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为谱写“很有前途”新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新时代镇江组织工作综述

2023-08-17 06:05 今日镇江  

今日镇江讯(镇组轩 谭艺婷)谆谆嘱托催人奋进,峥嵘岁月铭刻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组织系统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来镇视察时的谆谆嘱托,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把组织工作“子系统”放到党委工作“大棋局”中,持续以高质量组织工作助力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镇江很有前途”新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在凝心铸魂中永葆政治忠诚

2014年12月13日,是铭刻在322万镇江人民心中的重要日子。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视察江苏就亲临镇江,访农家、问民需,走企业、谈生产,殷切寄语“镇江很有前途”。领袖的巨大关怀、厚重期望,鼓舞着全市人民勇挑重担、昂扬奋进。

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组织部门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动旗帜鲜明讲政治落到实处,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着力打造“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路”教学行动,开设初心课堂、田间课堂、观摩课堂“三大课堂”,把学思践悟作为领导班子换届、干部任前培训、各级主体班次的“必修课”,累计组织27万余名党员、干部实地学习。

学创新理论,悟真理力量,增实践动力。近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坚持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在常学常新、长抓长效中推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2022年,推动全市1.2万个基层党组织集中诵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2023年,在全市23.14万名党员中开展“学出‘很有前途’新状态”活动,在1.2万个基层党组织中开展“铭嘱托铸忠诚强动力”主题党日活动,学懂弄通做实的成效更加显现。

在历次党内集中教育中强党性、铸忠诚。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再到党史学习教育……在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中,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向心力持续增强、凝聚力不断强化、战斗力有效提升。

政治标准是党员干部第一位的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领导干部“政治体检”,探索构建“三个一管日常、三道关管任前、两类人筛重点”的政治素质考察“332”体系,切实画准干部的“政治像”、把牢干部的“政治关”。同时,举办“政治能力建设”等180余个专题班次,持续增强了各级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在强基固本中筑牢战斗堡垒

严密的组织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组织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要求,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深入推进“五聚焦五落实”深化提升行动,坚持不懈抓基层、打基础、固根本,凝聚起建设“强富美高”新镇江的磅礴力量。

善谋则善为,善作则善成。2022年7月6日,全市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会议召开,启动实施“党旗‘镇’红、一线建功”工程,实现了镇江党建工作的“四个首次”:首次市委发文部署、首次市委开会启动、首次市委书记讲话动员、首次党建专家权威点评。工程实施以来,全市围绕强组织、强队伍、强担当、强制度、强保障的“五强”布局,在农村、城市、两新组织、机关部门、事业单位、国企等领域扎实推进六项先锋行动。

管党治党责任是最根本的政治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镇江市县乡三级共实施1173个“书记项目”,市委书记连续领办“党建助推产业强市三项行动”“助力‘镇合意’、服务先锋行”“链上先锋”等项目,持续释放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助力中心大局的乘数效应。创成五星标杆党支部20个、五星党支部236个,四星以上党支部占比35%以上。今年以来,全市积极构建基层党建“五责联抓”工作体系,明确了党委(党组)、党组织书记、分管负责同志、班子成员、党务工作者抓基层党建责任。

专业化队伍是建强基层堡垒的重要支撑。我市在全省率先探索村书记专业化管理、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省委组织部两次在我市召开现场会并全省推广。全市475名村书记、1683名社区工作者、490名两新党务工作者纳入专业化体系,14人获评全省“百名示范”村(社区)书记,实现能力素质、待遇保障“双提升”,打造了一支政治过硬、专业专注、相对稳定、充满活力的骨干队伍。

推动各领域党组织全面进步。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建标准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两个国家级试点,城市基层全域党建做法六次登上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讲台,民营企业“双强”经验得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肯定,“行业党委+网格化党支部”货车司机群体党建“镇江模式”被中组部、交通运输部全国推广,打造“建功主战场”机关党建品牌,推动党组织建在学校、医院、项目一线,“党建聚合力、国资加速跑”为国企改革注入红色动能,各领域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持续增强。

