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薛甜
当前地方发展,想在时代中强势突围,总是绕不开“附加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曾满怀期待地说,宁夏要把发展葡萄酒产业同加强黄河滩区治理、加强生态恢复结合起来,提高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如何透视地方发展的“附加值”?“附加值”又如何才能撬动地方发展?
其一,“附”字打底。附加值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必须有所依附。不论是产业发展,还是周边产品,都必须基于当地特有的资源禀赋、文化传承,不可能凭空出现。就好比宁夏的葡萄酒产业是基于产区优越的风土条件和“贺兰山下果园成”的千年传承,而浙江之所以能成为数字经济、互联网产业的领跑者,也缘于浙江以山为主的自然风貌所孕育的浙商精神和丰富的科研资源。故而,“附加值”的根系在于有所附属,因地制宜。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浙江发展“八八战略”,八个方面的举措无一不是对应当地的八个优势。所以,附加值产生的起点应该是已显现的先天优势,在此基础上方能挖掘和发展出“一技之长”,绝非“拍脑袋”决策。
其二,“加”字赋能。附加值的“加”字很容易让人想到“做加法”,想产生附加值的确要做加法,但不是简单的加和。这里的“加”是融合,产生“1+1>2”的效应才算成功。融合特色产品与治理服务,就能得到火爆全国的淄博烧烤;融合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就能得到生产出3.5微米铜箔并应用于锂电新材料的铜陵;融合地方体育与乡村振兴,就能得到场场爆满的贵州“村超”。哪座城市没有烧烤?哪座城市没有传统产业?哪座城市没有体育健儿?但只有做到产品、产业、技术、主体、文化等各类要素互动、叠加、融合,才能产生化学反应,才能向产业链更远处延展,向价值链更高处攀升。如此“加法”,进一步利用和凸显原有优势,继而能对当地产生更持久更深远的影响。
其三,“值”字导向。“值”乃价值,强调附加值对人民、对地方、对未来的价值,一定程度上彰显附加值的含金量。这种含金量一方面指对经济的直接效益。譬如文旅产业,能将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发展“蓝海”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也能开拓消费市场。关键在于不能将目光放在低效落后的产能过剩行业上,而要聚焦新发展理念。另一方面,附加值的含金量体现在长远的社会效益上。地方发展最终都是为了地方百姓,有时经济效益的展现并非立竿见影,但若提升了社会效益,最终都会反哺经济。比如70年淮河治理总投入超9000亿元,直至今日方看出成效——灾害防御能力显著增强、水生态保障能力持续提升、为流域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投入产出比达到1:5.2。
发现优势、打造路径、深挖价值,这是缔造地方发展附加值的“不二法门”,归根结底,这需要心态的改变、思维的创新、能力的跨越,注定是一条走起来不轻松,但却是一条走对了、走下去就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人间正道”。
编辑:毛蕴劼
审核:沈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