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在社区工作人员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在四牌楼街道找到了工作。如今不仅工作稳定,而且上班离家也近,这让失业多年的我,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原是一家家具门店销售人员的张丽,自2019年起因工作变动便赋闲在家,一度心情非常沮丧,不过现在的她,在家门口实现了稳定就业,让她浑身都散发着活力。
张丽的成功就业,得益于北固山社区工作人员持续不断地帮扶。北固山社区网格员在走访中了解到张丽的情况后,便动员其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在日常的志愿服务中帮助她重拾生活的信心。在得知四牌楼街道要招聘一批公益性岗位人员的消息后,社区人社专员又向张丽详细讲解公益性岗位的相关政策,并鼓励她报名求职,最终张丽成功走上街道公益性岗位。
聚焦重点群体,将就业服务送给更多的“张丽”,是镇江市人社局一直以来的工作重点。今年4月,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总工会、市残联等部门又联合印发了《镇江市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实施方案》,方案从建设标准、功能定位等方面对服务站建设提出明确要求,科学指导基层开展就业服务工作,满足困难群众“就近办、马上办”需求。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北固山社区、丁卯社区等首批10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全市共帮扶5868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其中五类困难群体就业189人。
已建成的10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均统一服务标识,统一制定公共服务事项清单、经办流程,统一服务规范和承诺,并开设就业创业指导室、职业技能培训室、就业心理咨询室、档案室等特色服务场所,就业服务专员持证上岗,积极推行主动服务、上门服务、定制服务。
“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的建成,让我市就业服务阵地得到进一步拓展。各级人社部门综合研判服务资源、服务需求、服务半径、服务人口等因素,既深挖社区(村)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功能,建强基础站点,更推动公共就业服务向商圈、园区、集宿区等载体延伸,拓展特色点位,就业服务对象也从五类特困人员,扩展到社区常住的其他劳动者,尤其是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24岁的登记失业青年,形成“15分钟就业服务圈”。同时,加快了就业服务数字化转型,通过统筹运用省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等数据,动态掌握辖区内常住人口就失业状况,实时联动“镇江市就业监测云平台”企业用工信息监测库,实现“岗位库”和“求职库”精准匹配、精准对接,推动线下“家门口”站点服务与线上服务深度融合。
“我们将以‘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为依托,提供更加全面的就业服务,全面落实暖心惠民政策,为来镇居镇就业创业的每一个人提供365天‘不打烊’的就业创业服务,努力做到服务企业‘零距离’、就业帮扶‘零障碍’、为民办事‘零时差’。”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有就业意愿的困难人员,人社部门将给每人提供至少3次的岗位推荐服务;对缺乏就业技能的人员,将提供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对有创业意愿的人员,将精准提供创业培训;对确有困难,难以通过市场渠道实现就业的,人社部门也会通过公益性岗位实施托底就业安置保障。
据悉,到2025年底,全市将新建不少于30个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兜底帮扶不少于3000名低收入人口、残疾人、特困职工家庭成员、零就业家庭成员、登记失业1年以上的长期失业人员等五类困难人员实现就业。(通讯员 方扬 夏雨辰 全媒体记者 古瑾)
编辑:缪小兵
审核:杨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