一名党员一面旗。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新发展党员6.27万名,为2.2万名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面对世纪疫情、台风暴雨的严峻考验,制定助力战疫“12条措施”、发出防汛抗洪“六个坚决”倡议书等,组建1000余支党员突击队,1.5万名机关党员志愿者下沉社区开展“敲门行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在选优配强中锻造中坚方阵

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坚持树导向、激活力、严管理,着力建设一支堪当现代化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聚焦新时代好干部标准,配强现代化建设排头兵。近年来,全市各级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认真做好干部选育管用各项工作。在换届工作中,制定“一稳三好”总目标,圆满完成市县乡领导班子及市属高校、群团组织换届工作,有序推进市管企事业单位换届。连续4年开展“一创八争”活动,累计评选“好班子”57个、“好干部”285名。

首次开展“无任用推荐”,172名干部进入组织视野。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工程,创新小班化、拉练式、实战化模式,举办产业强市、乡村振兴、金融化债等专题培训班410余个。累计选派304名干部奔赴对口支援一线,助力受援地高质量发展。

坚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我市坚持用好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指挥棒”,创新绘制高质量发展质效图、发布高质量发展质效报告,直观、形象、系统地反映各地高质量发展现状,推动干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立起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

蓄足源头活水,建强事业梯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围绕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制定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实施意见,推进“政治铸魂、源头储备、劲火淬炼、压担锻造、严管厚爱”五项行动,实施市管企事业单位年轻干部培养“双百工程”,连续两年选聘优选生220名,今年选派30名年轻干部到项目攻坚一线开展上下互派挂职。

严管厚爱激发干事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首次考察江苏时,首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这一巨大荣光激励着全市组织系统认真从严管理干部。近年来,全市各级组织部门坚持“凡提四必”,建立干部监督信息备查机制,收集整合信访举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巡视巡察等信息,在干部调整酝酿前逐个核查。加大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力度,结合市委巡察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扎实做好换届风气监督,着力纠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

着力推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持续完善公务员考录、调任、遴选等规范化流程,实施新录用公务员“源头培养”计划,开展公务员“三强三比加速跑”主题活动,首次评选20名“最美公务员”,有序推进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加强公务员平时考核、及时奖励,大力宣扬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金怡、全国“最美公务员”聂永平等先进的事迹风采,激励引导全市公务员比着干、赛着干。

在汇聚英才中赋能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锚定建设“长三角产才城教融合发展福地”总定位,扎实推进人才“镇兴”行动,持续擦亮“人聚镇江 才享荣光”城市新名片。

引才聚才,政策先行。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金山英才”计划、大学生“聚镇”计划、青年人才“归雁”计划、产业链人才“赋能”计划、“新农人”计划等一系列支持政策,构建“1+2+3+N”人才政策体系,全方位吸引集聚各方面人才。近两年,累计引进大学生7.9万人,在镇高校毕业生留镇率由2016年的12.7%上升至2022年的23%。截至2022年底,我市人才资源总量达66.17万人、高层次人才达6.15万人,人才倍增效应逐步显现。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在做好产才融合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连续8年实施“金山英才”计划,累计投入9.88亿元、支持人才项目861个,引进产业强市领军人才885人、培育本土高层次人才4715人,吸引集聚了一批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的创新创业人才。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在全省率先组建人才攻关联合体,有效激发企业技术攻关效能,推动重点产业链固链补链强链。

筑巢方能引凤。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大力实施人才平台提升计划,累计建成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35个,上市企业达到24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39家,着力推进宁句合作示范区、官塘创新社区、金牛山科学城等一批特色产业人才集聚区建设,产学研用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人才活力进一步释放。

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我市始终把优化人才服务作为重中之重。设立人才“镇兴”服务专窗、开通12345尚贤人才服务热线,实现人才政策“一窗通办”。开发“镇江人才码”,实行人才分类认定、服务精准供给。设立人才特色银行,投放“金山英才卡”“金山英才助力贷”等金融产品。建设西津渡、苏宁等8个人才友好街区,建成人才公寓1万套、80余万平方米,全方位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近年来,在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中,镇江分别从全国第55位、第40位上升至第39位、第32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新时代新征程,全市组织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部署要求,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努力以高质量组织工作助力“镇江很有前途”加速跑进现实。

