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炎炎夏日,京口区实验小学的学生们把“六个一”科技节活动也延伸到了假期里。读一本科技书、看一部科普电影、写一篇科普小论文、出一期科技小报、做一件科技小制作等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着同学们的科学素养。
近期,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近年来,京口区教育局高度重视科学教育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积极营造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传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的氛围,在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教育取得显著成效。
健全机制保障落实。京口区教育局注重对青少年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把科技工作纳入教育改革的总体规划,成立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区各学校由校长带头抓科学教育,有科技特长的优秀教师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为保证科技工作有声有色、持久健康开展,区教育局对各校科技工作提出三点硬性要求:一是必须开足上齐科学课程,保证每周定期开展科技社团活动;二是每学期必须组织学生参加科技专题讲座或外出参观科普场馆;三是每学年必须举办一次全校学生参与的科技节活动,保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课堂改革筑牢基础。发挥课堂教学作为科学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做到“课时”“教师”“教材”“评价”四落实。通过对现有科学课程的开发与改进,促进学生从科学课中了解基本科学知识,掌握科技技能,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成为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新时代青少年。中山路小学根据学校自身发展特色,自主研发校本课程《仁爱情怀引领下的STEAM校本课程重构》,成功申报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改革项目,得到专家高度评价。加强学科渗透,针对科学教育内容涉及面广、与各学科关联性强的特征,找准其他学科课程知识和科技知识的契合点,从学科特点出发,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镇江市江滨实验小学开启全景思政课活动,让孩子们利用思政课进行参观、寻访身边的科技基地,巧妙将科学教育融入思政课中,同时在孩子心中种下科学和爱国的种子。
多元平台拓宽渠道。京口区教育局还搭建多元平台,不断拓宽科学教育渠道。他们将科学教育与科技社团活动紧密结合,在全系统开展航模、小发明、金钥匙、机器人、魔方、计算机编程等形式多样的科技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实践舞台。镇江市实验小学长期发展学校科技模型社团,让学生通过模型认识车辆、船舰、航天器、仿生机器人等工作原理,感受科技模型的魅力,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提升学生科学素质为目标,京口各校开展科技节、科普宣传周、科技竞赛周、科技夏令活动营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科技才能;各校还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比赛。该区已有40多人获省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6人获金钥匙竞赛省特等奖,22人获一等奖;此外,充分运用校外资源,各学校还联合社会力量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教育部门邀请专家教授走进校园开展科普讲座;与区科协合作,在全国科普日举行科技进校园活动,为学校赠送科普图书,促进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推广。
优化环境浓厚氛围。良好的氛围能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影响学生,校园科技文化建设也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京口区各学校注重校园环境的科普作用,发挥自身优势,做到一校一案。通过在校园、走廊、教室设置科技百花园、科技信息窗、科技知识专栏,来优化校园环境布置,营造学习科学的氛围;充分利用班会和升旗仪式开展科学教育,分享学生们的小制作、小发明,形成爱动手、会创新的校园文化;以校园网、学校公众号、校园广播站等为媒介,向学生讲解科技常识及古今中外科学家的事迹,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许诺 袁海芸 栾继业)
编辑:黄昕彤
审核:曾海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