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专精特新看中国|江苏:用专精特新“新变量”,铸高质量发展“新增量”

2023-09-22 15:06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高效、高质量,关键在于中小企业。作为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的省份,江苏近年来持续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力度,在资金、人才、技术、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企业大力支持。9月20日至22日,“解码‘小巨人’——专精特新看中国(江苏站)”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先后前往南京、苏州、南通、徐州四地,采访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专精特新企业,探寻这些来自江苏的国家级“小巨人”身上所蕴含的“大能量”,揭秘其在专业化、精益化、特色化、创新型方向持续发展的成功密码。

专:深耕“专一赛道”方能行稳致远

翻看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对“专”有着明确的要求和定义:坚持专业化发展道路,长期专注并深耕于产业链某一环节或某一产品,主营业务收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不低于70%。

“‘专精特新’四字中的‘专’,在我看来一层含义是专注,另一层含义则强调长期。”南京贝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军认为,只有长期坚持,才能在“小领域”拓出“大蓝海”。

从只有一台设备、400平方米生产空间、不到10个人的小微企业起步,南京贝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逐步成长为拥有数十条全自动生产线、自建厂房6万多平方米、全球员工约500人的集团化公司。从正式运作到被评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贝迪新材用了10年时间。

南京贝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产线上正在生产膜材料制品

“晶圆传输模块是所有半导体制程、检测设备都必不可少的关键组成部分,目前该设备的高端机型被国外供应商垄断。我们所做的就是专注于晶圆传输设备领域,突破技术垄断,实现这一领域关键设备和零部件的国产替代。”泓浒(苏州)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兼首席技术官林坚说。

泓浒(苏州)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然而其团队成员早已在晶圆传输设备翻新和维护领域积累了15年的丰富经验,尤其在机械手臂领域拥有多项独家授权和实用专利。“目前我们主营晶圆传输设备及部件、维修翻新、耗材及配件贸易这三大业务,主要产品包括设备前端模块(EFEM)、晶圆传片机(Sorter)、真空传输平台(VTM)、半导体核心精密传输部件等。”林坚表示,长期以来,泓浒半导体立足自主研发,晶圆传输设备在半导体设备前、中、后道工艺均有产品广泛使用,尤其8/12英寸晶圆分选设备已进入国产主流大硅片生产线及先进封装线。

“实践证明,只要企业敢闯,即便在‘小而窄’的专业化细分领域,也一定能搞出‘大名堂’。”林坚说。

泓浒(苏州)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亮相行业展会

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已成为江苏中小企业的首要选择,而“专注深耕某一赛道”的发展模式,也给江苏中小企业带来了实惠。统计显示,2022年江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95.6%,超九成企业集中在制造业领域,七成企业专注细分领域长达10年以上,三成以上企业主导产品在全国细分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

精:“精益求精”方能“技高一筹”

“精益化”,是对专精特新企业在技术和管理上的要求。江苏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不仅在技术研发上精益求精,同时通过引入完善先进的管理模式,逐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位于南京江北新区的江苏长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无尘生产车间内,先进的芯片封装、测试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紧张有序地运行着。源源不断下线的分立器件、电源管理IC等成品即将发往客户。

组建自主封装产线,原材料的高密度设计是最考验生产工艺的难点之一。长晶科技子公司江苏长晶浦联功率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智指了指一块样品告诉记者,在一块手掌大小的引线框上,排布了约3万个分立器件产品。“差不多一颗芝麻粒里能放下两到三个我们的产品。”郭智说,“而且产品的一致性要非常好,必须大小统一、确保每一颗都是一模一样的,这对精度的要求非常高。只有在进行工艺设计时工艺参数足够强健,才能确保产品后期优秀的良率和可靠性。反之,工艺设计和工艺工程能力不够的话,即便使用相同的设备也未必能生产出相同性能的产品。”

江苏长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上正在加工的产品

为了在生产工艺方面实现精益求精,长晶科技通过组建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梯队和持续的研发投入,不断完善和打磨先进技术。郭智说:“这些生产出来的标准产品,就像螺钉螺帽一样,只要是电子产品都可以应用,覆盖工业、汽车、计算机、智能手机等工业电子与消费电子领域的方方面面。”

