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盖面是镇江人的味觉标签之一,更是镇江的城市名片。目前,镇江锅盖面已拥有“中国十大面条之一”“制作技术是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诸多闪光的前缀。
据不完全统计,我市有锅盖面店3800余家,加盟店更是遍布全国各地,国外也有连锁店的身影,数量多达6万家。这组数据足以证明锅盖面的受欢迎程度。但长期以来,锅盖面被诟病“名不正、言不顺”。追溯锅盖面历史,虽然制作技艺发端较早,但文献记载不尽完整,没有形成锅盖面的固定名称信息;即便后来获批成为地理标志产品,对外宣传也缺乏权威性、可信度的表述。“老板,什么是锅盖面?”“菜单上全是!”一位锅盖面店经营者用一个看似段子的真实场景,还原了“锅盖面的尴尬”。
“给镇江锅盖面一个权威解释”“规范行业标准”等呼声越来越响。其实质,是镇江锅盖面的产业化之路如何行远光大?
官方正名,
三“头”四“艺”揭盖头
大锅里漂着小锅盖,四周透气但开水不外溢;杉木锅盖压住翻滚的面条,不论怎么煮,面条始终贴在锅盖下面。盛上一碗,琥珀色的面汤弥漫着多种中草药熬制的特有香气,面条筋道、入口顺滑,配上自己喜欢的浇头,不管你是来自豪迈的北方,还是温婉的南方,是老人,还是小孩,总有一款会成为心头好。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徐斌对锅盖面研究颇深,并担任了镇江锅盖面文化研究院筹备组组长。他解释,锅盖面原名叫“伙面”,从谐音上也称“荒面”,为了书写方便直接称“火面”。火面在民国时期,就成了镇江的特色,并被写入1921年出版的《镇江指南》。1977年5月31日,重振镇江文化工作会议上,火面经集体编纂改为锅盖面,同时成了镇江三怪之一,1980年《食品科技》杂志首次官宣镇江锅盖面。如今锅盖面的招牌不仅遍布镇江大街小巷,中华大地也随处可见。
今年初的镇江锅盖面产业发展与安全论坛,综合各方意见,为锅盖面“正名”:以三“头”四“艺”为典型特征,即由“面头”“汤头”“浇头”三元素构成,经独特的“跳”“漂”“熬”“汆”四工艺制作的江苏地方传统面食。如今这一解释,已在业界使用、推广。
好消息再次传来,继2018年“镇江锅盖面”获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今年2月《镇江锅盖面制作规程》地方标准发布,目前已申报省级标准。“标准源于古而指导当下,标准框架包括面条的原料、‘浇头’的原料要求、‘浇头’的制作、制面、下面过程、成品要求,不过总体原则是制定基本标准,保证镇江锅盖面特色,也避免千篇一律。”市锅盖面行业协会会长刘斌还透露,目前《锅盖面保护条例》也进入了相关程序,有望明年颁布实施,“这些对镇江锅盖面品牌化、产业化发展,以及市场扩大都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日前,镇江锅盖面文化研究院筹备组成立,谋划打造以锅盖面为主题的文化地标和“走出去”模型。这也是继吃特色、定标准后,镇江锅盖面产业的又一次升级。
守正创新,
“B面”撬动大产业
浓浓街巷市井味,满满人间烟火气,粗略估计我市大大小小锅盖面馆,年产值达到30亿元。这其中不乏刘府面道、镇方记、陶大、张嫂子等规模企业。
张嫂子锅盖面馆是由乾隆皇帝南巡品尝镇江锅盖面的传说而来。世事沧桑,匠心不变,张嫂子锅盖面传承人张玉龙于2007年注册成立“张嫂子镇江锅盖面馆”。近日,张嫂子锅盖面旗舰店开业,这已是“张嫂子”旗下的第12家店。
400平方米的店堂主打休闲风,桌椅摆布高低错落,恍入咖啡馆,细节处则显雅致,四“艺”以版画上墙,一眼看尽百年锅盖面……“在我们这里,吃面条可以慢慢吃。”张玉龙说,很多同行和他一样,都在用行动打破锅盖面行业“好吃的环境差、环境好的不好吃”怪圈。
于家厨房锅盖面馆位于镇江千年老街西津渡,二层的古式徽派木质建筑,深宅小院,玲珑精致古色古香,客人可以一边品尝镇江特色,一边体会和欣赏在古式大宅院里用餐的感觉。
