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3年版)》(下称《国家标准2023》),是自2021年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发布实施以来的首次调整。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源、社会和谐之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变化,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发生变化。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是民生保障的底线标准,保持动态更新,是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必然要求,为民生保障标注新方向、注入新动力。
民之所盼,政之所行,增进民生福祉也是我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从生活冷暖到乐业安居,从个税改革到提速降费,从生态保护到医疗改革,一件件稳中求进的工作部署,一个个清晰明确的任务目标,勾勒出一幅高品质生活、温暖人心的民生画卷。此次《国家标准2023》对部分服务项目进行了“增”“提”“调”,占总项目数的60%,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就是为了让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补齐民生短板,增进民生福祉,就能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让幸福看得见摸得着。
基本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新出台的《国家标准2023》,新增了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服务,提高了“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膳食补助”“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项目的服务标准,扩大了农村危房改造、特殊群体集中供养的服务对象范围……具体来说,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发力点、主攻项就在向哪里倾斜。列出服务事项清晰、服务标准明确的“福利单”,对民众作出必须予以兑现的“硬承诺”,这不仅让政府“案头有账”,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软要求”向可量化可测算的“硬指标”转变,还让群众“心中有数”,社会各方面也由此可以对照监督。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实现《国家标准2023》设定的各项目标、将好政策变成实打实的民生红利,关键要靠真抓实干,靠强有力的贯彻落实。一方面,要围绕国家标准,根据新形势、新需求细化完善落实举措,确保各地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够“承诺必达”;另一方面,要做到“量体裁衣”,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把一项项“清单量”转化成看得见的方式、摸得着的“实物量”。面向未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解民忧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做到群众心坎上,必将让更多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迈上新征程,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只要锚定目标,真抓实干,变“民生账单”为“幸福清单”,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会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江枫)
来源:南通网
编辑:万嘉
审核:沈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