南通苏锡通园区的江苏创斯达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智慧化流水线运转不息,工人正抓紧生产。作为世界上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将零间隙低碳无级变速传动技术实现商用并量产销售的公司,其生产的无级变速系统广泛应用于微型电动车、通勤单人电动车、低碳小货车等,不仅国内驰名,并且远销欧美。

江苏创斯达科技有限公司的智慧化流水生产线

“数字化系统的应用,使流水线的生产进度一目了然,发现问题更精准快捷,在各种智能化工具的帮助下,能够实时掌握整个车间的运行状况,管理工作轻松了很多。”江苏创斯达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通过建立适应企业自身特点的管理方式,以及对精益化管理方法进行分解剖析、融会贯通,充分保证了生产线长期有效运行和产品批次质量的稳定性。“目前,我们已牢牢占据零间隙低碳无级变速系统细分国际市场35%份额、国内38%份额。”

统计显示,2022年江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研发投入总额1168亿元,同比增长16.4%,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5.6%。企业户均拥有有效授权专利数55件,其中发明专利14件;专精特新企业设立研发机构超过1万家,其中近六成企业建立了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近三成企业承担过省级以上重大科技项目,近五成的企业参与过标准制定。不难看出,精益求精的极致追求和专业的技术,已经成为江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决胜市场的主要手段。

特:练就“独门绝技”方能“独树一帜”

通过走访,记者发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很多专精特新企业的共同特征,它们往往具有“独门绝技”,针对特定市场、特定消费群体,利用独特资源,采用特制工艺、技术等,提供独具特色的产品或服务,形成较强的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

从一间钣金作坊发展成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协会30强企业,经过四代人的努力,南通国盛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成长为国内先进的金属切削类中高档数控机床及自动化生产线提供商。

“眼前的龙门五面体加工中心全自动直角头是我们最新研发的机床核心零部件。它具有自动抓取、换头、换刀的功能,突破了‘卡脖子’技术难题,完全实现了替代进口,极大提升了加工效率。”国盛智科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多年沉淀,公司沿着机床产业链形成了装备部件、数控机床、智能自动化生产线三大板块业务,“我们是中国机床行业为数不多的能够批量生产五轴五联动加工中心的制造商之一,正是具备了‘独门绝技’,使得我们可以满足用户不同行业应用场景下的金属切削一体化解决方案需求。”

南通国盛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现代化生产车间

位于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江苏中机矿山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矿山开采智能装备研发、制造及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为一体的科技型企业。通过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深度融合,该企业所研发出的智能采掘、智能辅助运输等装备,正在助力实现煤矿开采全过程的智能化运行。

采煤机车间里,工作人员正在对MG270/1280-WD型号的采煤机进行零部件组装。“这台采煤机是根据山东能源孙村煤矿要求,在含有硫化铁的特殊煤层进行采煤工作而特别定制设计的一款采煤机,这款设备可以在坚硬煤层实现高产、高效、智能的连续开采。”江苏中机矿山设备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陆建伟说。

“硬岩截割技术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研究,形成了近百个发明专利,并承担了国家‘863计划’的课题。近期,我们将与国外某科学院合作研究生产金刚石截齿,预计截割硬度可达f15,一旦成功将彻底改变现有矿山打眼放炮的历史。”陆建伟表示,依靠科技创新练就“独门秘籍”,这就是“小巨人”企业引领行业发展的不二法门。

从行业分布上看,江苏省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研究和试验发展占比最高,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入围的企业数量也比较高。其中,共计186家江苏企业跻身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数量居全国第一。这是江苏数十年如一日引导中小企业走“特色化”之路结出的硕果。

新:“矢志创新”方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原动力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相关部门对专精特新企业中“新”的定义是有演变的,从“新颖化”变成了现在的“创新型”,更加强调自主性、先进性。如果说创新是企业经营最重要的品质,那么对于专精特新企业而言,创新更是其刻在骨子里的基因以及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

“创新型企业必须把自主创新放在核心地位。”江苏省精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超飞告诉记者,这家致力于冷链设备控制、监测、联网、云平台大数据服务、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的高新技术企业,秉承着“精益求精,创新科技”的品牌理念,每年研发费用投入均超过销售收入的8%,200余名研发工程师始终专注于产品技术创新和可靠性提升。以此为基础,精创电气已建立了基于多源感知和容器虚拟化技术的全冷链系统平台,成为了全球领先的冷链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全球专业的冷链物联网产业基地。

