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力
南山之大,用广袤形容,一点不为过。游遍镇江各大景点,我最喜欢的还是南山,几乎每去一次都有新的发现、新的惊奇。
对于身边的景点应当熟之又熟了,但真正了解南山,我还是在退休后。我惊叹于它的广袤,占地面积达1000公顷,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惊叹于它的山众,有招隐山、黄鹤山、九华山、小龙山、观音山;更惊叹于它的人文名胜,萧统、戴颙、刘勰、李德裕、苏东坡、米芾……历朝名人在此留踪,其历史故事、民间传说至今耳熟能详。
南山的入口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有多个,想探寻就不能走平常路。我曾经与好友驱车,从菊花山路进山,坡道蜿蜒曲折,四季绿荫遮蔽。有一条小路可向上攀登,过一个空中天桥便来到文苑后身的老头山,这里游人稀少,树木繁盛,幽深静谧。绿荫深处有两座百年坟茔很有历史,一座马家坟,另一座为陈氏先茔,两座墓主均为女性。马家坟是镇江旅日华侨巨商马席珍先生,为报答母亲贾淑媛的养育之恩在民国时期建的。陈氏墓主,据说曾是蒋介石的奶娘,墓前耸立的石牌坊,楹联有民国时期政界名人题词,可见这墓主陈氏地位确实不一般。
菊花山路是一条横贯东西的山路,东有两条路与官塘社区相通,形成了南山两处东入口。菊花山路行至一半,可见路旁有几片翠绿的茶园,每到春季便有采茶人在此忙碌。茶园南侧通往一处水杉林,林中有制茶点,飘出淡淡的茶香。南山翠茗茶自古享有盛名,为吃到时令新茶,初春时节,开车来买茶者络绎不绝,春季里的南山有了另一番景象。
文雯 摄
顺着蜿蜒的坡道来到了八公洞路,环顾四周山峦起伏、林木葱茏。路的西侧有一水库,明镜般的水面映衬着远处静静的山岗,好似一幅秀丽的水墨画。我曾与友人寻找八公洞的遗址,在长满修竹的林中,在乱石陡峭的山头搜索,可始终未能见到。
八公洞路在山间穿行,两旁竹林、松柏四季常青,沿路驱车,一直往西便来到西入口。草坪茵茵、山涧淙淙、树林深深,这里的景色总是让人流连忘返。西入口有岔道供游人选择,大山之阳,向南便可到达南山最大的水库,回龙山水库片区正是南山的南入口。来到水库面前,只见碧波浩渺,湖光山色,令人神清气爽,总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南山有山有水,可谓两全其美啊!
西入口的岔道北与南山绿道相连。南山绿道名不虚传,其绿荫夹道、花木扶疏、曲径流畅、空气清新,总能见到三五个结伴而来,骑车、疾行的锻炼者。沿绿道行走1公里,有路标指示“幽栖古道”,让游人陡生神秘感。从木质栈道拾级而上,眼前出现一条直通山顶高崇寺的古道,狭长的古道上撒满了枯黄的落叶,微风吹散落叶,能见石道上的独轮车车辙,凸显了古道的历史悠久。出古道便来到高崇寺,这座建在九华山东峰的寺庙,是镇江的地藏菩萨道场,相传寺庙始建于唐贞观13年。因为安徽九华山作为地藏菩萨道场而闻名于世,所以镇江的这座寺庙被人称为小九华山高崇寺,迄今已有1380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刹。
说到南山离不开人文历史,因为南山的灵秀古幽,千百年来吸引众多隐士、学者,到此居住逗留,或深藏山中潜心著书立说,或感怀山水写出优美诗篇,或恣意挥毫留下千古墨宝。南朝昭明太子萧统、戴颙的故事早已为人熟知。南朝还有两位隐士学者关康之、臧荣绪,时人称“京口二隐”,二人隐居南山钻研经义,追本溯源,著书立说,前者对《易经》《毛诗》颇有研究,他曾作《毛诗义》,后者则完成了110卷《晋书》的撰写。宋代周敦颐曾住鹤林寺读书研学,后成为颇有名望的理学家。南宋陆秀夫也曾在鹤林寺居住,他刻苦读书务农,曾写诗歌《鹤林寺》叙述了这段经历:“岁月未可尽,朝昏屡不眠。窗前多古木,床上半残编。放犊饮溪水,助僧耕种田。寺门久断扫,分食愧农贤。”若干年后陆秀夫成为南宋赫赫有名的左丞相。
南山的故事总也讲不完,南山的秀色更让人看不够。回到菊花山路北端,耸立路中央的南山正门牌坊,那副楹联“南村烟树重重出,北郭春潮渺渺流”,正述说着南山的广袤与幽深。
编辑:朱超
审核: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