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找寻文旅产业“引爆点”,需坚守“文化心”、穿好“旅游衣”

2023-09-18 17:37 今日镇江  

文化赋予旅游内核,旅游给文化带来新活力。9月16日,由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南京艺术学院、淮安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五届紫金文化产业论坛暨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2023年年会在淮安举行。来自全国文化产业领域、高校院所、学术出版机构的200多位专家学者深入探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之道,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IP的价值如何凸显?吸引消费者的文旅新元素到底是什么?特色文旅发展与区域联动如何布局?记者进行了探访。

文旅融合打造世界级旅游品牌

今年暑期,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成了火爆全网的“打卡点”,共接待线下观众97.2万人次,推出2场特展,开展41场非遗展演,收获了大批国内外游客的好评。在江苏,大运河文化资源为旅游再添一把火。

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文化肌理。同济大学文化产业系副主任夏洁秋介绍,文旅融合发展有助于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适应城市整体发展趋势。他以上海为例,上海多年来探索文旅融合机制,基于内容创意融合、文旅企业融合、服务平台融合等方面,重视人与物、人与环境的互动,推进要素集聚、品牌建设及联动辐射效应。

“内容生产是文旅融合发展的根本动力。”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邵明华认为,文化资源、创意转化、文化产品构成文旅融合内容生产的三个重要方向,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要确立内容生产的基础性地位,推动文化资源的研究阐释、创意转化和开发利用,创新生产能够反映时代要求的文化产品,进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我国文旅融合实现内涵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如何促进大运河沿线城市文化旅游资源协同发展?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副教授周礫认为,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同时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也存在资源分布不均、市场主体失衡、跨域协作缓滞等问题,需要从资源整合、市场活化、数字发展等方面,推出协同大运河文旅资源禀赋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2014年,中国大运河的成功申遗标志着我国运河开发进入‘后申遗’阶段,统筹好保护、传承与利用的关系成为其建设的核心要务。”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冷南羲谈到,夜游产业作为夜间经济有机组成部分,在拉动内需市场、促进区域发展等层面发挥积极作用。大运河资源为夜游产业开发提供支撑,夜游产业为大运河资源转化提供路径,定制化策略是衔接二者的桥梁,文旅融合是推动二者的动力,推动水韵江苏焕发出文旅新活力。

数字赋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近日,南京首款文旅元宇宙体验平台“文都秘境”正式发布,元宇宙场景融入城市文旅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文都秘境”以真实的南京为蓝本,以南京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打造了一款古今融合交错的未来城市文化空间样本。

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行业关注的问题,而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提出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院长助理陈能军介绍,以文化为魂的文化产业在这样的高度下必须承载对外交往、对内治理的功能,基于文化数字化视角探索新时代背景下推动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

点“数”成“金”,激发文化数据新势能。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讲师曹祯庭认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提出要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推进文化数字化发展。未来需要立足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标准规范、数据开放、模式创新、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探索江苏推进文化数据要素市场高质量建设的可行路径,以期发挥文化数据价值,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构筑扬子江城市群数字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打造扬子江创意城市群数字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的生态圈、构筑新基建、全产业链、创意人才和金融平台,使数字技术和内容创意为核心的各种中高端要素在扬子江城市群内自由流动,将扬子江城市群打造成富有江南文化特色的世界级数字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高地。”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讲师杨振动说。

在江苏,常州恐龙园、春秋淹城乐园、淮安西游乐园等主题公园正面临数字化革新机遇。业内专家认为,面临数字中国建设战略机遇和文化旅游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口,积极推进主题公园数字化发展满足消费需求转变、带动文旅产业升级。例如建立主题公园数字化产品服务体系的关键在于特色主题IP数字化、产品服务整体数字化、打造智慧服务平台。同时,拓宽优化主题公园数字化消费体验,开发数字文旅演艺、提升沉浸式体验、打造主题元宇宙。

文旅融合为乡村振兴“提速”

在淮安白马湖生态旅游景区,一品梅园、三岛奇遇记、卡丁车竞技中心、国际房车露营基地……多元旅游体验产品正成为景区引流的“爆点”。文化赋能旅游,旅游振兴乡村的脚步正在跑出“加速度”。

“众多散落在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岁月淬炼,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其多样化价值正在被人们重新认识、激活。”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韩顺法介绍,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就要积极寻求乡村振兴所依赖的各类资源禀赋,以确立合适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在江苏,水乡周庄、兴化垛田、连云港渔湾……一批乡村旅游地正给国内外游客带来全新的乡村旅游体验。

民族地区文化传承创新与乡村振兴同样密不可分。云南大学副教授王佳表示,乡村成为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方文化的繁衍生息的主要空间,民族文化也在乡村社会发展中实现了变迁和重塑,在乡村振兴中实践着传承创新。“要在与现代社会接轨、融入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获得有效的保护传承,通过民族文化的创新利用延续和增强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命力,强化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构塑基于认同的民族有机共同体。”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当前,越来越多的人正在短暂的乡村旅行中寻求身心放松,释放负能量。盐城师范学院副教授陶蓉蓉说:“艺术介入乡村的浪潮之下,正构建村落美学,提升乡村旅游价值。一方面,艺术对乡村旅游场景进行了审美价值升级,成就了对村落美学的诗意想象;另一方面,伴随旅游价值生产变现模式的多元趋势,村落美学体现出巨大的价值可塑性与文化渗透力。”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何冰

