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全媒体记者 杨泠 通讯员 钱小蔷 孙卉)今年的10月13日是第10个“世界血栓日”,记者从江大附院了解到,近两年来,该院着力开展“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防治深度融合,构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智能防治管控系统,目前已实现“院前-院中-院后”全流程的VTE防治和精细化的质量管控。今年下半年,其“互联网+VTE智能防治提升医院高质量发展”项目荣获市医疗集团颁发的“‘1+12’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创新提升项目创新引领项目奖”。
江大附院质管办主任蒋明介绍,VTE作为住院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生率高、起病隐匿性强、临床症状不明显、致死致残率高、救治跨学科等特点。相关研究显示,我国VTE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7—2016年,就从3.2/10 万人增长至17.5/10万人。这一趋势,从江大附院近5年院内VTE统计数据上也得以体现: 2018年,该院院内VTE发生率为0.54%,到2022年,已上升至0.75%。
“以往,VTE传统信息化防治工作主要存在风险评估量表单一、不同系统之间相对孤立、缺少标准化的防治流程等问题。同时,患者离院即离控,无法做到宣教、随访、复诊、院外护理等全病程管理。”蒋明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在2021—2023年间,连续3年把“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预防率”作为“国家医疗质量安全十大改进目标”之一,“提高医疗服务的智慧化、个性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体系”也作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的重要内涵。
“为了解决VTE防治难点堵点,提高VTE规范预防率,保障患者安全,去年2月份起,我院开始构建多部门、多学科参与的院内VTE防治体系。”江大附院副院长徐岷介绍,一年多来,医院将VTE防治工作作为医疗质量提升的重点项目推进,结合实际情况,确立相关建设目标。经过近半年的研究、规划,去年7月份,江大附院在充分调研该院近10年VTE的发生率、科室分布等基本信息的基础之上,正式启动“互联网+VTE 防治管控系统”的建设工作,组建由质管办、医务处、护理部、药剂科、信息处,以及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放化疗、产科等临床重点科室医护参与的VTE防治MDT团队,并发挥成熟的互联网医院建设优势,把“互联网+”概念与VTE防治全流程紧密结合,打通门诊医生站、住院医生站、护士站、移动护理、危急值管理系统、不良事件管理系统、企业微信、医院信息集成平台、数据中心等不同科室和平台之间的信息壁垒,逐步搭建并完善涵盖院前-院中-院后全流程的VTE防治和精细化质量管控业务流程和模式。
全流程VTE管理和防治的智能化体现在什么地方?江大附院信息处处长陈潇君举了几个例子。比如,在院前及院中评估阶段,VTE防治质量控制系统可自动提醒护理人员在关键节点填写VTE风险评估量表并同步提示VTE风险评估结果,根据结果自动推送各类预防措施。在院中防治阶段,基于“互联网+会诊”及“互联网+药品审批”系统,可实现VTE防治MDT小组的实时在线会诊和抗凝药品的合理使用快捷审批。
对于VTE患者,尤其是伴有基础病、慢性病的VTE患者来说,院后精细随访和管理,更利于患者病情恢复。为了给VTE患者提供长期有效的支持,江大附院“互联网+随访”系统通过详细采集患者离院健康指标,对患者进行连续随访和病情监测。“互联网+护理”模块,则将护理服务延伸到患者家庭,形成线上线下、院内院外服务的全闭环,让出院患者在恢复期也能得到持续的健康指导。不仅如此,患者家属也可通过“网上江滨医院”客户端,随时查看患者的随访管理计划,了解院后康复进程,对加强医患沟通,指导患者用药、落实院后健康宣教,提升患者出院服务质量起到明显促进作用。
记者了解到,目前,江大附院“互联网+VTE防治管控系统"已完成 1.0 版本的建设,即将正式上线。新版本系统在风险评估、患者个人VTE风险管理、系统自动抓取功能、应用科室数量等多方面实现了全面升级,以全流程可溯源的业务数据、标准的质控指标和完善的质控体系,整体提高了VTE防治的质量管控效率和医院智慧服务水平,为改善医院医疗质量、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开辟了全新路径。
编辑:卞婷婷
审核:曾海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