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中国古代典籍《大学》中有一句箴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话包含的就是一种弃旧图新的精神。创新性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之一。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交织。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进程当中,创新性始终贯穿其中,成为其存续久远的动力。从中医到瓷器,这些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都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经历了不断的演变,今天的我们依然需要在传承中进行创新。
2012年,考古人员在对成都天回镇老官山的汉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发现了大量竹简。出土时,这些竹简已经在水里浸泡了两千多年,残缺散乱十分严重。经过整理,考古团队发现竹简中包含了许多医学术语。
这些竹简被命名为“天回医简”。根据考古和学术的推断,医简的主体部分抄录于西汉吕后至文帝时期。随着工作的深入,考古团队还在医简中发现了一个叫“敝昔”的人名。深入查阅西汉早期文献后,他们惊喜地发现,“敝昔”就是扁鹊。而这些医简,则可能是“扁鹊医书”。
“天回医简”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最具理论和临床价值的西汉早期出土医学文献。由于年代久远,“天回医简”文保工作的开展异常困难,经过对医简的整理拼接,最终得到930支医简,2万余汉字。医简被整理成8部医书,涉及医学理论、治法、成方制剂文献等内容。
“天回医简”的这些发现反映出汉代的医疗水平已经十分发达,更有详细的色脉诊体系,证明两千多年前的医学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与临床体系。
“天回医简”出土之前,已经有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湖北荆州周家台秦墓等医学类简牍出土。
马王堆出土的医简显示当时的药方以单方为主,而且与巫医的关系比较密切。再之后,就是中医学理论体系成熟的《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至于中间这段时期中医药有着怎样的创新,从而导致成熟理论的出现,一直困扰着学界。“天回医简”则给出了答案。
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和中浚:“老关山就见于马王堆和《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之间的这个节点位置上,这个过渡的情况一下就清楚了,它不是凭空而来的。‘天回医简’绝大部分治疗方法都是中药的方法,比如它的方是复方,用两味药以上的方占了主流地位,跟后世的《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关系,跟后世的药物是一脉相承的。”
一直以来,中华文化都是在传承中创新发展,中医药也不例外。随着编联和释文工作的完成,对“天回医简”的学术研究工作也随之启动。今年2月,《天回医简》图书印发。对于两千多年前的著作,也有人产生疑问:“天回医简”中的内容在现代还适用吗?
中国出土医学文献与文物研究院院长柳长华:“那时候的一些医学思想、理论、方法,今天还得应用,医学是一种医道,天不变道亦不变,所以说它可以长久。今天还得应用,那是不是没有创新?不是这样,它不断在求新,不断在变动。”
中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之所以在今天仍然焕发生机,是因为它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在汲取新的时代元素,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天回医简”对今天乃至今后的中医药创新应用仍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历久弥新、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中华文明的“创新性”是它存续久远的不竭动力。
瓷器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国的瓷器不仅深受国人的喜爱,在全世界也很受追捧。千百年来,瓷器不仅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也是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
历经千年,如今的钧瓷仍在大放异彩。在它的发祥地神垕镇,人头攒动,钧瓷的交易火爆异常。神垕镇位于河南许昌的禹州市,自从北宋时期钧窑的炉火在这里生起,禹州就有了“钧都”的美誉。
钧瓷属于青瓷系,北宋初期主要以铁元素成色,釉色以月白、天青、天蓝为主。北宋中期,在制釉的过程中,工匠们引入了铜元素,成功配制出窑变铜红釉,使得瓷器在出窑时釉色变化万千,绚丽多彩。独特的窑变工艺让钧瓷受到皇宫贵族、文人雅士的追捧,他们对钧瓷色彩的极致追求,再次推动了钧瓷在这一阶段的创新发展。
北宋时期的钧瓷兼具观赏和实用性。它不仅开启了中国陶瓷装饰美学的新境界,也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
北宋后期,由于战乱,宋室南迁,钧官窑一度停烧。钧窑工匠四处流散,钧瓷烧制技艺也随之传播到各地,在金元时期,形成了庞大的钧窑系。到了明清,制瓷中心南移,虽然钧窑的生产规模式微,但它在民间的影响力并没有降低,南方诸窑仍在纷纷模仿钧瓷的烧制方式。在民间发展的这些年,钧瓷更多以生活用具的形态出现,它的器型也在随着时代的需求和审美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发展。
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河南钧瓷博物馆原馆长张金伟:“它在民众当中能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接纳,首先有实用性;第二就是审美属性,更重要的,背后它又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要义在里面,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新中国成立后,钧瓷的发展受到重视,国家抽调大量专家到神垕镇做研究。当时,无法控制窑变稳定生成,想要的色彩很难烧出,这个难题已经困扰了钧瓷工匠们上千年。上世纪90年代初,工匠们经过研究,创新自制窑炉,千年难题终于被攻破,色彩绚丽的钧瓷产量也随之大增。随着它们在市场上的大规模流通,了解钧瓷、喜欢钧瓷的人也越来越多,这让工匠们有了更大的创新动力。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孔相卿:“历史上,我们钧窑创烧出了铜红釉,2010年,我们又创烧出了铜(系青)蓝釉。我们没有停下脚步,继续研究,研究出了铜系金红釉,今年5月份专利下来之后,我们就发布了这个工艺,一下子震动了业界。”
作为艺术观赏品,钧瓷自古就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的说法。在新时代,如何让钧瓷走出展柜收藏匣、进入寻常百姓家,是钧瓷工匠们的另一个创新思路。此前,瓷器一直没能进入茶饮市场,而茶文化正风靡全国,工匠们觉得这时让钧瓷以茶壶的形态进入百姓生活是绝佳的机会。想法虽好,但真做起来,工匠们发现以瓷器的烧制特性,烧出的壶盖很难盖得严。但要让更多的人了解钧瓷及其背后的文化,这样的创新之路还是要走。
随着创新瓶颈的突破,钧瓷材质的茶器种类不断推陈出新,钧瓷的产业链也不断拉长。
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制瓷的队伍中,传统的钧瓷工艺品正变得更加个性化、时尚化。网络直播,更是将延续千年的钧瓷文化传播到了更多的地方。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其实更活跃,现在的创新,我们会有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创新,还有各种异质文化进入带来的创新。中华文化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大势中不断成长,走出了今天既守正又创新的模样,而这样守正创新的模样,在新时代发扬光大,越来越好。”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存续久远,在于它面对新的挑战、新的环境而不断有新应对、新创造、新发展。它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拒绝停滞和僵化,以创新为支撑,我们才能更好地去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来源:央视网
编辑:黄昕彤
审核:曾海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