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地评线】听·见丨汉服热持续升温,“穿”出了啥

2023-10-05 15:56

国庆长假期间,西安、洛阳等地都举行了以汉服为主题的节庆活动,越来越多的游客身穿传统服饰走在大街小巷上,汉服消费成为今年“十一黄金周”文旅消费的一大亮点。

今年以来,沉浸式文旅产品备受游客青睐,尤其是汉服体验消费在多地盛行。在公园湖畔、古镇街巷、商场市集、山野瀑布……越来越多衣着汉服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汉服热”的持续升温,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何谓汉服?

汉服,又称衣冠、衣裳、汉装。狭义上,是指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广义上,指以衣物为物质载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综合文化符号体系。

“是文化复兴,是文化自信。”“穿上汉服,化上古妆,那一瞬间DNA动了!”“中国女孩穿上汉服,便自然有了中华历史五千年所赋予的某种深刻内涵。”从网友的留言来看,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的推动下,“国潮”“汉服”“古风”等字眼备受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了网友们关于传统文化回归现代生活的思考和讨论。

有网友表示,“汉服的意义已经超越服饰本身,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承载着人们对于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认同。”还有观点认为,“汉服体现了当代人文化观念的改变,这是他们内心对于传统文化的依靠与诉求,传统文化也为他们带来了一种认同感。”

诚然,透过汉服火出圈的现象,其实不难看出这背后,点燃的是文化自信,照亮的是东方美学,彰显的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短视频平台,“轻轨站工作人员中秋节当天统一身穿汉服工作”的视频火了。浙江金华一轻轨站,安检、安保、指引、票务等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在中秋节这天,都身穿汉服有序开展着工作。有网友直呼,“在我们的节日穿我们的传统服饰,更有节日的味道!”还有网友评论,“这也太赞了吧!建议全国推广汉服文化。”

不可否认,汉服不仅丰富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还已然成为国人彰显文化自信、向世人传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

《春秋左传·正义》有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汉服的历史悠久、样式华美,意蕴深远,它不仅承载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更以其独特的形式展示着“衣冠上国”“礼义之邦”“锦绣中华”的美誉。

国潮显然并非“一阵风”,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当流动的传统与生动的时代相接,五千年古老气息的中华文化,正以年轻的姿态联通当下。它既是古老的、传统的、厚重的、深邃的,也可以是流行的、时尚的、丰富的、轻盈的。

另一方面,历经多年发展,汉服正从“小众审美”走向“大众认同”,在催热国风文旅的同时,还构造了一个百亿市场。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2023年中国汉服产业现状及消费行为数据研究报告》显示,2015-2021年,中国汉服市场规模实现了由1.9亿元到101.6亿元的激增,预计2025年中国汉服市场规模将达到191.1亿元。

汉服市场需求旺盛的背后,是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新追求,也折射出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和情感共鸣,对于国家和民族自豪感的充分体现。

今年夏天,有个关于“论汉服和中国女生的适配度”的汉服变装视频,引发全网模仿热潮。其中,点赞量最高的视频更是突破了500万。有人热衷于分享汉服的常识和穿搭教程,有人更青睐于拍摄日常服饰到汉服的变装视频,还有人穿着汉服进入日常生活,出游、上班、看展、去博物馆……当年轻力量又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汉服也迎来了新的窗口,正逐步焕发新的生机。

随着汉服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汉服的租赁、写真拍摄和二手交易等周边产业的壮大。当前,不少城市都涌现出包含汉服租赁、化妆及造型服务、摄影服务于一体的汉服体验,这种全面体验汉服文化的方式,颇受消费者欢迎。

当然,完善汉服产业链的过程也考验着城市的综合能力。譬如,文旅部门可深度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底蕴,精心打造一批沉浸式文旅新形态,以“汉服+”为引领,着力打造新文旅产业目的地;譬如,城市建设者如何与造型培训机构、服装设计院校合作,加强化妆师、汉服设计师等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汉服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作为监管部门,如何建立完善汉服产业信用监管机制,促进汉服行业建立相关规范和标准,更好地维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眼下,国潮正融入日常,成为一种生活新风尚。汉服,或许不仅仅是一种服饰、一种生活方式与审美表达,而更是一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名片。无数的国潮创作者、传播者,以高度的文化自信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他们正用中国话语讲述着中国故事,世界也将听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声音、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符号。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编辑:卞婷婷(见习)

审核:杨佩佩

162

国庆长假期间,西安、洛阳等地都举行了以汉服为主题的节庆活动,越来越多的游客身穿传统服饰走在大街小巷上,汉服消费成为今年“十一黄金周”文旅消费的一大亮点。

今年以来,沉浸式文旅产品备受游客青睐,尤其是汉服体验消费在多地盛行。在公园湖畔、古镇街巷、商场市集、山野瀑布……越来越多衣着汉服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汉服热”的持续升温,也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何谓汉服?

