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改革开放40年征文 | 三次考试

2018-06-21 17:16

1978年,我在大港供销社任合作商业会计。记得那年五一节,在镇江工作的堂弟回来度假,和我谈起参加高考的事。他因去南京大学出差,在南大校园内目睹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即77届)大学生入学的场景,新生们“神采飞扬”激起他心底波澜。他说:“我们也应该考大学啊!”我当时已二十七虚岁,感觉年龄大了,就说:“错过了上大学的年龄,牛过了河怎能拽住尾巴?”他告诉我政策已放宽,老三届都可参加,不受年龄限制,随后拿出那年的高考复习大纲。我一看大纲,心中不禁燃起希望,因为那时虽距高考仅有两个多月,但对照大纲内容,及格尚有把握。于是士气大振,紧锣密鼓投入考试准备。当时还在上班,只能挑灯夜战,把一分钟当两分钟用。没有教材,到处找;没有答案,自己编。这一切都在悄悄进行,怕人讥笑“这么大年龄还去做大学梦”。在高考前一个星期,方才横下心来向单位“曝光”,请假脱产复习参考。记得那年高考是7月20日至22日,天气特别热,我从家步行到考场,戴着一顶草帽,压低帽檐 ,大有一种“破帽遮颜过闹市”的感觉。我报考外语专业,考试还算顺利,五门总分为407.5,列全县第一,在全省也是高分,然而却迟迟未获录取。后来去问县招办,方知外语单项分数对年龄有特定要求,我相差一个半月,竟与理想中的大学失之交臂。最后,阴错阳差被“南京师范学院镇江分院丹徒大专班”(后改为镇江师专丹徒大专班)录取。专业英语,学制两年,生源来自丹徒、扬中、武进、溧阳四县,全班年龄跨度近二十岁。那时应运而生的各类专业的大专班,是改革开放初期的特定产物,其毕业生及时缓解了当时中学师资青黄不及的状况,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骨干力量。

1982年底,我在丹徒县谏壁中学高中任教,获悉省教育学院在全省中学英语教师中,招考20名学员参加听力口语培训班,为期半年,教员俱是外籍老师。我在大专班学习两年,虽专修外语,却从未与外国人接触过,机会难得,我立即报名,然而遭到学校分管教学的领导坚决拒绝,理由是担心骨干教师一去不回。焦急无奈的我鼓起勇气找到谏中陈家兴校长,表明心迹,得到他大力支持,终于同意让我报考。为让分管校长认可,我还立下字据,保证学成回来效力!好不容易争取到报考的资格,但在全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谈何易事!如果考不上,信誓旦旦争取来的名额浪费了,被人耻笑尚且不论,错失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岂不令人终生遗憾?人生难得几次搏,豁出去了,我又回到了当年迎接高考的状态。依稀记得那次考试鏖战了三个半小时,厚厚的一叠试卷,一路披荆斩棘,怎样跌打滚爬过来,我已无清晰记忆了。好在以后不久即接到省教院的录取通知,如愿走进位于南京草场门的省教育学院。英语短训班的半年学习,受益匪浅,至今我还珍藏着陪同英籍教师凯瑟琳、美籍教师莫莉到紫金山天文台参观并为她们讲解的照片。

第三次考试在1988年,当时我已任丹徒县文教局教研室主任。那年春天,县委组织部推荐我报考省委党校专升本法律班,脱产学习两年。其时临考还有一个半月,要考5门:法学概论、大学语文、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地理、英语。突然接到通知,没有教材,没有复习大纲,还真有点慌了手脚。但组织的信任不能辜负,又自我进入紧急战备状态。英语没问题,但其他4门心中没数,尤其是法学,更是一窍不通,要从零学起。这次迎考,虽不要像高考前那样秘密进行,但毕竟当时担任单位领导,责任在肩,很难做到心无旁骛。这次迎考,可以说搞得身心疲惫,直到登上去南京火车的那一刻,还产生了临阵脱逃的念头。然而,机会总是给认真准备的人们,这次考试我得了407.25分,居全省第二。

三次考试,都发生在改革开放后的十年里。那时百废待兴,人心思进。在三次考取入学的共四年半的学习期间,我先后担任了丹徒大专班班长、省教育学院英语培训班班长、省委党校政法班党支部副书记兼学习委员等。中学毕业踏上社会后,我仍有幸参加这样三次入学考试,并获得宝贵的学习机会,这都是改革开放的好政策给我们这些因文革而失去学习机会的人,提供了难得的人生机遇。每念及此,倍感改革开放意义重大,不仅对个人,更是对我们民族的复兴腾飞,意义特别重大。抚今追昔,我们情不自禁发自肺腑地要向改革开放四十年致敬!(文/赵顺凌) 

