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江花副刊 | 深秋佳节话“重阳”

2023-10-19 20:34 今日镇江  

□ 乔长富

金风送爽,佳节又近重阳。重阳节是中国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历史上每到重阳节,都牵动人们,特别是漂流在外的游子们的心。以唐诗为例,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等标明“九日”的诗,都是唐诗名篇,从这些诗中可以看到唐人过重阳节的风习和思想感情。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是唐代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后随父亲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又称河东人。诗题“山东”是指华山以东。一般认为此诗是王维在长安时所作。全诗二十八个字,但语短情深,抒写了诗人重阳时节在长安思念亲人的深厚情意,堪称唐人七绝“重九”诗的“压卷之作”。而从今天探讨古代重阳风习看,这首诗又为我们提供了四个方面的信息。一是唐代已流行过重阳的风习,人们把“九月九日”看成为“佳节”;二是“九月九日”那天全家亲人要聚会度节,远离家乡的游子如果不能参与团聚,就会思念家乡和亲人;三是“九月九日”那天人们要“登高”;四是九月九日那天人们要“插茱萸”(“茱萸”是一种有浓烈香味可入药的植物)。由此看来,王维的这首诗为我们提供了唐人过重阳节的情况。它又显示,唐朝人不但盛行过重阳节,而且对重阳节的有关风俗都相当明确,唐朝人过重阳节的风习已相当完备。它还显示,当时人度重阳节既具有期盼亲人团聚,又具有祝愿身体健康这两个方面的寓意。

唐朝人流行过重阳节,不但见于唐人诗歌,而且还见于相关史籍的记载。据宋代王溥所撰《唐会要》卷二十九记载,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奏章中就提到了“寒食、上巳、端午、重阳”四大节日,“重阳”为其中之一。虽然如此,但唐代流行过重阳节,并不表明这一节日就是起源于唐代。那么,它又是起源于何时呢?对此,笔者并未看到有明确说法。但从前人的有关记述中,却产生一些推想。

其一,唐高祖时欧阳询奉诏编辑的《艺文类聚》收录的三国曹丕所作《九月九日与钟繇书》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故以享宴高会。”这段文字表明,早在三国时期,人们在九月九日这天,就有度重阳,“享宴高会”的风俗。文章虽未明确称“九月九日”为“重阳”,但从“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看,“重阳”之名已呼之欲出。不过,曹丕信中虽说到九月九日“享宴高会”,但并未涉及亲人团聚、插茱萸等风习。而且,从曹丕的解释可以看出,当时九月九日“享宴高会”的风习虽开始出现,但并不流行。这些情况表明,三国时期还只是处于重阳风习的起始阶段,所以曹丕要说明有关情况。

其二,《至顺镇江志》卷三所录南朝吴均《续齐谐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累年,长房忽谓景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急宜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酒,祸乃可消。’”从这一记载可以看到,当时已有九月九日系茱萸绛囊、登高饮菊花酒的风习。由此可见南北朝过重阳节的内容和方式比三国时期有所丰富和发展。不过这一风习看来也还不大流行,所以费长房才会具体指导桓景。这种情况显示,南北朝过重阳的风习还处于发展阶段。

说到这里,论者可能会举汉高祖刘邦的妃子饮菊花酒、插茱萸以证明西汉初年已有度重阳的风习。其实有这种饮菊花酒的风习并不足以证明当时已有重阳节。正如屈原自称“夕餐秋菊之落英”并不表示有这种风习就等于当时已有重阳节一样。

历史进入唐代,从前引《唐会要》的记载,以及王维诗看,“重阳”在唐代已成为“佳节”。“重阳节”在唐代之所以流行,一方面当是由于当时人们盼望生活安定、合家团聚;另一方面则是当时人们盼望身体健康,不要生病。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唐代安史之乱后社会动乱不已,这就从客观上驱使人们在“重阳”时节产生思乡念亲,忧时伤事的思想感情。例如,杜甫的《九日》诗说:“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强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月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可以说,唐朝人的重九诗名篇,不少是与社会动乱和感伤离别有关。

