存,才停了下来。晚上利用景区开放之机,增加小船摇橹的表演,提升人气。利用荡口古镇蕴藏深厚的人文故事,把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从文字转换到舞台表演上;围绕钱伟长、钱穆、华君武等古镇名人,弘扬国学,发展研学旅行。目前景区正对晚清服饰、水上婚礼、花轿,以及国际漫画周等策划建议进行讨论。“一个新景区需要5-8年的培育才能成熟起来。”当地旅游业人士说。

景区空荡荡的,一点没人气。丁亚鹏摄

令人欣喜的是,为放大荡口古镇效应,景区所在的鹅湖镇已作了相应的布局规划,即古镇北面将建占地300亩的通用机场,未来私人飞机、水上飞机将可带动更多的高端消费人群到荡口古镇休闲度假;东面规划建设滨水休闲区,鹅真荡步道已建好,投入使用;南面南青荡将规划建设田园风貌区,发展农家乐、民宿,以休闲度假为主。未来不久,一个适宜憩息、颐养的全新旅游生活社区将呈现在人们面前。

来源:新华传媒智库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丁亚鹏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新华传媒智库、江苏舆情观察、民声汇、政风热线”的稿件,均为新华传媒智库独家版权所有。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传媒智库、江苏舆情观察、民声汇、政风热线”。 

免责声明: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未经证实,对文章真实性、倾向性等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

来源:交汇点

编辑:金凯

46

位于无锡、苏州、常熟三地交界的荡口古镇,素有“小苏州”“银荡口”之誉,是无锡市最早一批跻身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区)的古镇,也是无锡市域内保留江南水乡古镇旧貌最为完整的古镇,整体获评国家4A级景区。然而,交汇点记者调查发现,荡口古镇自2015年修复正式开张以来,只喧闹了一阵,与当初规划目标相去甚远。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古镇不受人待见呢?

店铺空关,景区人气显得十分冷清。丁亚鹏摄

逾四成商铺空关

7月18日下午4点30分左右,交汇点记者从古镇西门进入景区,与几名经营户闲聊起来。“现在哪赚钱呀?亏钱!”店主们争相告诉交汇点记者,门面房按每天每平方米2元收的,一年房租几万元,不仅平时生意不行,就连双休日也不行。一位来自扬州经营梳子的王姓男子说,自己到这里开店近一年,生意从未好过,昨天白天光头,晚上做了200多块,今天到现在还没开张呢。“你看哪有什么生意,好多门面都关了。”一位中年妇女用手指指旁边的几家门面说。

“连生活费都赚不到。”来自淮安经营“药膳酥”的中年男子埋怨说,一天房租就要120元,电费10多块,还有水费,而一天营业额只有120元左右,这还不包含食品成本和自己的工资。“老婆在扬州打工,不敢跟过来,因为自己一个人在这里都难撑。”这位店主自嘲地说,当地人没生意可以关门回家,而他常年以店为家,爱岗敬业,不管有没有生意,店都依然开着。

探访中,交汇点记者发现,古镇景区许多店铺空关,景区非常安静。除了看到当地一些老人坐在小河边的长椅上休憩,很少看到外地游客。据景区营销部门工作人员透露,景区共有商铺284家,空关率40%以上。

在经营户看来,游客少,跟景区收取门票有很大关系。一位中年女店主说,没收门票前,人气旺,周边苏州、上海等地的游客都往这儿涌,生意好做。自从2015年国庆长假后收取80元的门票后,人气一落千丈。在她看来,6个景点门票80元太贵了。一家祖孙三代五六口人来游玩,光门票就要四百来块,如果划船,每人又要30元,光买票就要花五六百块,都抵上一桌饭钱了。对此,无锡荡口古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前台接待人员坦承,自从实行门票制度后,游客确实少了。交汇点记者问一天能卖多少门票,对方表示“这个不能讲。”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景区游客接待量130万人次,比上一年跌了一些。

“即使有人,也不太消费。”经营户们反映,包括当地居民在内的无锡市居民,均可凭身份证免费进入景区,平时景区多以老年人为主,基本不消费,景区成了当地居民闲庭信步的“后花园”。下午5点半后和早上7点半前,外地人也可免费进古镇游览。再说,旅行社从上海拉来的夕阳红旅游团,一般上午先到农贸市场逛逛买些当地农副产品,下午到景区转一转,基本不买东西。

当地居民把景区当成了憩息的“后花园”。丁亚鹏摄

同质化减弱景区粘力

经过6年的保护性修复,总投资10亿元的荡口古镇于2014年试营业,2015年正式对外开放。对照当年“吃在荡口、住在荡口、文化休闲在荡口”,打造长三角休闲旅游度假胜地的宏伟目标,落差巨大。“景区招商理念已逐渐由旅游业向度假业态转变。”景区招商总监李瑜珲说,从去年下半年起,景区把武圣路作为试点街区,清理了沿路的饭店、茶馆等商铺,规划引进书店、工作室、传统技艺等休闲、体验式商业业态,着力打造偏年轻态的“乐活里”,吸引年轻游客,激活消费力,增强景区粘力。现在问题是,景区内新老业态不相兼容,导致招商工作进展缓慢。“目前处于阵痛期。”

