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荆锡震
丁桥,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小镇。在明朝时期编纂的《明隆庆丹阳县志》中,丁桥和吕城、延陵、珥村、丁庄、埤城一起,被称为丹阳的六大古镇。而现在,它仅仅是皇塘镇的一个村。
丁桥得名的故事
汉代以前,因为这一带千墩相连,所以原名叫“千墩”。之所以改名叫“丁桥”,据说是跟一位仙人丁令威有关。
晋代大文学家陶渊明著有《搜神后记》一书,全书十卷共120篇传说故事,首篇便是丁令威的传说,而名垂千古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则排列其后。
丁令威,汉辽东人,曾当过辽阳刺史。因任职之年遭遇洪灾,得不到朝廷救济竟私自动用国库公粮赈济灾民,被朝廷问责,差点杀头。遭此挫折,丁令威自感仕途无望,便挂冠而去,远离尘世,跑到灵墟山一心修仙学道去了。
数年之后,丁令威学道初成。为了得道成仙,他辞别师傅只身下山,开始云游四方,广结善缘。这一天,他云游到了千墩。只见此地东有土墩耸立,西有荆溪潺潺,千墩相连,冢阜垒然,草木茂盛,风景秀丽,便在此定居下来,凿井炼丹,潜心修道。与此同时,他用数年时间,把东面的土墩推平,并在此地修建了一座道观,取名为灵应观。
灵应观向西数百步,荆溪横陈,两岸居民隔河相望,甚是不便。丁令威就带动村民凿石建桥,两年桥成。村民们感念丁令威的恩德,就将此桥取名为丁桥。
鹤溪河与导墅桥
灵应观向东十里,有一个百户大村,村民散居荆溪两岸。丁令威决心为村民在荆溪之上建造一座荆溪桥,造福两岸村民。他除了捐出灵应观的全部香火钱,还外出化缘募资三年。桥成之后,当地人为铭记丁令威的恩德,就将此桥取名为“道士桥”。后人逐渐演化为“导士桥”、“导墅桥”。
丁令威一生爱鹤,他在灵应观里养了一对丹顶鹤,终日与鹤形影不离。每当日出时分或夕阳西下,他都牧鹤荆溪之畔,或戏水溪边,或抚琴柳下。而这对仙鹤则如影随形,或俯首低吟,或仰天长啸,人鹤共舞,宛若仙境。
数十年后,丁令威终于修成正果,得道成仙。这一天,他化鹤升天,准备回归辽东。当他化鹤飞升到半空中时,不禁对这块生活了几十年的第二故乡十分留恋,遂沿荆溪河又缓缓地翱翔了一圈。当地百姓得知丁令威得道成仙化鹤升天后,纷纷跪拜在地,叩头不止。丁令威恋恋不舍,就把他随身携带的古琴向下一抛,以作留念。后来,人们就把丁令威抛琴的地方叫作“下琴桥”,把荆溪河改称为“鹤溪河”,而“千墩”之名自此之后也就改称为“丁桥”了。
丁令威化鹤飞回辽东后,立在仙人台的华表柱上梳理羽毛。一白衣少年看到后,张弓搭箭朝其射去。丁令威振羽而飞,在空中高歌唱道:“有鹤有鹤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旧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歌罢,一飞冲天,不知所踪。
福祠山和灵应观
丁桥向东一箭之地有个珥塘村,其居民是西汉荆王刘贾之后裔,为纪念荆王封号而改刘为荆姓,三国时隐居于此。东晋时期,荆氏已成望族,就在珥塘建起了荆氏祖祠。首修族谱时,“画龙点睛”的大画家顾恺之为荆氏族谱写了序。所以,珥塘也成为了荆氏的始祖之地和荆姓的发源地。珥塘的荆氏祠堂煊赫一时,远近闻名,当地人干脆就用“祠堂”直接代称珥塘。
丁令威在千墩炼丹修道几十年,为当地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也与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他成仙升天后,当地村民感念其德,除了把一些与他有关的地方改名以作纪念,还把他修建的灵应观重新增建。原来的灵应观只有道教创始人老子李耳的塑像,而增建之后的灵应观则增加了丁令威的塑像。人们把丁令威祠和供奉老子的道观合而为一,因毗邻珥塘的荆氏祖祠,便取名福祠山。可见,丁令威在当地人的心目中具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每年清明节这天,方圆数十里的乡民都会到福祠山、灵应观来祭拜丁令威。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传统的庙会集市。每到清明节,丁桥古镇摊位林立,商贾云集,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就如《清明上河图》描绘的一般,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农工商贾一都会
