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镇江文化 | 古时镇江 书院演变

2023-06-23 22:32 今日镇江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南宋文学家刘过创作的五言绝句《书院》,是一首励学诗篇,意思是说:“努力学习就像是用力气去耕田,勤劳、懒惰只有自己会知道,即便书的种类很多,终究会有熟读、理解的那一天。”清朝诗人袁枚《随园随笔》云:“书院之名,起于唐玄宗之时……为修书之地。”书院是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也是旧时地方上设立的供人读书或讲学的处所,多为著名学者创建或主持。书院设山长,主管教学,兼管院务。而书院又有官办和私立之分,官办书院由地方官礼聘山长,书院生员名额无定,以自由研习为主,集众讲授为辅,山长或名师讲经、讲文、讲诗无定期。书院历经千年,源远流长,在中国文化与教育发展史中居于重要地位。

镇江最早书院

南宋时期,书院成为研究和传播理学的重要基地,朱熹为书院确定了条规,对书院的宗旨,为学之序以及修身、处事、接物之要做了系统而详细的规定,名曰《白鹿洞书院学规》,后世书院大都仿此办理,对书院的复兴起了重要作用。追溯镇江最早的书院,当数创办于南宋淳祐八年(1248年)的淮海书院。时任太常寺卿(古代官职名称正三品),后任监察御史龚基先,南宋时徙居润东之北眕里,为便于因金兵南侵而流散于镇江的两淮士人研习儒学,培养避难的淮士学子,他提出了创办书院的主张。当时的郡守王聎接受了他的建议,在北固山西麓的凤凰池旁边,创办了镇江第一家书院,因“以居淮士之游学者”而得名。当时以龚基先为首的淮乡贤达皆捐金资助,南宋宝祐六年(1258年),贾似道为两淮制置使时,又为书院助钱五万贯及拨范家沙芦场二所。书院建好后,郡守王聎将此事上报朝廷,宋理宗皇帝御笔题写了“淮海书院”的匾额。

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淮海书院为甘露寺僧兼并。元贞元年(1295年),教授黄一龙在府治西南斜桥之儒林里置地重建,大德年间几经修葺。延祐三年(1316年),山长于泰来在院内西北建先贤祠,所祀者“皆淮乡先达及创置书院者”。并建成了大成殿、明伦堂、大学斋、藏书楼等建筑。有屋八十余楹。其中,棂星门、戟门三间,大成殿三间,东西庑二十间,殿后行廊七间,祭器库在殿西北偏。明伦堂五间,堂之两庑为六斋,曰:博文、约礼、尊老、育材、明德、达道。大学斋五间,在堂前西北隅。书楼二间,在明伦堂后。学庚在明伦堂南,公厨在明伦堂西北,德音亭在学门之内。书院山长公廨十二间,学门之南。淮海书院有田产135顷、地产50顷、山92亩等收入,来维持日常的教学开支。据《元史·曹鉴传》记载:“曹鉴,字克明,宛平人。颖悟过人,举止异常儿。既冠,南游,具通《五经》大义。大德五年(1301年),用翰林侍讲学士郝彬荐,为镇江淮海书院山长。”明初,淮海书院并入县学,嘉靖三年(1524年),淮海书院迁至寿邱山麓,原址改为总军府。淮海书院创办300年间,培养了一大批江淮学子,成为镇江与扬州之间的一条文化纽带。

元明书院演变

岁月变迁,书院经历了兴修、毁灭、重建,在传承中更迭。宋理宗宝祐年间(1253年-1258年),镇江知府徐栗为纪念北宋文学家、哲学家周敦颐,在鹤林寺内(原周敦颐读书之所)创办濂溪书院。周敦颐(1017年—1073年),原名周敦实,字茂叔,号濂溪,祖籍湖南,世称濂溪先生。据《至顺镇江志》卷十一记载:“濂溪周先生,父宰桂岭,卒于官。奉母仙居太君郑氏自营道入京师,依舅氏郑龙学。郑之故里在润之黄鹤山,先生随侍居于精舍(鹤林寺)。时天圣九年(1031年),先生年十有五。母卒,遂葬于润。”濂溪书院内建有屋凡十有七楹,有立善、养心、希贤三堂与和德、正道二斋,同时还建有爱莲亭及光风霁月亭。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始专属官府。