编辑:缪小兵

审核:沈菲

147

今日镇江讯(镇组轩 谭艺婷)谆谆嘱托催人奋进,峥嵘岁月铭刻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组织系统自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来镇视察时的谆谆嘱托,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把组织工作“子系统”放到党委工作“大棋局”中,持续以高质量组织工作助力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镇江很有前途”新篇章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在凝心铸魂中永葆政治忠诚

2014年12月13日,是铭刻在322万镇江人民心中的重要日子。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视察江苏就亲临镇江,访农家、问民需,走企业、谈生产,殷切寄语“镇江很有前途”。领袖的巨大关怀、厚重期望,鼓舞着全市人民勇挑重担、昂扬奋进。

忠于党、忠于人民、无私奉献,是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组织部门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动旗帜鲜明讲政治落到实处,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着力打造“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路”教学行动,开设初心课堂、田间课堂、观摩课堂“三大课堂”,把学思践悟作为领导班子换届、干部任前培训、各级主体班次的“必修课”,累计组织27万余名党员、干部实地学习。

学创新理论,悟真理力量,增实践动力。近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坚持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在常学常新、长抓长效中推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2022年,推动全市1.2万个基层党组织集中诵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2023年,在全市23.14万名党员中开展“学出‘很有前途’新状态”活动,在1.2万个基层党组织中开展“铭嘱托铸忠诚强动力”主题党日活动,学懂弄通做实的成效更加显现。

在历次党内集中教育中强党性、铸忠诚。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再到党史学习教育……在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中,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向心力持续增强、凝聚力不断强化、战斗力有效提升。

政治标准是党员干部第一位的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领导干部“政治体检”,探索构建“三个一管日常、三道关管任前、两类人筛重点”的政治素质考察“332”体系,切实画准干部的“政治像”、把牢干部的“政治关”。同时,举办“政治能力建设”等180余个专题班次,持续增强了各级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在强基固本中筑牢战斗堡垒

严密的组织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组织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要求,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深入推进“五聚焦五落实”深化提升行动,坚持不懈抓基层、打基础、固根本,凝聚起建设“强富美高”新镇江的磅礴力量。

善谋则善为,善作则善成。2022年7月6日,全市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会议召开,启动实施“党旗‘镇’红、一线建功”工程,实现了镇江党建工作的“四个首次”:首次市委发文部署、首次市委开会启动、首次市委书记讲话动员、首次党建专家权威点评。工程实施以来,全市围绕强组织、强队伍、强担当、强制度、强保障的“五强”布局,在农村、城市、两新组织、机关部门、事业单位、国企等领域扎实推进六项先锋行动。

管党治党责任是最根本的政治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镇江市县乡三级共实施1173个“书记项目”,市委书记连续领办“党建助推产业强市三项行动”“助力‘镇合意’、服务先锋行”“链上先锋”等项目,持续释放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助力中心大局的乘数效应。创成五星标杆党支部20个、五星党支部236个,四星以上党支部占比35%以上。今年以来,全市积极构建基层党建“五责联抓”工作体系,明确了党委(党组)、党组织书记、分管负责同志、班子成员、党务工作者抓基层党建责任。

专业化队伍是建强基层堡垒的重要支撑。我市在全省率先探索村书记专业化管理、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省委组织部两次在我市召开现场会并全省推广。全市475名村书记、1683名社区工作者、490名两新党务工作者纳入专业化体系,14人获评全省“百名示范”村(社区)书记,实现能力素质、待遇保障“双提升”,打造了一支政治过硬、专业专注、相对稳定、充满活力的骨干队伍。

推动各领域党组织全面进步。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建标准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两个国家级试点,城市基层全域党建做法六次登上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讲台,民营企业“双强”经验得到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肯定,“行业党委+网格化党支部”货车司机群体党建“镇江模式”被中组部、交通运输部全国推广,打造“建功主战场”机关党建品牌,推动党组织建在学校、医院、项目一线,“党建聚合力、国资加速跑”为国企改革注入红色动能,各领域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持续增强。

一名党员一面旗。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新发展党员6.27万名,为2.2万名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面对世纪疫情、台风暴雨的严峻考验,制定助力战疫“12条措施”、发出防汛抗洪“六个坚决”倡议书等,组建1000余支党员突击队,1.5万名机关党员志愿者下沉社区开展“敲门行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在选优配强中锻造中坚方阵

