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难捱的“蒸笼天”里,已经有市民因为受不住高温,中暑入院。根据市急救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13日,市120本月接到中暑求助电话6次,从记录来看,老年人占了“大头”。急诊科医生提醒,眼下正值三伏天,市民应尽可能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高湿度环境中,同时,可通过适当补充淡盐水、随身常备防暑药物等方式预防中暑。
近期中暑市民增多,从市急救中心调度记录上得以体现。这份7月1日—7月13日的中暑求助电话记录共有6条。据市120调度员介绍,6名中暑患者中,有4人的年龄在77—90岁,其中既有因为干农活、高温作业中暑者,也有在家中受热中暑者。另外两名中暑患者分别为53岁、33岁,中暑地点均为空间较为密闭的公共场所。
入梅前至今,江大附院、市二院等多家医院也接诊多例中暑病例:一名九旬老人在阳台待了一段时间后,出现高热,入院体温高达40.5℃;另有一名9岁的小女孩户外跑步过程中出现头晕症状,送医检查后,确诊为中暑;56岁的陆师傅因“全身乏力两小时”被120送入医院,检查后诊断为中暑、脱水、肾功能不全、电解质代谢紊乱……所幸的是,上述中暑患者在经过降温、补液等对症治疗后,症状得到控制。
“中暑不可轻视,虽然先兆中暑、轻症中暑经对症降温补液等治疗后能够很快好转,但若发现治疗不及时,可能进一步发展为重症中暑,出现热痉挛、热衰竭,甚至热射病,病情严重的将威胁生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主任叶云介绍,当出现体温升高、大汗、四肢无力、头晕、头痛等症状时,需警惕先兆中暑可能。此时,应立即采取相关措施,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比如立即停止运动或劳作,迅速转移至通风、阴凉、干爽的地方,平卧休息。同时,用冷毛巾、冰块置于额头、腋窝、腹股沟等处冷敷,高热者可用冷水或冰水全身擦浴。如果患者意识清楚,可适量补充液体,推荐饮用如凉茶、电解质水、渗盐水、运动型饮料等,但不可短时间内大量补充普通饮用水。一旦中暑患者出现昏迷、抽搐等重症中暑情况,应及时拨打120送医。
大暑节气不久将至,未来一段时间,气温仍有上升,市民如何预防中暑发生?叶云提醒,高温天气,要选择透气宽松的衣物,尽量待在干燥凉爽的室内。平时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对于户外运动、劳作者,做好防晒,调整出门和劳作的时间及强度,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要提前了解天气情况,重点关注身边老人、儿童、孕妇、免疫力低下者等中暑高危人群,出现症状时及时处理。(图/文 全媒体记者 杨泠)
编辑:缪小兵
审核:解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