元朝初年(1271年),鹤林寺内建筑及濂溪书院被寺僧所毁。元大德九年(1305年),山长徐苏孙再建濂溪书院于皇佑桥南(又称黄牛桥),今火坛楼巷附近。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庞时雍壬辰科进士,授官丹徒知县,历官户部主事。他在原鹤林寺内将爱莲池环有石栏,岸边栽上松、柏、柳及各种名贵花木,还重建了光风霁月亭。后人又将此亭移建于城内日精山(清朝设立的地名),据光绪《丹徒县志》记载:“日精山在府儒学内,明伦堂东,偏近北城下,山面南向,顶宽一丈六尺五寸,其形圆,高三丈三尺有奇。”据《鹤林寺志》记载:“元公(周敦颐谥号)住在舅父家时,因与住地附近的鹤林寺寺僧寿涯友善,便借居寺内读书,且‘每以师事之’,所以学业大进,在寺内读书时凿有一方小池植莲,名其曰爱莲池。”鹤林寺内原濂溪书院的爱莲池,其形状不大,为方形,池壁均叠有太湖石,当年庞县令所环石栏早已不存,1957年前后被鹤林寺小学填没而不存。

明代初期,书院仍维持着元代的规模。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丹徒知县李东为纪念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城南寿邱山(原范公读书处所)创办清风书院,嘉靖三年(1524年)并入县学。书院旁有桥曰“清风桥”,据说是范仲淹在关河上建的桥,方便百姓通行,民间敬称其为“范公桥”。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镇江知县郑一岳在寿邱山下原淮海书院旧址,创办香山书院。顺治五年(1648年),改为三山书院,顺治十一年(1654年)后停办。

清代书院变革

清朝末年,朝廷实施新政后,废书院而兴学堂。清初书院发展受到政府的抑制,清政府明令禁止私创书院,使之官学化,绝大多数书院成为以考课为中心的科举预备学校。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则令书院改为学堂,省城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改设中学堂,各州县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书院就此结束。因此,镇江的书院也随之实现了从书院到学堂的转变。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丹徒士绅笪重光(科举进士、官御史)等为纪念曾任镇江知府的高龙光,集资在城西昭关下创办去思书院,咸丰三年(1853年)毁于兵火,旧址后被圈入英租界。乾隆八年(1743年),丹徒知县宋楚望在城南善济坊创办了鹤林书院,不久停办。据《江苏省通志稿·文化志》第四卷《书院表》记载:“鹤林书院,在丹徒县城南门内善济一坊后,乾隆癸亥邑令宋楚望建,今圮。”

宝晋书院,位于北固山北麓海岳庵,原为宋代书法家米芾修行习学之所,内建有宝晋斋。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圣祖南巡至此,海岳庵已遭损坏,宝晋斋也破损不堪,赐额“宝晋遗踪”。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丹徒知县贵中孚因其旧址,建为书院,故名“宝晋”。镇江知府赵佑宸又两次增扩书院规模,划拨田产供书院享用。如宝晋洲上的公产,包括三万多亩芦滩,都拨给了宝晋书院,收取的赋税作为书院的开支。并为宝晋书院题写楹联:“六载守京江,所期寒士欢颜,安得万间广厦;一庵怀海岳,差幸昔贤遗迹,犹存千古名山。”乾隆五十年(1785年),郡守周樽重葺,规模渐增。咸丰三年(1853年)毁于战乱。光绪二年(1876年)重建,因经费不足,规模远逊于前,清末废科举后停办。

据《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六》记载:“王仁堪,字可庄,福建闽县人,尚书庆云之孙。光绪三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十七年,出为江苏镇江知府……广义塾,立榛思文社以教之。出私钱於府治前建南畾学舍。在任两年,於教养诸端,尽力为之。”光绪十五年(1889年),镇江知府王仁堪在丹徒县宝堰镇创办了一所书院性质的“榛思文社”,宣统末年(1911年)停办。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他将救灾募捐剩余款项并出私钱在北固山南峰鼓楼岗开办“南泠学舍”,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镇江府中学堂,堂址镇江府署西。1913年成为江苏省立第六中学,1935年改名为江苏省立镇江中学,现为江苏省镇江中学。文/陈水源

