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王召根 顾青雨 方良龙)10月24日是“国际淡水豚日”,也是“长江江豚保护日”。当天下午,市资规局发布江苏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科学考察成果:保护区内共发现野生动植物946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37种。
新闻发布会现场
去年10月至今年10月,市资规局委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对镇江豚保区进行生态科学考察。这是保护区设立以来开展的首次全面考察,调查范围覆盖保护区全域及邻近的水域和陆域。
江豚科考工作照
科考中发现江豚
“保护区内长江江豚种群稳定,数量有所增长。”市资规局副局长吴斌介绍,科考结果显示,2023年镇江豚保区内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约26头,约占长江干流江苏段长江江豚总数的21.3%;长江镇江段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34头,约占长江干流江苏段长江江豚总数的27.9%。保护区内江豚呈聚集性分布,主要分布在和畅洲东北汊和焦北滩水域。
科考中发现江豚
考察期内共观测到母子豚7次,其中保护区内观测到4次。今年“五一”期间,有摄影爱好者在和畅洲东汊用无人机跟踪拍摄到一头怀孕江豚,数日后又拍摄到一对母子豚在水中畅游的画面,还有保护区内江豚捕食刀鱼画面。两种珍稀物种同时出现,表明保护区水域栖息生境条件优良,多次观测到母子豚则说明保护区长江江豚种群具备良好的增长潜力。
保护区内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有多种珍贵濒危物种分布。数据显示,保护区内分布有浮游植物121种,浮游动物52种,底栖动物50种,鱼类56种。除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长江江豚外,另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胭脂鱼及江苏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长吻鮠、鳗鲡等鱼类。
鱼类资源监测
保护区内分布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陆生脊椎动物。保护区内有两栖动物8种,爬行动物14种,鸟类194种。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鹤、东方白鹳、青头潜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乌龟和黑鸢、白琵鹭、震旦鸦雀等32种鸟类。
东方白鹳(国家一级)
保护区内还分布较为丰富的湿地植物。湿地植物共有207种,其中蕨类植物6种;被子植物201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142种,单子叶植物59种。包括粗梗水蕨、野大豆和莲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本次调查还记录到陆生昆虫243种。
白额雁(国家二级)
保护区内长江江豚栖息地环境质量明显提升。考察数据显示,保护区水体质量良好,水质指标总体达到渔业水质标准。
协作单位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杨国栋介绍,随着调查工作的不断深入,除了物种数的增加,猛禽种群的记录更能从另一角度来解读保护区保护成效。
黑鸢 (国家二级)
由于地处全球九大候鸟迁徙路线之一的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线上,且滩涂湿地资源丰富,镇江豚类保护区每年迁徙季都会迎来大批候鸟过境,尾随而至的还有它们的猎食者——猛禽。它们的出现,往往意味着这个地区的生物链是完整的。
普通鵟(国家二级)
黑耳鸢(国家二级)
鸟类监测工作照
“镇江豚类保护区吸引了很多食物链顶端的猛禽前来栖息和繁衍。”杨国栋说,调查中,鸢、红隼、黑翅鸢、游隼和棕背伯劳在保护区多次、多地被记录到,说明保护区内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逐渐趋于完善,食物资源也非常丰富,小型鸟类和鼠、兔、蛇等很好地担任了初级和次级食物链的角色。
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供图
编辑:万嘉
审核: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