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何磊 戴安琪 林兰)规范盖章事项,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建立准入清单,规范办公场所“牌子乱象”;深化多方合作,打造共治共享治理模式……今年以来,京口区象山街道坚决贯彻落实京口区委为基层减负的有关要求,做好办事“加减法”,打好减负“加强针”。
象山街道党政办副主任曹剑告诉记者:“街道深入学习《区级层面为基层减负工作要点》,对照其中的5个方面24项具体工作,充分释放‘加减法’的政策效应,给基层加油,为百姓解忧,切实打好减负‘加强针’。”
规范盖章事项,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为打通联系服务居民群众“最后一米”,从根本上改变“社区万能章”“社区成为证明大本营”等现象,象山街道积极改进和规范社区出具证明工作,明确各社区应出具证明事项与不应出具证明事项,建立社区事务准入制,切实减轻社区工作负担。学府路社区工作人员小陆对此感触很深,他说:“取消‘社区万能章’,是基层减负的一道‘硬菜’。对照《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现在亲属关系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等证明事项不再由社区出具,既减轻了居民的证明负担,也规范了社区工作事务,加速社区从职能部门‘跑腿员’,向居民‘服务员’的角色转变,有效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建立准入清单,规范办公场所“牌子乱象”。过去,各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挂了很多“牌”,各类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站纷至沓来,抢占墙头“C位”。为清理规范社区办公场所“牌子乱象”,象山街道全面落实挂牌准入机制,完善挂牌项目清单和动态管理制度,“一区一策”制定清理规范计划。近年来,象山街道联合社区累计摘除各类牌子百余块,取下制度牌,让制度法规进“一本通”;集中荣誉牌,让奖牌锦旗进陈列柜;减少宣传牌,让三务公开进公示栏,让社区干部腾出精力,在服务群众、解决基层困难上大展身手,切实为阵地瘦身、为基层减负。
深化多方合作,打造共治共享治理模式。为使矛盾在社区“熄灭”、服务在社区“升温”,象山街道积极深化多方合作,一方面建设完善慈善社工站,委托第三方运行,通过社工+志愿者、文明实践AB角等多种方式,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工作队伍,有效补充民生保障服务;另一方面基于自身地域特点,联合江苏大学法学院创新推出“学院派”调解模式,下设“一室一站”,依托“三员”作用,帮助社区排查矛盾隐患、化解苗头性信访矛盾,切实做到依法办事、以理服人。自“学院派”师生自入驻桓王亭社区以来,参与社区矛盾调解30余起,协调办理12345投诉百余起。2022年桓王亭社区接12345投诉287起,2023年1-5月,接12345投诉43起,同比下降64%,真正让“家门口”的高校更好助力基层发展。
图片:何磊
编辑:朱超
审核:杨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