灵应观在历朝历代都有重修,规模不断扩大。到了宋朝,灵应观改名太霄观,在道教中的地位与茅山道观不相上下。当时的丁桥,因福祠山、太霄观的盛名,规模达到了鼎盛时期,号称“十里古镇”。宋时名臣刘宰曾著有《太霄观记》一文载入邑志,其文曰:“丁桥虽非井邑,而水可舟,陆可车,亦农商工贾一都会。”此文对古代市井商贸文化极具研究价值,常被经济学家引经据典,在我国商贸界享有较高的史料地位。
丁桥在宋朝时期就已经是“农工商贾一都会”,南来北往的商贾和琳琅满目的商品,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其农耕业、商贸业、手工业、制造业、餐饮业、博彩业乃至医巫卜卦,都开化较早。在这些众生百业中,丁桥的酿酒技术和豆腐制作技艺最负盛名,特别是“丁桥豆腐”的名号,一直传承至今,历久弥香。
元朝时,蒙古铁骑南下,丁桥毁损大半。太平天国时,又遭兵燹涂炭,几为灰烬。抗日战争时期,一次有两个日本兵从导墅桥据点窜到丁桥街上找“花姑娘”,街上的大姑娘小媳妇全都吓得躲了起来。两个日本兵找到福祠山的太霄观,见道观中的丁令威塑像仪态威严,心中不悦,就把找不到“花姑娘”的气撒到塑像身上。一日本兵用双手猛推塑像,企图把它推倒。不料,丁令威的塑像下有机关,日本兵一用力,原来坐着的塑像猛地站了起来。日本兵吓得一下子瘫坐在地,怎么也爬不起来。另一个日本兵赶紧把他背了起来,一溜烟跑回据点。当晚,那个吓瘫了的日本兵居然一命呜呼了。于是这一消息一下子就传开了。此后,当地百姓对福祠山和丁令威更加敬若神明。福祠山(太霄观)在1958年拆毁,只有丁令威当年凿开的一口炼丹井尚在。
梁宝寺毁于战火
丁桥西去一里有个寺墩村。寺墩村的得名,缘于“梁宝寺”。
梁宝寺,建于梁朝天监年间,是梁武帝为得道高僧宝志和尚建的一座名刹宝寺,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据史书记载,梁宝寺院宇敞亮,气势恢宏。明朝正统时曾重修,清康熙年间增建观音殿,乾隆年间又增建地藏殿。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与清军江南大战时,梁宝寺毁于战火。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修。新中国成立后,梁宝寺曾作为学校用房得以保留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因年久失修被毁,院内一株百年银杏树也同时被伐。
清朝咸丰八年,邑人荆履吉撰有《梁宝寺记》一文留世存志,文曰:“丁桥在宋时之地,大今十倍。而寺观之最著者有二焉,其一为太霄观,系丁令威故居,其裔舍宅为观……其一即梁宝寺,创自梁大同间,以宝志禅师而得名,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村民刈田,屡得古瓦瓶及宋时崇宇通宝大钱。盖宋之丁桥,广袤数里,岂今日可与较长絮短哉?”
古老的丁桥,经历了如此多的风云变幻,昔日的辉煌已成烟云。但历史的年轮依然深深地印在了老街的麻条石上,印在了老人们的美好记忆中。如今的丁桥,是皇塘镇的一个村,全村现有七千多人口,土地面积近万亩。其规模虽然无法与当年的十里古镇相提并论,但在镇江市和丹阳市的村级经济组织中却是数一数二的。更何况,皇塘镇的工业园区现落址于丁桥村,这将给新时代的丁桥插上腾飞的翅膀。我们有理由相信,古老的丁桥一定能够焕发新的活力!
编辑:万嘉
审核:沈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