重阳风习在唐代形成以后,在唐以后又有所发展。例如,《至顺镇江志》卷三在记载重九日“登高、饮菊酒,带茱囊”以外,又记载了“馈面糕,插彩旗。”《光绪丹徒县志》卷四载:“九月朔(初一),俗名小重阳。贳糕及小馒首,上插五色纸小旗,谓之重阳旗。早以奉神供祖。初九日,亦如之。九日,百工停歇一日,晚各设宴。”从中也可以看到当时镇江人过重阳的风习。

唐代以后,历史上的人们,由于社会、个人等方面的原因,在过重阳节时,往往也有思念亲人、哀伤离别及生病等思想感情。例如,宋代惠洪《冷斋夜话》卷四载:“黄州潘大临工诗,有佳句,然贫甚。……临川谢无逸以书问:‘近新作诗否?’潘答书曰:‘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气所蔽翳。昨日清卧,闻搅林风雨声,遂起题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税人至,遂败意。只此一句奉寄’。”这个例子,显示了当时贫困者过重阳的窘困和哀怨。又如,元代伊世珍《瑯嬛记》载:“易安(指李清照)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赵明诚(李清照的丈夫)。”词中说:“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词中表达了重阳节思念远在他乡的丈夫,是哀伤离别。

历史进入近现代,毛泽东主席的《采桑子·重阳》则一扫传统重阳诗词悲秋、叹老、哀伤离别的情意,为历史上的重阳诗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时移俗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今天,在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时代,国家强盛,社会安定,人民幸福,虽是重阳,人们已不再有传统的忧虑和伤感,而是把重阳节视为尊老的节日,把重阳登高赏菊等视为强身健体的赏心乐事。今昔变化,一些人也许不大了解和关注历史上重阳节的有关情况。但重阳节毕竟是中国人的一个比中秋节还要古老,而且本来比中秋节更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了解它,对于了解和传承相关的历史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编辑:黄昕彤

审核:曾海蓉

59

□ 乔长富

金风送爽,佳节又近重阳。重阳节是中国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历史上每到重阳节,都牵动人们,特别是漂流在外的游子们的心。以唐诗为例,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甫的《九日蓝田崔氏庄》,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等标明“九日”的诗,都是唐诗名篇,从这些诗中可以看到唐人过重阳节的风习和思想感情。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是唐代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后随父亲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又称河东人。诗题“山东”是指华山以东。一般认为此诗是王维在长安时所作。全诗二十八个字,但语短情深,抒写了诗人重阳时节在长安思念亲人的深厚情意,堪称唐人七绝“重九”诗的“压卷之作”。而从今天探讨古代重阳风习看,这首诗又为我们提供了四个方面的信息。一是唐代已流行过重阳的风习,人们把“九月九日”看成为“佳节”;二是“九月九日”那天全家亲人要聚会度节,远离家乡的游子如果不能参与团聚,就会思念家乡和亲人;三是“九月九日”那天人们要“登高”;四是九月九日那天人们要“插茱萸”(“茱萸”是一种有浓烈香味可入药的植物)。由此看来,王维的这首诗为我们提供了唐人过重阳节的情况。它又显示,唐朝人不但盛行过重阳节,而且对重阳节的有关风俗都相当明确,唐朝人过重阳节的风习已相当完备。它还显示,当时人度重阳节既具有期盼亲人团聚,又具有祝愿身体健康这两个方面的寓意。

唐朝人流行过重阳节,不但见于唐人诗歌,而且还见于相关史籍的记载。据宋代王溥所撰《唐会要》卷二十九记载,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奏章中就提到了“寒食、上巳、端午、重阳”四大节日,“重阳”为其中之一。虽然如此,但唐代流行过重阳节,并不表明这一节日就是起源于唐代。那么,它又是起源于何时呢?对此,笔者并未看到有明确说法。但从前人的有关记述中,却产生一些推想。