编辑 花蕾

59

1978年,我在大港供销社任合作商业会计。记得那年五一节,在镇江工作的堂弟回来度假,和我谈起参加高考的事。他因去南京大学出差,在南大校园内目睹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即77届)大学生入学的场景,新生们“神采飞扬”激起他心底波澜。他说:“我们也应该考大学啊!”我当时已二十七虚岁,感觉年龄大了,就说:“错过了上大学的年龄,牛过了河怎能拽住尾巴?”他告诉我政策已放宽,老三届都可参加,不受年龄限制,随后拿出那年的高考复习大纲。我一看大纲,心中不禁燃起希望,因为那时虽距高考仅有两个多月,但对照大纲内容,及格尚有把握。于是士气大振,紧锣密鼓投入考试准备。当时还在上班,只能挑灯夜战,把一分钟当两分钟用。没有教材,到处找;没有答案,自己编。这一切都在悄悄进行,怕人讥笑“这么大年龄还去做大学梦”。在高考前一个星期,方才横下心来向单位“曝光”,请假脱产复习参考。记得那年高考是7月20日至22日,天气特别热,我从家步行到考场,戴着一顶草帽,压低帽檐 ,大有一种“破帽遮颜过闹市”的感觉。我报考外语专业,考试还算顺利,五门总分为407.5,列全县第一,在全省也是高分,然而却迟迟未获录取。后来去问县招办,方知外语单项分数对年龄有特定要求,我相差一个半月,竟与理想中的大学失之交臂。最后,阴错阳差被“南京师范学院镇江分院丹徒大专班”(后改为镇江师专丹徒大专班)录取。专业英语,学制两年,生源来自丹徒、扬中、武进、溧阳四县,全班年龄跨度近二十岁。那时应运而生的各类专业的大专班,是改革开放初期的特定产物,其毕业生及时缓解了当时中学师资青黄不及的状况,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骨干力量。

1982年底,我在丹徒县谏壁中学高中任教,获悉省教育学院在全省中学英语教师中,招考20名学员参加听力口语培训班,为期半年,教员俱是外籍老师。我在大专班学习两年,虽专修外语,却从未与外国人接触过,机会难得,我立即报名,然而遭到学校分管教学的领导坚决拒绝,理由是担心骨干教师一去不回。焦急无奈的我鼓起勇气找到谏中陈家兴校长,表明心迹,得到他大力支持,终于同意让我报考。为让分管校长认可,我还立下字据,保证学成回来效力!好不容易争取到报考的资格,但在全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谈何易事!如果考不上,信誓旦旦争取来的名额浪费了,被人耻笑尚且不论,错失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岂不令人终生遗憾?人生难得几次搏,豁出去了,我又回到了当年迎接高考的状态。依稀记得那次考试鏖战了三个半小时,厚厚的一叠试卷,一路披荆斩棘,怎样跌打滚爬过来,我已无清晰记忆了。好在以后不久即接到省教院的录取通知,如愿走进位于南京草场门的省教育学院。英语短训班的半年学习,受益匪浅,至今我还珍藏着陪同英籍教师凯瑟琳、美籍教师莫莉到紫金山天文台参观并为她们讲解的照片。

第三次考试在1988年,当时我已任丹徒县文教局教研室主任。那年春天,县委组织部推荐我报考省委党校专升本法律班,脱产学习两年。其时临考还有一个半月,要考5门:法学概论、大学语文、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地理、英语。突然接到通知,没有教材,没有复习大纲,还真有点慌了手脚。但组织的信任不能辜负,又自我进入紧急战备状态。英语没问题,但其他4门心中没数,尤其是法学,更是一窍不通,要从零学起。这次迎考,虽不要像高考前那样秘密进行,但毕竟当时担任单位领导,责任在肩,很难做到心无旁骛。这次迎考,可以说搞得身心疲惫,直到登上去南京火车的那一刻,还产生了临阵脱逃的念头。然而,机会总是给认真准备的人们,这次考试我得了407.25分,居全省第二。

三次考试,都发生在改革开放后的十年里。那时百废待兴,人心思进。在三次考取入学的共四年半的学习期间,我先后担任了丹徒大专班班长、省教育学院英语培训班班长、省委党校政法班党支部副书记兼学习委员等。中学毕业踏上社会后,我仍有幸参加这样三次入学考试,并获得宝贵的学习机会,这都是改革开放的好政策给我们这些因文革而失去学习机会的人,提供了难得的人生机遇。每念及此,倍感改革开放意义重大,不仅对个人,更是对我们民族的复兴腾飞,意义特别重大。抚今追昔,我们情不自禁发自肺腑地要向改革开放四十年致敬!(文/赵顺凌) 

编辑 花蕾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