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曹庭,为了这件离婚诉讼案子的抚养费、补偿费,我们来来回回调解5次了,值得吗?”日前,丁卯法庭跟着做调解笔录的书记员不解地问。
“当然值得。我们人民法庭就是要为当事人化解矛盾,解忧、解纷,办好人民群众的‘心头事’。”丁卯法庭庭长曹涌说。
争创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就是在老百姓有需要的时候,不怕麻烦;在老百姓需要“找个说法”、要一个公道的时候,敢于担当。
时代的洪流交响澎湃,从浙江诸暨枫桥镇走出来的“枫桥经验”却历久弥新。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在乡镇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指示的落实,处于司法为民最前沿、化解矛盾第一线的人民法庭,越来越显现出诉源治理、多元解纷的天然优势。丁卯法庭的“融入式”基层党建、“全链条”解纷体系、推动创建“无讼”村居等,正积极实践着有镇江特色的“枫桥经验”。
多元解纷
2023年1月1日,丁卯法庭与丁卯街道为民服务中心间的一堵墙推倒贯通,全新的“丁卯街道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挂牌成立。这既是两家“物理”意义上的融为一体,更是全省首创派出法庭与辖区街道深度融合、一体共建;从长远来看,将司法服务有机“嵌入”辖区综合治理体系,丁卯法庭正以积极的姿态主动、真正融入到党委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大格局中。
努力实现群众办事“最多跑一地”。记者在丁卯街道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看到,导引台工作人员主动招呼前来办事的群众,根据其诉求或纠纷性质,引导分流到多元解纷诉讼服务工作站或丁卯街道“宜调解中心”的诉调对接办公室。易解的纠纷就地化解,难解的纠纷导入法庭诉前调解区处置。如果诉前调解无效,再进入末端审判区诉讼解决,形成解纷全链式闭环。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枫桥经验”是在实践中产生,并不断创新发展的“中国智慧”。而曹涌和法官们有底气向辖区百姓们承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
丁卯法庭窗口
这样的底气来源于丁卯法庭致力于“织密”多元调解网。今年5月,全国人大代表魏巧工作室在丁卯法庭设立,一揽子发挥代表履职、接受监督、汇聚民意、协同解纷的职能作用。魏巧会定期在工作室里“坐班”,群众的急难愁盼、大事小情都可以跟她细细谈。而在丁卯法庭一楼,紧靠小法庭旁边的是远近闻名的“周秀琴调解工作室”。今年73岁的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周秀琴,这位一辈子耕耘在基层的“群众贴心人”,特别擅长“用群众的智慧解决群众的难题”。她的手机从不关机,她的手机号码与社区法官的号码都贴在调解室墙上,向群众承诺:随时可以打,欢迎预约谈。在法庭窗口,镇江新区司法局和街道派驻的坐班人民调解员也一道巧解群众“千千结”。
丁卯法庭的“全链条”解纷体系,收到了比预期还要好的效果。今年1—5月,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的调解组织和司法局派驻法庭人民调解员共受理纠纷1109件,其中693件化解在诉讼前端,诉前过滤成功率62.49%。一次次理法兼顾、入情入理的纠纷化解,让法治精神如涓涓细流浸润在人民群众心田。
在司法实践中,尽管诉讼是解决各种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但直达基层社区“神经末梢”的诉源治理,才是真正从纠纷的“源头”防止纠纷的发生。去年9月,丁卯法庭与辖区西苑社区挂牌成立全市法院系统首个“多元解纷诉讼服务工作站”,既让群众少跑路,又让矛盾不上交,积极整合资源、发挥民间力量,旨在有效打通诉源治理“最后一公里”。
成立“多元解纷诉讼服务工作站”
西苑社区党委书记戴伟感慨道,人们常说的“一代官司三代仇”,其实传达的是一种最朴素的“无讼”理念。一旦双方对簿公堂,开庭之后没有赢家。因此,调解工作尽可能帮助双方当事人平和理性地终结化解纠纷,是社会维稳的基石之一。“法官们从坐堂问案到调解先行,如今每个星期都来社区与我们碰头,尽量把纠纷消灭在苗头。”戴伟说。
镇江经开区法院副院长李仁福的感受更深。“我们法庭前面有‘人民’二字,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法庭从调解到立案、审判、执行一体化推进,也是在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基层法官的职业生涯中,或许很少有机会办理那些吸引眼球的“大案要案”。然而,正是一件件事关百姓生活的“小案”,一桩桩家事、婚姻、借贷等纠纷,让法官们穿梭在社区和法庭之间,承载着老百姓的酸甜苦辣,将为民情怀铭刻在人民司法事业的征程中……
丁卯法庭虽小,作用却不小。变的是时光,不变的是始终践行“办案公正、解纷高效、服务便捷”的责任与担当。(全媒体记者 翟进)
编辑:黄昕彤
审核:解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