编辑:金凯

审核:沈菲

69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南宋文学家刘过创作的五言绝句《书院》,是一首励学诗篇,意思是说:“努力学习就像是用力气去耕田,勤劳、懒惰只有自己会知道,即便书的种类很多,终究会有熟读、理解的那一天。”清朝诗人袁枚《随园随笔》云:“书院之名,起于唐玄宗之时……为修书之地。”书院是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也是旧时地方上设立的供人读书或讲学的处所,多为著名学者创建或主持。书院设山长,主管教学,兼管院务。而书院又有官办和私立之分,官办书院由地方官礼聘山长,书院生员名额无定,以自由研习为主,集众讲授为辅,山长或名师讲经、讲文、讲诗无定期。书院历经千年,源远流长,在中国文化与教育发展史中居于重要地位。

镇江最早书院

南宋时期,书院成为研究和传播理学的重要基地,朱熹为书院确定了条规,对书院的宗旨,为学之序以及修身、处事、接物之要做了系统而详细的规定,名曰《白鹿洞书院学规》,后世书院大都仿此办理,对书院的复兴起了重要作用。追溯镇江最早的书院,当数创办于南宋淳祐八年(1248年)的淮海书院。时任太常寺卿(古代官职名称正三品),后任监察御史龚基先,南宋时徙居润东之北眕里,为便于因金兵南侵而流散于镇江的两淮士人研习儒学,培养避难的淮士学子,他提出了创办书院的主张。当时的郡守王聎接受了他的建议,在北固山西麓的凤凰池旁边,创办了镇江第一家书院,因“以居淮士之游学者”而得名。当时以龚基先为首的淮乡贤达皆捐金资助,南宋宝祐六年(1258年),贾似道为两淮制置使时,又为书院助钱五万贯及拨范家沙芦场二所。书院建好后,郡守王聎将此事上报朝廷,宋理宗皇帝御笔题写了“淮海书院”的匾额。

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淮海书院为甘露寺僧兼并。元贞元年(1295年),教授黄一龙在府治西南斜桥之儒林里置地重建,大德年间几经修葺。延祐三年(1316年),山长于泰来在院内西北建先贤祠,所祀者“皆淮乡先达及创置书院者”。并建成了大成殿、明伦堂、大学斋、藏书楼等建筑。有屋八十余楹。其中,棂星门、戟门三间,大成殿三间,东西庑二十间,殿后行廊七间,祭器库在殿西北偏。明伦堂五间,堂之两庑为六斋,曰:博文、约礼、尊老、育材、明德、达道。大学斋五间,在堂前西北隅。书楼二间,在明伦堂后。学庚在明伦堂南,公厨在明伦堂西北,德音亭在学门之内。书院山长公廨十二间,学门之南。淮海书院有田产135顷、地产50顷、山92亩等收入,来维持日常的教学开支。据《元史·曹鉴传》记载:“曹鉴,字克明,宛平人。颖悟过人,举止异常儿。既冠,南游,具通《五经》大义。大德五年(1301年),用翰林侍讲学士郝彬荐,为镇江淮海书院山长。”明初,淮海书院并入县学,嘉靖三年(1524年),淮海书院迁至寿邱山麓,原址改为总军府。淮海书院创办300年间,培养了一大批江淮学子,成为镇江与扬州之间的一条文化纽带。

元明书院演变

岁月变迁,书院经历了兴修、毁灭、重建,在传承中更迭。宋理宗宝祐年间(1253年-1258年),镇江知府徐栗为纪念北宋文学家、哲学家周敦颐,在鹤林寺内(原周敦颐读书之所)创办濂溪书院。周敦颐(1017年—1073年),原名周敦实,字茂叔,号濂溪,祖籍湖南,世称濂溪先生。据《至顺镇江志》卷十一记载:“濂溪周先生,父宰桂岭,卒于官。奉母仙居太君郑氏自营道入京师,依舅氏郑龙学。郑之故里在润之黄鹤山,先生随侍居于精舍(鹤林寺)。时天圣九年(1031年),先生年十有五。母卒,遂葬于润。”濂溪书院内建有屋凡十有七楹,有立善、养心、希贤三堂与和德、正道二斋,同时还建有爱莲亭及光风霁月亭。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始专属官府。