“精创致力于持续打造开放式、智能化创新基地,科技引领创新、创新助力发展。”李超飞介绍道,在精创电气符合工业4.0标准的智能制造工厂里,现代化的生产线融合了OT运营技术、IT数字化技术和AI自动化技术,能够让设备与服务彼此关联的数据发挥“大脑”的价值,实现下游推动上游的柔性生产链条。“精创智能制造新系统人均产能可提高5倍,一次生产直通率大幅提升,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有力推动了工业物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引领冷链智能监测与控制的行业发展。”

江苏省精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制造工厂

精密减速器就像是机器人的“关节”,也是机器人成本构成中占比最大的核心部件。由于其研发技术被国外企业长期垄断,严重制约了国产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但随着近些年国产谐波减速器的快速崛起,这一局面正在被逐渐改写。

苏州绿的谐波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团队从2003年就开始默默无闻地瞄准该方向,不计付出、坚持投入,从底层数学模型做起,采用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自主创新进而逆袭超越,研制出国际领先的谐波减速器,确保了国产机器人行业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可控及高速发展。“始终做到提前嗅知市场需求、提前进行研判、提前研发,这就是持续创新的动力和方向。”苏州绿的谐波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谦说。

一枝独秀不是春。创新不仅仅是企业个体自身发展的需求,更要在中小企业群体中打造敢于创新、持续创新的整体氛围。为此,江苏省政府办公厅今年年初印发实施《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包括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3部分内容,涵盖8大工程和4项保障措施,提出到2025年,全省累计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300家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0家以上,创新型中小企业50000家以上。

在这个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时代,以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重要抓手,持续带动中小企业向产业链中高端攀升、不断积蓄发展新势能,这既是江苏的坚持,也是江苏的选择。未来,江苏也将继续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全省中小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以中小之名,筑实体之基!

来源:交汇点

编辑:卞婷婷(见习)

审核:曾海蓉

211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高效、高质量,关键在于中小企业。作为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的省份,江苏近年来持续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力度,在资金、人才、技术、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企业大力支持。9月20日至22日,“解码‘小巨人’——专精特新看中国(江苏站)”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先后前往南京、苏州、南通、徐州四地,采访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专精特新企业,探寻这些来自江苏的国家级“小巨人”身上所蕴含的“大能量”,揭秘其在专业化、精益化、特色化、创新型方向持续发展的成功密码。

专:深耕“专一赛道”方能行稳致远

翻看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对“专”有着明确的要求和定义:坚持专业化发展道路,长期专注并深耕于产业链某一环节或某一产品,主营业务收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比重不低于70%。

“‘专精特新’四字中的‘专’,在我看来一层含义是专注,另一层含义则强调长期。”南京贝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军认为,只有长期坚持,才能在“小领域”拓出“大蓝海”。

从只有一台设备、400平方米生产空间、不到10个人的小微企业起步,南京贝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逐步成长为拥有数十条全自动生产线、自建厂房6万多平方米、全球员工约500人的集团化公司。从正式运作到被评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贝迪新材用了10年时间。

南京贝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产线上正在生产膜材料制品

“晶圆传输模块是所有半导体制程、检测设备都必不可少的关键组成部分,目前该设备的高端机型被国外供应商垄断。我们所做的就是专注于晶圆传输设备领域,突破技术垄断,实现这一领域关键设备和零部件的国产替代。”泓浒(苏州)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兼首席技术官林坚说。

泓浒(苏州)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然而其团队成员早已在晶圆传输设备翻新和维护领域积累了15年的丰富经验,尤其在机械手臂领域拥有多项独家授权和实用专利。“目前我们主营晶圆传输设备及部件、维修翻新、耗材及配件贸易这三大业务,主要产品包括设备前端模块(EFEM)、晶圆传片机(Sorter)、真空传输平台(VTM)、半导体核心精密传输部件等。”林坚表示,长期以来,泓浒半导体立足自主研发,晶圆传输设备在半导体设备前、中、后道工艺均有产品广泛使用,尤其8/12英寸晶圆分选设备已进入国产主流大硅片生产线及先进封装线。