汉服,又称衣冠、衣裳、汉装。狭义上,是指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广义上,指以衣物为物质载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综合文化符号体系。

“是文化复兴,是文化自信。”“穿上汉服,化上古妆,那一瞬间DNA动了!”“中国女孩穿上汉服,便自然有了中华历史五千年所赋予的某种深刻内涵。”从网友的留言来看,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的推动下,“国潮”“汉服”“古风”等字眼备受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了网友们关于传统文化回归现代生活的思考和讨论。

有网友表示,“汉服的意义已经超越服饰本身,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承载着人们对于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认同。”还有观点认为,“汉服体现了当代人文化观念的改变,这是他们内心对于传统文化的依靠与诉求,传统文化也为他们带来了一种认同感。”

诚然,透过汉服火出圈的现象,其实不难看出这背后,点燃的是文化自信,照亮的是东方美学,彰显的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短视频平台,“轻轨站工作人员中秋节当天统一身穿汉服工作”的视频火了。浙江金华一轻轨站,安检、安保、指引、票务等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在中秋节这天,都身穿汉服有序开展着工作。有网友直呼,“在我们的节日穿我们的传统服饰,更有节日的味道!”还有网友评论,“这也太赞了吧!建议全国推广汉服文化。”

不可否认,汉服不仅丰富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还已然成为国人彰显文化自信、向世人传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

《春秋左传·正义》有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汉服的历史悠久、样式华美,意蕴深远,它不仅承载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更以其独特的形式展示着“衣冠上国”“礼义之邦”“锦绣中华”的美誉。

国潮显然并非“一阵风”,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当流动的传统与生动的时代相接,五千年古老气息的中华文化,正以年轻的姿态联通当下。它既是古老的、传统的、厚重的、深邃的,也可以是流行的、时尚的、丰富的、轻盈的。

另一方面,历经多年发展,汉服正从“小众审美”走向“大众认同”,在催热国风文旅的同时,还构造了一个百亿市场。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2023年中国汉服产业现状及消费行为数据研究报告》显示,2015-2021年,中国汉服市场规模实现了由1.9亿元到101.6亿元的激增,预计2025年中国汉服市场规模将达到191.1亿元。

汉服市场需求旺盛的背后,是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新追求,也折射出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和情感共鸣,对于国家和民族自豪感的充分体现。

今年夏天,有个关于“论汉服和中国女生的适配度”的汉服变装视频,引发全网模仿热潮。其中,点赞量最高的视频更是突破了500万。有人热衷于分享汉服的常识和穿搭教程,有人更青睐于拍摄日常服饰到汉服的变装视频,还有人穿着汉服进入日常生活,出游、上班、看展、去博物馆……当年轻力量又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汉服也迎来了新的窗口,正逐步焕发新的生机。

随着汉服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汉服的租赁、写真拍摄和二手交易等周边产业的壮大。当前,不少城市都涌现出包含汉服租赁、化妆及造型服务、摄影服务于一体的汉服体验,这种全面体验汉服文化的方式,颇受消费者欢迎。

当然,完善汉服产业链的过程也考验着城市的综合能力。譬如,文旅部门可深度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底蕴,精心打造一批沉浸式文旅新形态,以“汉服+”为引领,着力打造新文旅产业目的地;譬如,城市建设者如何与造型培训机构、服装设计院校合作,加强化妆师、汉服设计师等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汉服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作为监管部门,如何建立完善汉服产业信用监管机制,促进汉服行业建立相关规范和标准,更好地维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眼下,国潮正融入日常,成为一种生活新风尚。汉服,或许不仅仅是一种服饰、一种生活方式与审美表达,而更是一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名片。无数的国潮创作者、传播者,以高度的文化自信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他们正用中国话语讲述着中国故事,世界也将听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声音、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符号。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编辑:卞婷婷(见习)

审核:杨佩佩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