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记者 俞佳融 通讯员 苏建轩)杭州亚运会期间,我市体育公共服务小程序“体育大市口”也掀起一股点击潮:通过该微信小程序,市民可以一览镇江籍运动健儿在亚运赛场上的风采,还能了解我市正在开展的各类运动赛事。“体育大市口”上线2年多来,累计访问量已达30万人次,各类赛事、直播和投票等活动吸引了数十万人次线上参与。
资料图
全民健身的“全能帮手”
“体育大市口”项目由市体育局、建行镇江分行以及第三方合作开发建设。这一平台开创了数字化时代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探索和实践,构建了“体育+金融+互联网”的战略合作模式,成为市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全能帮手”。
2022年6月,市木兰拳协会在体育公园北广场组织了一期《木兰操》普及推广活动,110多人参加培训。活动开始前,木兰拳协会会员从了解活动信息到报名参与培训,只需在“体育大市口”微信小程序上“动动手”便可完成。对于木兰拳协会的会员来说,用“体育大市口”参与协会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早已驾轻就熟。
“我们之前做的业务类型还是比较单一。”提到轮滑协会成立初期,会长王涛感慨道,“后来我们入驻后,业务和受众一下就拓展开了很多。比如赛事报名的入口设置相对便捷,报名的人数也变多了。”
受训练场馆和运动项目限制,我市体育运动学校把很多运动项目的训练点放到了城区的各大中小学。通过“体育大市口”的远程监控功能,学校能够对教学训练场景实施远程监控、实时调度,所以尽管点多、面广、分散,但校方却并不担心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
类似的情形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在“体育大市口”,可以更好地激发锻炼兴趣、提升身体素质、培养专业人才,潜移默化地将全民健身融入市民生活之中。
“智慧体育”的镇江经验
回溯“体育大市口”的建设,不得不提及双方战略层面的“一拍即合”——市体育局“智慧体育”项目与建行“普惠金融”及“金融科技”两大战略高度契合,发展方向一致,关联度较高。
此前,市体育局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也有过尝试,委托公司开发出一套体育服务应用系统,但受制于平台功能,该系统仅提供体育场馆展示、查询等服务,难以满足新历史时期体育智能化管理和服务需求。一系列难题导致“智慧体育”项目一度停留在概念和规划层面,平台建设未能进入实质性布施。
正在开展数字化业务转型、拓展金融科技服务新领域的建行镇江分行,开始积极了解体育部门建设“智慧体育”项目的思路、需求和困难;针对组织运营方式落后的问题,市体育局提出,争取打造一个能在网上预约、缴费的全方位管理场所,以此,相关管理者可在手机或电脑终端加强管理,并提高各类运动场所的使用效率。于是,尚未命名的“智慧体育”方案酝酿而出。
在平台搭建过程中,建行镇江分行深度渗透融合体育应用场景,既发挥自身职能,又依托建行体系的金融科技优势,统筹协调多部门联动,集中力量参与镇江“体育大市口”平台开发建设。
2021年7月,镇江“体育大市口”平台正式登录微信小程序,有效解决了市民“去哪儿健身、和谁健身、怎么健身”的难题,推动镇江市智慧体育建设迈上新台阶。全新的智慧体育综合服务平台,具备了基础应用服务功能,为体育爱好者和体育机构搭建起桥梁。随后,建行镇江分行紧锣密鼓地开始实施二期项目,邀请系统内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的金融科技开发中心。通过梳理、整合和应用,一套量身定制的功能便在“体育大市口”上线,初步形成了在线缴费、资金托管、按服务次数扣款等闭环服务体系,优质高效地发挥监管作用。
“体育大市口”上线两年来,平台注册用户超过12.7万人,实现了业务、地域和人群全覆盖。已具有体育资讯、订场购票、赛事报名、体育培训、优惠补贴、体育组织、赛事直播、网络投票、体测预约等16项功能模块。目前,“体育大市口”的入驻场馆18家,覆盖8个行政区域,可服务各类群体。截至8月,入驻平台的体育协会组织41家,平台访问量近32万人次,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编辑:毛蕴劼
审核:杨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