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坚持树导向、激活力、严管理,着力建设一支堪当现代化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聚焦新时代好干部标准,配强现代化建设排头兵。近年来,全市各级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认真做好干部选育管用各项工作。在换届工作中,制定“一稳三好”总目标,圆满完成市县乡领导班子及市属高校、群团组织换届工作,有序推进市管企事业单位换届。连续4年开展“一创八争”活动,累计评选“好班子”57个、“好干部”285名。

首次开展“无任用推荐”,172名干部进入组织视野。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工程,创新小班化、拉练式、实战化模式,举办产业强市、乡村振兴、金融化债等专题培训班410余个。累计选派304名干部奔赴对口支援一线,助力受援地高质量发展。

坚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我市坚持用好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指挥棒”,创新绘制高质量发展质效图、发布高质量发展质效报告,直观、形象、系统地反映各地高质量发展现状,推动干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立起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

蓄足源头活水,建强事业梯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围绕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制定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实施意见,推进“政治铸魂、源头储备、劲火淬炼、压担锻造、严管厚爱”五项行动,实施市管企事业单位年轻干部培养“双百工程”,连续两年选聘优选生220名,今年选派30名年轻干部到项目攻坚一线开展上下互派挂职。

严管厚爱激发干事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首次考察江苏时,首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这一巨大荣光激励着全市组织系统认真从严管理干部。近年来,全市各级组织部门坚持“凡提四必”,建立干部监督信息备查机制,收集整合信访举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巡视巡察等信息,在干部调整酝酿前逐个核查。加大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力度,结合市委巡察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扎实做好换届风气监督,着力纠正选人用人不正之风。

着力推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持续完善公务员考录、调任、遴选等规范化流程,实施新录用公务员“源头培养”计划,开展公务员“三强三比加速跑”主题活动,首次评选20名“最美公务员”,有序推进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加强公务员平时考核、及时奖励,大力宣扬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金怡、全国“最美公务员”聂永平等先进的事迹风采,激励引导全市公务员比着干、赛着干。

在汇聚英才中赋能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锚定建设“长三角产才城教融合发展福地”总定位,扎实推进人才“镇兴”行动,持续擦亮“人聚镇江 才享荣光”城市新名片。

引才聚才,政策先行。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金山英才”计划、大学生“聚镇”计划、青年人才“归雁”计划、产业链人才“赋能”计划、“新农人”计划等一系列支持政策,构建“1+2+3+N”人才政策体系,全方位吸引集聚各方面人才。近两年,累计引进大学生7.9万人,在镇高校毕业生留镇率由2016年的12.7%上升至2022年的23%。截至2022年底,我市人才资源总量达66.17万人、高层次人才达6.15万人,人才倍增效应逐步显现。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在做好产才融合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连续8年实施“金山英才”计划,累计投入9.88亿元、支持人才项目861个,引进产业强市领军人才885人、培育本土高层次人才4715人,吸引集聚了一批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的创新创业人才。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在全省率先组建人才攻关联合体,有效激发企业技术攻关效能,推动重点产业链固链补链强链。

筑巢方能引凤。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大力实施人才平台提升计划,累计建成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35个,上市企业达到24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39家,着力推进宁句合作示范区、官塘创新社区、金牛山科学城等一批特色产业人才集聚区建设,产学研用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人才活力进一步释放。

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我市始终把优化人才服务作为重中之重。设立人才“镇兴”服务专窗、开通12345尚贤人才服务热线,实现人才政策“一窗通办”。开发“镇江人才码”,实行人才分类认定、服务精准供给。设立人才特色银行,投放“金山英才卡”“金山英才助力贷”等金融产品。建设西津渡、苏宁等8个人才友好街区,建成人才公寓1万套、80余万平方米,全方位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近年来,在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中,镇江分别从全国第55位、第40位上升至第39位、第32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新时代新征程,全市组织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全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部署要求,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努力以高质量组织工作助力“镇江很有前途”加速跑进现实。

编辑:缪小兵

审核:沈菲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