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人民日报》三版刊发文章《年产4亿多片眼镜片、产值200亿元,江苏丹阳——一个产业聚合千家企业》,将目光聚焦镇江丹阳的眼镜产业,解答这一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的“密码”。
自动化生产线上,一片片1.5厘米厚的树脂镜片毛坯“乘坐”传送带进入研磨机中。伴随着飞溅的水花和“滋滋滋”的机器运转声,3把刀头按照操作屏幕上设定好的参数,从不同角度和位置快速切削——40秒钟,一片定制化的眼镜片研磨完毕。
这里是位于江苏省丹阳市的万新光学集团有限公司,每年生产的1亿片镜片销往世界各地。放眼整个丹阳,这个人口不到100万的城市,有1600多家眼镜相关企业、5万多名从业者,镜片年产量4亿多片,占全国总量的3/4、全世界总量的一半,产值200亿元。
这一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的“密码”是什么?记者近日赴丹阳一探究竟。
制图:汪哲平
技术飞跃
从手工打磨到智能生产
上料、研磨、抛光、加硬、镀膜……放眼望去,万新智能化车间内11条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行。车间生产的100多种眼镜产品,销往52个国家和地区。
“现在生产设备与制造技术之先进,是创业之初难以想象的。”万新董事长汤龙保回忆,丹阳眼镜产业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一批学徒从上海、江苏的国营眼镜厂返乡,部分乡镇开始尝试眼镜制造,迈出了集体创业的第一步。
“我跟着从苏州回来的老师傅学磨眼镜片,又把技术带到其他镇的工厂。”汤龙保回忆,当时的镜片都是玻璃材料,不同弧度代表着不同曲率,形成不同的镜片度数。磨片过程类似推磨——用手压住磨片机上的杆子,通过主轴旋转带动模具,将镜片上多余的部分切削掉,留下符合度数的弧度,打磨一片需要数小时,由于抛光粉遇水变红,汤龙保的手上、脸上常常被染红。
随着产业的发展,市场对镜片加工提出了更快、更好的要求。2012年开始,万新引进数字化设备,着手进行智能化改造。
可光是买来机器,并不能解决问题。汤龙保发现,尽管镜片的加工速度提高了,但这也只是一个“点”,无法串成“线”——前端的材料采购、后端的销售服务等环节都还是传统模式,各环节的数据也没有打通、关联,整体的交付速度还是提不上去。
此后几年,万新通过流程再造,将生产过程中原本碎片化的设备,以及生产、供应、销售、财务等管理系统,通过网络平台“打通”并“串联”起来,形成整体的数字化系统。在镜片加工车间,操作人员告诉记者,工人们一路小跑去拿单子、查询单子的场景再也不会出现了,取而代之的是电脑自动处理数据。
“各环节的打通,不仅提高了整体交付速度,还降低了错误率,节约了生产成本。”汤龙保介绍,智能化改造后,公司“48小时交付率”达到95%以上。
资料图:丹阳眼镜 石小刚 摄
材料飞跃
从玻璃到树脂,从进口到研发
改革开放的春风带来了市场机遇。在丹阳眼镜市场形成初期,市场对生产技术和资金投入要求不高,且需求强烈,眼镜产业呈现产销两旺的态势。但很快,竞争与挑战随之到来。
“树脂镜片相比玻璃镜片,优势明显。”汤龙保说,“唯一的出路就是快速变道,转产树脂镜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迎接更高水平的竞争,万新等一批企业向日本、韩国学习先进的树脂镜片生产技术。
树脂镜片的生产过程与玻璃镜片全然不同。在万新的生产车间可以看到,树脂材料被自动填充进玻璃模具中,历经20个小时、130摄氏度的高温加热固化后,就可以脱模,经过硬化和镀膜,就成了既轻便又不易碎的树脂镜片。
“整整3年时间,我们交了不少‘学费’,报废的镜片有上百万片——就像做米饭,温度太高会泡汤,太低又夹生。”汤龙保说,1996年,国内第一代树脂镜片上市,逐渐推广到丹阳的其他眼镜企业。
镜片生产成功,但上游的原材料仍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当时树脂镜片高分子单体材料只有极少数国家的极少数企业能生产,每吨价格15万元,且付款后一个月才能供货。”明月镜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公晚说,关键技术必须自己掌握。
为实现原材料生产国产化,明月镜片与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联合攻关,终于在2007年取得技术突破,为丹阳一半以上的眼镜生产企业提供原料,同类产品价格仅为国外企业的1/3。
“过去,国内镜片企业在定价上没有话语权,导致利润空间很小,没有钱做研发、品牌,只能打价格战,出现质量良莠不齐的恶性循环。”谢公晚介绍,原材料国产化后,带动国际镜片原材料大幅降价,国内企业也有了更多资金投入研发,打造品牌,也能为消费者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
近年来,明月镜片瞄准市场需求,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下,与上海理工大学团队联合研发,创新出防蓝光、防眩光等细分领域产品,推动产品提质升级。
资料图:丹阳眼镜 马镇丹 摄
集群飞跃
从特色产业到全域发展
从镜片生产原料,到镜布镜盒、印刷包装,如今丹阳眼镜产业的链条越来越长,并进一步向服务业延伸。为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丹阳市政府推动商会注册了“丹阳眼镜”集体商标,强化眼镜产品商标注册、使用和管理,同时加强对行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产品质量监督。
“上世纪80年代那会儿,行业的门槛低、链条短,一些嗅到商机的商人聚集在丹阳火车站摆摊卖眼镜,为来丹阳的采购商供货。”看着眼前品牌林立、生意红火的“中国丹阳眼镜城”,时任丹阳车站大队党支部书记胡小锁回忆道。
2014年,在统一规划下,眼镜市场的经营户整体搬进眼镜城。这个占地14万平方米的商贸综合体全年吸引顾客超150万人次。“眼镜城集零售批发、餐饮娱乐、品牌展会于一体,政府与行业双向发力,推动眼镜产业从单纯制造业走向综合服务业。”丹阳市眼镜商会秘书长袁红锦介绍。
在眼镜城周围1.0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丹阳市规划建设的“眼镜小镇”正在施工,希望将“流量”转化为“销量”,在县域范围内用眼镜产业带动辐射周边产业发展。
展览馆,是展览展示、会议论坛、品牌发布的多功能空间;专业眼科医院,集医疗、教学、研究、康复、预防为一体;少儿视光中心,通过科普、预防、培训、数据采集,打造成青少年近视防控一站式服务平台……丹阳眼镜小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郦新建打开规划图,一一介绍。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也落户丹阳。学院副院长钟文辉介绍,学院瞄准县域特色产业,将人才链建在产业链上,今年第一届眼视光专业毕业生在4月就全部签约,在行业中从事技术、服务、研发等岗位。此外,学院还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为企业培训产业工人。
“营商环境优化创新、龙头企业持续带动、专业力量加盟供给,是丹阳眼镜产业发展的密钥。”丹阳市经济发展局局长冷文华说。(人民日报记者 姚雪青)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黄昕彤
审核:杨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