审核:解斐


179

文化赋予旅游内核,旅游给文化带来新活力。9月16日,由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南京艺术学院、淮安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五届紫金文化产业论坛暨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2023年年会在淮安举行。来自全国文化产业领域、高校院所、学术出版机构的200多位专家学者深入探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之道,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IP的价值如何凸显?吸引消费者的文旅新元素到底是什么?特色文旅发展与区域联动如何布局?记者进行了探访。

文旅融合打造世界级旅游品牌

今年暑期,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成了火爆全网的“打卡点”,共接待线下观众97.2万人次,推出2场特展,开展41场非遗展演,收获了大批国内外游客的好评。在江苏,大运河文化资源为旅游再添一把火。

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文化肌理。同济大学文化产业系副主任夏洁秋介绍,文旅融合发展有助于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适应城市整体发展趋势。他以上海为例,上海多年来探索文旅融合机制,基于内容创意融合、文旅企业融合、服务平台融合等方面,重视人与物、人与环境的互动,推进要素集聚、品牌建设及联动辐射效应。

“内容生产是文旅融合发展的根本动力。”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邵明华认为,文化资源、创意转化、文化产品构成文旅融合内容生产的三个重要方向,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要确立内容生产的基础性地位,推动文化资源的研究阐释、创意转化和开发利用,创新生产能够反映时代要求的文化产品,进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我国文旅融合实现内涵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内生动力。

如何促进大运河沿线城市文化旅游资源协同发展?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副教授周礫认为,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同时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也存在资源分布不均、市场主体失衡、跨域协作缓滞等问题,需要从资源整合、市场活化、数字发展等方面,推出协同大运河文旅资源禀赋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2014年,中国大运河的成功申遗标志着我国运河开发进入‘后申遗’阶段,统筹好保护、传承与利用的关系成为其建设的核心要务。”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冷南羲谈到,夜游产业作为夜间经济有机组成部分,在拉动内需市场、促进区域发展等层面发挥积极作用。大运河资源为夜游产业开发提供支撑,夜游产业为大运河资源转化提供路径,定制化策略是衔接二者的桥梁,文旅融合是推动二者的动力,推动水韵江苏焕发出文旅新活力。

数字赋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近日,南京首款文旅元宇宙体验平台“文都秘境”正式发布,元宇宙场景融入城市文旅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文都秘境”以真实的南京为蓝本,以南京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打造了一款古今融合交错的未来城市文化空间样本。

新时代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行业关注的问题,而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提出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院长助理陈能军介绍,以文化为魂的文化产业在这样的高度下必须承载对外交往、对内治理的功能,基于文化数字化视角探索新时代背景下推动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使命。

点“数”成“金”,激发文化数据新势能。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讲师曹祯庭认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提出要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推进文化数字化发展。未来需要立足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标准规范、数据开放、模式创新、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探索江苏推进文化数据要素市场高质量建设的可行路径,以期发挥文化数据价值,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构筑扬子江城市群数字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打造扬子江创意城市群数字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的生态圈、构筑新基建、全产业链、创意人才和金融平台,使数字技术和内容创意为核心的各种中高端要素在扬子江城市群内自由流动,将扬子江城市群打造成富有江南文化特色的世界级数字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高地。”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讲师杨振动说。

在江苏,常州恐龙园、春秋淹城乐园、淮安西游乐园等主题公园正面临数字化革新机遇。业内专家认为,面临数字中国建设战略机遇和文化旅游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口,积极推进主题公园数字化发展满足消费需求转变、带动文旅产业升级。例如建立主题公园数字化产品服务体系的关键在于特色主题IP数字化、产品服务整体数字化、打造智慧服务平台。同时,拓宽优化主题公园数字化消费体验,开发数字文旅演艺、提升沉浸式体验、打造主题元宇宙。

文旅融合为乡村振兴“提速”

在淮安白马湖生态旅游景区,一品梅园、三岛奇遇记、卡丁车竞技中心、国际房车露营基地……多元旅游体验产品正成为景区引流的“爆点”。文化赋能旅游,旅游振兴乡村的脚步正在跑出“加速度”。

“众多散落在乡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岁月淬炼,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其多样化价值正在被人们重新认识、激活。”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韩顺法介绍,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就要积极寻求乡村振兴所依赖的各类资源禀赋,以确立合适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在江苏,水乡周庄、兴化垛田、连云港渔湾……一批乡村旅游地正给国内外游客带来全新的乡村旅游体验。

民族地区文化传承创新与乡村振兴同样密不可分。云南大学副教授王佳表示,乡村成为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方文化的繁衍生息的主要空间,民族文化也在乡村社会发展中实现了变迁和重塑,在乡村振兴中实践着传承创新。“要在与现代社会接轨、融入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获得有效的保护传承,通过民族文化的创新利用延续和增强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命力,强化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构塑基于认同的民族有机共同体。”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当前,越来越多的人正在短暂的乡村旅行中寻求身心放松,释放负能量。盐城师范学院副教授陶蓉蓉说:“艺术介入乡村的浪潮之下,正构建村落美学,提升乡村旅游价值。一方面,艺术对乡村旅游场景进行了审美价值升级,成就了对村落美学的诗意想象;另一方面,伴随旅游价值生产变现模式的多元趋势,村落美学体现出巨大的价值可塑性与文化渗透力。”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何冰

审核:解斐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