其一,唐高祖时欧阳询奉诏编辑的《艺文类聚》收录的三国曹丕所作《九月九日与钟繇书》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故以享宴高会。”这段文字表明,早在三国时期,人们在九月九日这天,就有度重阳,“享宴高会”的风俗。文章虽未明确称“九月九日”为“重阳”,但从“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看,“重阳”之名已呼之欲出。不过,曹丕信中虽说到九月九日“享宴高会”,但并未涉及亲人团聚、插茱萸等风习。而且,从曹丕的解释可以看出,当时九月九日“享宴高会”的风习虽开始出现,但并不流行。这些情况表明,三国时期还只是处于重阳风习的起始阶段,所以曹丕要说明有关情况。

其二,《至顺镇江志》卷三所录南朝吴均《续齐谐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累年,长房忽谓景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急宜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酒,祸乃可消。’”从这一记载可以看到,当时已有九月九日系茱萸绛囊、登高饮菊花酒的风习。由此可见南北朝过重阳节的内容和方式比三国时期有所丰富和发展。不过这一风习看来也还不大流行,所以费长房才会具体指导桓景。这种情况显示,南北朝过重阳的风习还处于发展阶段。

说到这里,论者可能会举汉高祖刘邦的妃子饮菊花酒、插茱萸以证明西汉初年已有度重阳的风习。其实有这种饮菊花酒的风习并不足以证明当时已有重阳节。正如屈原自称“夕餐秋菊之落英”并不表示有这种风习就等于当时已有重阳节一样。

历史进入唐代,从前引《唐会要》的记载,以及王维诗看,“重阳”在唐代已成为“佳节”。“重阳节”在唐代之所以流行,一方面当是由于当时人们盼望生活安定、合家团聚;另一方面则是当时人们盼望身体健康,不要生病。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唐代安史之乱后社会动乱不已,这就从客观上驱使人们在“重阳”时节产生思乡念亲,忧时伤事的思想感情。例如,杜甫的《九日》诗说:“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强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月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可以说,唐朝人的重九诗名篇,不少是与社会动乱和感伤离别有关。

重阳风习在唐代形成以后,在唐以后又有所发展。例如,《至顺镇江志》卷三在记载重九日“登高、饮菊酒,带茱囊”以外,又记载了“馈面糕,插彩旗。”《光绪丹徒县志》卷四载:“九月朔(初一),俗名小重阳。贳糕及小馒首,上插五色纸小旗,谓之重阳旗。早以奉神供祖。初九日,亦如之。九日,百工停歇一日,晚各设宴。”从中也可以看到当时镇江人过重阳的风习。

唐代以后,历史上的人们,由于社会、个人等方面的原因,在过重阳节时,往往也有思念亲人、哀伤离别及生病等思想感情。例如,宋代惠洪《冷斋夜话》卷四载:“黄州潘大临工诗,有佳句,然贫甚。……临川谢无逸以书问:‘近新作诗否?’潘答书曰:‘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气所蔽翳。昨日清卧,闻搅林风雨声,遂起题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税人至,遂败意。只此一句奉寄’。”这个例子,显示了当时贫困者过重阳的窘困和哀怨。又如,元代伊世珍《瑯嬛记》载:“易安(指李清照)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赵明诚(李清照的丈夫)。”词中说:“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词中表达了重阳节思念远在他乡的丈夫,是哀伤离别。

历史进入近现代,毛泽东主席的《采桑子·重阳》则一扫传统重阳诗词悲秋、叹老、哀伤离别的情意,为历史上的重阳诗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时移俗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今天,在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时代,国家强盛,社会安定,人民幸福,虽是重阳,人们已不再有传统的忧虑和伤感,而是把重阳节视为尊老的节日,把重阳登高赏菊等视为强身健体的赏心乐事。今昔变化,一些人也许不大了解和关注历史上重阳节的有关情况。但重阳节毕竟是中国人的一个比中秋节还要古老,而且本来比中秋节更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了解它,对于了解和传承相关的历史文化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编辑:黄昕彤

审核:曾海蓉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