元朝初年(1271年),鹤林寺内建筑及濂溪书院被寺僧所毁。元大德九年(1305年),山长徐苏孙再建濂溪书院于皇佑桥南(又称黄牛桥),今火坛楼巷附近。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庞时雍壬辰科进士,授官丹徒知县,历官户部主事。他在原鹤林寺内将爱莲池环有石栏,岸边栽上松、柏、柳及各种名贵花木,还重建了光风霁月亭。后人又将此亭移建于城内日精山(清朝设立的地名),据光绪《丹徒县志》记载:“日精山在府儒学内,明伦堂东,偏近北城下,山面南向,顶宽一丈六尺五寸,其形圆,高三丈三尺有奇。”据《鹤林寺志》记载:“元公(周敦颐谥号)住在舅父家时,因与住地附近的鹤林寺寺僧寿涯友善,便借居寺内读书,且‘每以师事之’,所以学业大进,在寺内读书时凿有一方小池植莲,名其曰爱莲池。”鹤林寺内原濂溪书院的爱莲池,其形状不大,为方形,池壁均叠有太湖石,当年庞县令所环石栏早已不存,1957年前后被鹤林寺小学填没而不存。

明代初期,书院仍维持着元代的规模。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丹徒知县李东为纪念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城南寿邱山(原范公读书处所)创办清风书院,嘉靖三年(1524年)并入县学。书院旁有桥曰“清风桥”,据说是范仲淹在关河上建的桥,方便百姓通行,民间敬称其为“范公桥”。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镇江知县郑一岳在寿邱山下原淮海书院旧址,创办香山书院。顺治五年(1648年),改为三山书院,顺治十一年(1654年)后停办。

清代书院变革

清朝末年,朝廷实施新政后,废书院而兴学堂。清初书院发展受到政府的抑制,清政府明令禁止私创书院,使之官学化,绝大多数书院成为以考课为中心的科举预备学校。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则令书院改为学堂,省城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改设中学堂,各州县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书院就此结束。因此,镇江的书院也随之实现了从书院到学堂的转变。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丹徒士绅笪重光(科举进士、官御史)等为纪念曾任镇江知府的高龙光,集资在城西昭关下创办去思书院,咸丰三年(1853年)毁于兵火,旧址后被圈入英租界。乾隆八年(1743年),丹徒知县宋楚望在城南善济坊创办了鹤林书院,不久停办。据《江苏省通志稿·文化志》第四卷《书院表》记载:“鹤林书院,在丹徒县城南门内善济一坊后,乾隆癸亥邑令宋楚望建,今圮。”

宝晋书院,位于北固山北麓海岳庵,原为宋代书法家米芾修行习学之所,内建有宝晋斋。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圣祖南巡至此,海岳庵已遭损坏,宝晋斋也破损不堪,赐额“宝晋遗踪”。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丹徒知县贵中孚因其旧址,建为书院,故名“宝晋”。镇江知府赵佑宸又两次增扩书院规模,划拨田产供书院享用。如宝晋洲上的公产,包括三万多亩芦滩,都拨给了宝晋书院,收取的赋税作为书院的开支。并为宝晋书院题写楹联:“六载守京江,所期寒士欢颜,安得万间广厦;一庵怀海岳,差幸昔贤遗迹,犹存千古名山。”乾隆五十年(1785年),郡守周樽重葺,规模渐增。咸丰三年(1853年)毁于战乱。光绪二年(1876年)重建,因经费不足,规模远逊于前,清末废科举后停办。

据《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六》记载:“王仁堪,字可庄,福建闽县人,尚书庆云之孙。光绪三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十七年,出为江苏镇江知府……广义塾,立榛思文社以教之。出私钱於府治前建南畾学舍。在任两年,於教养诸端,尽力为之。”光绪十五年(1889年),镇江知府王仁堪在丹徒县宝堰镇创办了一所书院性质的“榛思文社”,宣统末年(1911年)停办。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他将救灾募捐剩余款项并出私钱在北固山南峰鼓楼岗开办“南泠学舍”,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镇江府中学堂,堂址镇江府署西。1913年成为江苏省立第六中学,1935年改名为江苏省立镇江中学,现为江苏省镇江中学。文/陈水源

编辑:金凯

审核:沈菲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