“门票只是一个因素,但不是最核心的。”说起景区人气不旺,李瑜珲认为,门票只是导流工具,景区人气很大程度上与景区商业业态有关。现在景区大多是撒网捕鱼式的经营,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没办法让人能停下脚步。李瑜珲说,江南水乡古镇景区有个通病,清一色经营丝绸、珍珠,还有猪蹄,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本地特色。拿猪蹄来说,周庄叫万三蹄,同里叫状元蹄,在荡口叫伯虎蹄。其实,荡口古镇可挖掘的土特产资源不少,如当地的年糕、冰油、酱排骨等,但当地旅游部门对地方文化、土特产缺乏研究和开掘。再次,夏季晚上景区已完全免费开放,正是人气最旺的时候,而当地人经营的很多门店却关门回家了,经营观念没有顺应旅游形态的变化。

位于景区东门附近的鹅湖酒店老板戴洪元告诉交汇点记者,古镇修复刚开张曾火了一阵。当时他在古镇开了家客栈,常常前面客人刚退房后面就有人入住了,外来私家车违停都不怕贴罚单,但自从2015年国庆长假后开始收门票后,游客慢慢少了,特别是苏州、常熟自驾游的的游客不来了。由于人气不旺,他两年前就撤出了景区。

为促进古镇景区商业业态转型,景区对试点街区商铺实行特殊优惠政策,如年营业额达到设定的标准,则扣20%作为租金;如果达不到,则补足租金0.50元/㎡•天。对书店则采取免房租政策。在古镇外,商铺租金达到1.50-2元/㎡•天,且先交租金再经营。

武圣路招商大半年,毫无进展。丁亚鹏摄

古镇开发切莫急功近利

交汇点记者调查发现,修复后的古镇被隔离成封闭式景区,原先一个村的原住居民只剩一户未搬迁,其余全部迁出古镇。走在古镇街巷上,只有“居”而无“民”,满街除了卖各种旅游纪念品和经营各类小吃、饭馆等商铺外,古镇缺乏生活气息,完全沦为商业小镇。“我来就是看古镇原貌,了解古镇居民日常生活状态的,现在什么都看不到。”一位从浙江来采风的杨姓摄影师逛了一圈后颇感失望。

外地人进荡口古镇,须先买票的做法也备受诟病。“景区可以先把游客放进来,在需要收费的景点设置收费窗口,由游客按需自选,而不是现在采取强制性消费,急功近利,吓跑游客。”当地一位不愿具名的旅游业人士说。

“不能把人留下来,文化自然也难留下来。”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负责人陈朋光认为,当地政府投入巨资修复古镇,收取一定门票无可厚非,但商业开发应搞到什么度,值得思考。“一个没有商业味的古镇,从经济上讲是失败的,难免呈现衰败的景象。”

景区活动少,客观上也制约了荡口古镇景区的人气提升。在景区南门,保安告诉交汇点记者,除了双休天搞点活动聚集一点人气,平时没有活动,外地游客少。景区营销部一位丁姓工作人员告诉交汇点记者,景区在加大招商和营销力度的同时,将围绕游客需求,增加体验和互动,如景区有两家前店后厂式的酒坊,游客能看到酒的酿造过程,只是米酒夏季不易保存,才停了下来。晚上利用景区开放之机,增加小船摇橹的表演,提升人气。利用荡口古镇蕴藏深厚的人文故事,把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从文字转换到舞台表演上;围绕钱伟长、钱穆、华君武等古镇名人,弘扬国学,发展研学旅行。目前景区正对晚清服饰、水上婚礼、花轿,以及国际漫画周等策划建议进行讨论。“一个新景区需要5-8年的培育才能成熟起来。”当地旅游业人士说。

景区空荡荡的,一点没人气。丁亚鹏摄

令人欣喜的是,为放大荡口古镇效应,景区所在的鹅湖镇已作了相应的布局规划,即古镇北面将建占地300亩的通用机场,未来私人飞机、水上飞机将可带动更多的高端消费人群到荡口古镇休闲度假;东面规划建设滨水休闲区,鹅真荡步道已建好,投入使用;南面南青荡将规划建设田园风貌区,发展农家乐、民宿,以休闲度假为主。未来不久,一个适宜憩息、颐养的全新旅游生活社区将呈现在人们面前。

来源:新华传媒智库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丁亚鹏

版权声明:凡来源为“新华传媒智库、江苏舆情观察、民声汇、政风热线”的稿件,均为新华传媒智库独家版权所有。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新华传媒智库、江苏舆情观察、民声汇、政风热线”。 

免责声明:转载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及内容真实性未经证实,对文章真实性、倾向性等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

来源:交汇点

编辑:金凯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