“实践证明,只要企业敢闯,即便在‘小而窄’的专业化细分领域,也一定能搞出‘大名堂’。”林坚说。

泓浒(苏州)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亮相行业展会

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已成为江苏中小企业的首要选择,而“专注深耕某一赛道”的发展模式,也给江苏中小企业带来了实惠。统计显示,2022年江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95.6%,超九成企业集中在制造业领域,七成企业专注细分领域长达10年以上,三成以上企业主导产品在全国细分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

精:“精益求精”方能“技高一筹”

“精益化”,是对专精特新企业在技术和管理上的要求。江苏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不仅在技术研发上精益求精,同时通过引入完善先进的管理模式,逐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位于南京江北新区的江苏长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无尘生产车间内,先进的芯片封装、测试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紧张有序地运行着。源源不断下线的分立器件、电源管理IC等成品即将发往客户。

组建自主封装产线,原材料的高密度设计是最考验生产工艺的难点之一。长晶科技子公司江苏长晶浦联功率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智指了指一块样品告诉记者,在一块手掌大小的引线框上,排布了约3万个分立器件产品。“差不多一颗芝麻粒里能放下两到三个我们的产品。”郭智说,“而且产品的一致性要非常好,必须大小统一、确保每一颗都是一模一样的,这对精度的要求非常高。只有在进行工艺设计时工艺参数足够强健,才能确保产品后期优秀的良率和可靠性。反之,工艺设计和工艺工程能力不够的话,即便使用相同的设备也未必能生产出相同性能的产品。”

江苏长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上正在加工的产品

为了在生产工艺方面实现精益求精,长晶科技通过组建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梯队和持续的研发投入,不断完善和打磨先进技术。郭智说:“这些生产出来的标准产品,就像螺钉螺帽一样,只要是电子产品都可以应用,覆盖工业、汽车、计算机、智能手机等工业电子与消费电子领域的方方面面。”

南通苏锡通园区的江苏创斯达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智慧化流水线运转不息,工人正抓紧生产。作为世界上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将零间隙低碳无级变速传动技术实现商用并量产销售的公司,其生产的无级变速系统广泛应用于微型电动车、通勤单人电动车、低碳小货车等,不仅国内驰名,并且远销欧美。

江苏创斯达科技有限公司的智慧化流水生产线

“数字化系统的应用,使流水线的生产进度一目了然,发现问题更精准快捷,在各种智能化工具的帮助下,能够实时掌握整个车间的运行状况,管理工作轻松了很多。”江苏创斯达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通过建立适应企业自身特点的管理方式,以及对精益化管理方法进行分解剖析、融会贯通,充分保证了生产线长期有效运行和产品批次质量的稳定性。“目前,我们已牢牢占据零间隙低碳无级变速系统细分国际市场35%份额、国内38%份额。”

统计显示,2022年江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研发投入总额1168亿元,同比增长16.4%,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5.6%。企业户均拥有有效授权专利数55件,其中发明专利14件;专精特新企业设立研发机构超过1万家,其中近六成企业建立了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近三成企业承担过省级以上重大科技项目,近五成的企业参与过标准制定。不难看出,精益求精的极致追求和专业的技术,已经成为江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决胜市场的主要手段。

特:练就“独门绝技”方能“独树一帜”

通过走访,记者发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是很多专精特新企业的共同特征,它们往往具有“独门绝技”,针对特定市场、特定消费群体,利用独特资源,采用特制工艺、技术等,提供独具特色的产品或服务,形成较强的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

从一间钣金作坊发展成中国机床工具行业协会30强企业,经过四代人的努力,南通国盛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成长为国内先进的金属切削类中高档数控机床及自动化生产线提供商。

“眼前的龙门五面体加工中心全自动直角头是我们最新研发的机床核心零部件。它具有自动抓取、换头、换刀的功能,突破了‘卡脖子’技术难题,完全实现了替代进口,极大提升了加工效率。”国盛智科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多年沉淀,公司沿着机床产业链形成了装备部件、数控机床、智能自动化生产线三大板块业务,“我们是中国机床行业为数不多的能够批量生产五轴五联动加工中心的制造商之一,正是具备了‘独门绝技’,使得我们可以满足用户不同行业应用场景下的金属切削一体化解决方案需求。”

