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中医院肾病科主治中医师 费佳
今日镇江讯(通讯员 景骁轶 全媒体记者 杨泠)8月23日17:01:06,将迎来今年的处暑节气,“处”含有终止之意,处暑表明暑天即将结束。
中医认为,夏秋之交,积累了长夏季节的湿气,因此,在处暑节气要注重祛湿健脾,可以吃一些补而不峻、润而不腻的平补之品,既有营养又有利于消化吸收,比如银耳、南瓜、山药、莲子等食物。另外,进入秋季,气候干燥,空气水分减少,燥邪多从口鼻而入侵犯人体,从而产生外燥病症。因此,处暑养生要祛湿,防秋燥。
祛湿食疗推荐中药薏米。薏米,性甘,淡、凉,归脾、胃、肺经。薏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之效,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建议平日饮红豆薏米茶。不过需要尤为注意的是,薏米有兴奋子宫平滑肌的作用,因此,孕妇在怀孕早期不建议吃薏米。
红豆薏米茶需在正常饮水量的前提下代替水来饮用,如果额外饮用,不但不能祛湿,还会加重胃肠负担,造成水湿运化失常。
在现代医学上,大量冷饮会降低机体新陈代谢率。中医自古就提及祛湿在于健脾,而贪食寒凉会导致寒湿困脾,脾湿加重。
防秋燥推荐三种当下最适合养生的中药:麦冬、玉竹、石斛。
麦冬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的功效。常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但是由于麦冬性微寒,不宜用于脾虚引起的泄泻、痰饮及气虚明显的人群,亦不可过量服用。
玉竹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的功效。适合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胃脘隐痛、大便燥结。脾胃虚弱、痰多清稀、胃寒腹泻者不宜服用。玉竹多跟沙参、麦冬等药材搭配使用。
石斛能养胃生津、滋阴清热、明目退翳,可用于热病口渴、牙龈肿痛,以及肾阴亏虚之目暗不明、筋骨萎软、阴虚火旺等症,对秋燥伴有近视、远视、轻度白内障者尤为适宜。
编辑:朱超
审核:沈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