近年来,我市商务部门先后举办镇江锅盖面大赛、镇江招牌菜大赛、锅盖面产业发展与安全论坛等活动,引导锅盖面企业打磨品质,探索品牌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之路。
除了面馆颜值、就餐环境的提升,以酱油和浇头为特色的锅盖面,也正在从“重口”转向“众口”。以刘府面道为例,契合当下美食热点,推出了系列“创新面”,其中麻辣小龙虾面为锅盖面界“顶流”,蟹黄面、河豚面、黄鱼面等也吸引了大批年轻消费者。
而“走出去”的锅盖面,更是充分体现了南北交汇处,镇江包罗万象的特色。市锅盖面行业协会副会长毕新军说,在常州开时就发现顾客总有说不出来的遗憾,后来找到原因:常州人吃的有点甜,但锅盖面入口不甜,只在回味时有点甜。怎么办?面条装碗前,在碗里放点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为锅盖面正本清源最好的办法,就是我们得走出城门,将原汁原味的锅盖面带给顾客,同时要有克服‘水土不服’的思路和办法,才能走得稳。”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一口大锅、一只炉子、一间房子开个面馆的传统模式,正在被镇江锅盖面创业者淘汰。他们与时俱进,引入短视频、直播等时尚元素引领消费市场,将“流量”转化为“增量”。这种线上线下结合的经营方式,也让锅盖面这张城市名片的“B面”,渐渐撬动整个产业向更大规模、更高档次发展。
文化IP,
让一碗面“行远光大”
“镇江锅盖面是南北文化融合的产物,她骨子里的基因就是三大精神,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扬帆远航的搏击精神、追求彼岸的探索精神。”刘斌说,面锅里煮锅盖就是一种脑洞大开的产物,现在要做的事,就是放大锅盖面基因,创新为媒,为锅盖面产业“航母舰队”打造自带能量的文化模块。
基于此,市锅盖面行业协会积极筹建锅盖面文化研究院。徐斌教授提出研究院将聚焦“五大功能”定位,首先是战略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二是技艺守正,通过文化挖掘、保护、传承,让锅盖面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发扬光大;三是技艺创新,提升产品的安全化、健康化、标准化与工业化水平;四是品牌建设,促进产业向方便、多元、规模化转型;五是人才培养,为锅盖面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保障。“最终提升锅盖面文化自信,促进镇江地方特色餐饮繁荣和高质量发展。”
研究院设在张嫂子锅盖面旗舰店,目前已经在店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锅盖面传统制作技艺、民间故事等,食客一进店就能感受独特的文化氛围。“成立文化研究院就是为了让锅盖面‘走得更远’,但文化创新不仅仅是墙上挂点字画,我们在对锅盖面文化进行梳理,深度挖掘内涵的同时,正在尝试打通各类渠道进行文化传播,比如目前和南京、镇江的高校洽谈合作,将品牌锅盖面引入校园,持续放大品牌效应等等。”刘斌分析,锅盖面如今已陷入了新的尴尬,那就是“愿意吃的人多,愿意做的人少”,这样做同时也是解决“人的问题”的途径,一方面持续提升锅盖面标准化、产业化,让“下面”和上班一样简单轻松,同时要扩大锅盖面的影响力,让更多年轻人愿意进入锅盖面行业。
邵顺兴第八代传人尹焱,作为“面二代”拥有创新的思维和开放的胸怀。他一直在琢磨面向有志从事锅盖面制作经营的年轻创业者,开展手工面制作培训。“手工面是我们用竹竿在面块上跳出来的,让面饼充满无数毛孔,足够吸收汤汁,这样的面条才更有筋道和味道。但是,目前掌握这项技艺的人并不多,面临传承问题。”他直言,他和他的岳父——邵顺兴第七代传人邵祥都愿意把邵顺兴的工艺传授给更多年轻人,让它成为文化传播的符号,也成为年轻人致富的本领。(全媒体记者 朱婕)
编辑:缪小兵
审核:杨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