南通国盛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现代化生产车间

位于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江苏中机矿山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矿山开采智能装备研发、制造及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为一体的科技型企业。通过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深度融合,该企业所研发出的智能采掘、智能辅助运输等装备,正在助力实现煤矿开采全过程的智能化运行。

采煤机车间里,工作人员正在对MG270/1280-WD型号的采煤机进行零部件组装。“这台采煤机是根据山东能源孙村煤矿要求,在含有硫化铁的特殊煤层进行采煤工作而特别定制设计的一款采煤机,这款设备可以在坚硬煤层实现高产、高效、智能的连续开采。”江苏中机矿山设备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陆建伟说。

“硬岩截割技术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研究,形成了近百个发明专利,并承担了国家‘863计划’的课题。近期,我们将与国外某科学院合作研究生产金刚石截齿,预计截割硬度可达f15,一旦成功将彻底改变现有矿山打眼放炮的历史。”陆建伟表示,依靠科技创新练就“独门秘籍”,这就是“小巨人”企业引领行业发展的不二法门。

从行业分布上看,江苏省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研究和试验发展占比最高,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入围的企业数量也比较高。其中,共计186家江苏企业跻身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数量居全国第一。这是江苏数十年如一日引导中小企业走“特色化”之路结出的硕果。

新:“矢志创新”方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原动力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相关部门对专精特新企业中“新”的定义是有演变的,从“新颖化”变成了现在的“创新型”,更加强调自主性、先进性。如果说创新是企业经营最重要的品质,那么对于专精特新企业而言,创新更是其刻在骨子里的基因以及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

“创新型企业必须把自主创新放在核心地位。”江苏省精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超飞告诉记者,这家致力于冷链设备控制、监测、联网、云平台大数据服务、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的高新技术企业,秉承着“精益求精,创新科技”的品牌理念,每年研发费用投入均超过销售收入的8%,200余名研发工程师始终专注于产品技术创新和可靠性提升。以此为基础,精创电气已建立了基于多源感知和容器虚拟化技术的全冷链系统平台,成为了全球领先的冷链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全球专业的冷链物联网产业基地。

“精创致力于持续打造开放式、智能化创新基地,科技引领创新、创新助力发展。”李超飞介绍道,在精创电气符合工业4.0标准的智能制造工厂里,现代化的生产线融合了OT运营技术、IT数字化技术和AI自动化技术,能够让设备与服务彼此关联的数据发挥“大脑”的价值,实现下游推动上游的柔性生产链条。“精创智能制造新系统人均产能可提高5倍,一次生产直通率大幅提升,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有力推动了工业物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引领冷链智能监测与控制的行业发展。”

江苏省精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制造工厂

精密减速器就像是机器人的“关节”,也是机器人成本构成中占比最大的核心部件。由于其研发技术被国外企业长期垄断,严重制约了国产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但随着近些年国产谐波减速器的快速崛起,这一局面正在被逐渐改写。

苏州绿的谐波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团队从2003年就开始默默无闻地瞄准该方向,不计付出、坚持投入,从底层数学模型做起,采用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自主创新进而逆袭超越,研制出国际领先的谐波减速器,确保了国产机器人行业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可控及高速发展。“始终做到提前嗅知市场需求、提前进行研判、提前研发,这就是持续创新的动力和方向。”苏州绿的谐波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谦说。

一枝独秀不是春。创新不仅仅是企业个体自身发展的需求,更要在中小企业群体中打造敢于创新、持续创新的整体氛围。为此,江苏省政府办公厅今年年初印发实施《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包括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3部分内容,涵盖8大工程和4项保障措施,提出到2025年,全省累计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300家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0家以上,创新型中小企业50000家以上。

在这个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时代,以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重要抓手,持续带动中小企业向产业链中高端攀升、不断积蓄发展新势能,这既是江苏的坚持,也是江苏的选择。未来,江苏也将继续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全省中小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以中小之名,筑实体之基!

来源:交汇点

编辑:卞婷婷(见习)

审核:曾海蓉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