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77年,四代人,祭扫无名烈士陵墓 其中三代接力参军保家卫国 句容这一家都是好男儿

2017-08-01 10:50

 

今日镇江讯 “建军节到了,又是90周年的整日子,我当然要来看看你们。”昨天上午,茅山当地农民戴荣斌和丈夫陶阿才冒着酷暑来到一座无名烈士墓前,戴荣斌在墓碑顶端盖上新买的布幕,细心整理好,一旁的丈夫陶阿才则忙着除杂草、摆祭品。“儿子海君说,今年不打算退伍,要在部队多待几年,侄子显豪秋天也要去当兵了。”戴荣斌口中念叨着。

这座无名烈士墓是一座合葬墓,位于句容市茅山风景区管委会潘冲村胡家寨的一个林场深处,墓中长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此牺牲的3位无名新四军烈士。

从爷爷戴国宝偷偷葬下这3位无名新四军烈士,到父亲戴相春遵循家规坚持扫墓,到戴荣斌夫妇自费修墓,再到如今下一辈接力扫墓,戴家四代人77年来始终信守承诺,坚持祭扫无名新四军烈士墓。更让人动容的是,在烈士精神的感召下,戴荣斌的父亲和儿子,祖孙接力参军卫国。戴荣斌一家用真情书写拥军情怀,这份真情在茅山革命老区传为美谈,更感染着老区人民把红色基因世代传承。


爷爷偷偷埋葬烈士

世代为烈士扫墓成家规

说起戴家与这座烈士墓的渊源,还要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那时的茅山地区,饱受日军蹂躏,当地的村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日军时常进村扫荡,戴荣斌的太爷爷戴朝志就是在扫荡中被日军残忍杀害的。

1940年初冬的一天,日军从胡家寨一下子抓走了70多名村民。当时,3位新四军战士在执行任务的途中经过这里,得知村民被抓后,奋不顾身地前往解救村民,但在途中遭遇日军的围追堵截,3位新四军战士最终不幸英勇牺牲,连姓名都没有留下。得知此事后,戴荣斌的爷爷戴国宝和几位村民,冒着被日军发现后全家被杀的危险,偷偷埋葬了这3位为解救村民而牺牲的新四军战士。

“从小爷爷就会时常跟我讲起这3位烈士的故事,现在我也会经常讲给下一辈听。”在回忆起爷爷与这座烈士墓的渊源时,戴荣斌不时抹去眼角的泪水。在说到这3位牺牲的烈士中,最小的才18岁时,戴荣斌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泣不成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烈士用鲜血换来的,这句话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忘记。”

为了让3位烈士能够安息于此,在偷偷埋葬下3位烈士后,戴荣斌的爷爷戴国宝就立下了一条家规——子孙后代,无论男女,必须每年来给这3位烈士扫墓。从1940年到如今,已经过去了77年,从爷爷戴国宝,到父亲戴相春,再到戴荣斌自己和儿子,对于这条家规的坚守从未间断。


祖坟修成什么样

烈士墓也要修成什么样

经过多年雨水的冲刷,泥土堆积的烈士墓已经渐渐坍塌,损毁严重。2013年年初,父亲戴相春曾郑重地与戴荣斌谈过一次,希望戴荣斌能够自费为3位烈士新修坟墓,并对戴荣斌提出了一个要求——戴家的祖坟修成什么样,3位烈士的墓就要修成什么样。

但父亲的突然生病去世,让为3位烈士新修坟墓的事情被耽搁了下来,然而父亲身前这桩未了的心事,戴荣斌却始终记挂在心中。2015年9月,在叔叔戴相怀60岁的寿宴上,为3位烈士新修坟墓一事被重新提及,大家决定在2016年清明节前,一定要把3位烈士的墓修好。

戴荣斌和丈夫陶阿才为了能把3位烈士的墓修好,花了不少的精力和财力。第一次夫妻俩拿出2200元,请了专门修墓的人,但只是修了个土坟,夫妻俩看后都觉得很不满意,当即决定再修一次。第二次修墓时,全家人自己动手,买来水泥、沙子、砖头等,在墓的外围浇筑上水泥,十多人整整忙活了一天。为了防止泥土的坟帽子被雨水冲刷,戴荣斌特地骑着电动三轮车,赶到10公里外的袁巷集镇,买来了水泥浇筑的坟帽子。第二次修墓,戴荣斌夫妻俩又拿出了5000多元。

前后两次修墓,一共花去了戴荣斌夫妻俩共计7000多元,对于家境一般的农民之家来说,可不是小数目。但在戴荣斌看来,这钱应该花,花得值。2016年清明节,当戴家老老小小三代人站在新修的烈士墓前时,戴荣斌觉得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是落地了。她来到父亲的墓前,告诉父亲说,“你交代我的事,我办好了”。


像烈士们一样

祖孙接力参军保家卫国

来到戴荣斌家,大门上方红纸黑字张贴着的“军人之家”字样,格外引人注目。其实,在戴家四代坚持为3位烈士扫墓的背后,还有着一段特殊的军人情结。戴荣斌的父亲戴相春曾在1964年参军入伍,而戴荣斌23岁的儿子陶海君则是一名现役军人,已参军两年的他并不准备在今年秋天退伍回乡,而是打算在部队多留几年。

“我的父亲和儿子都选择去当兵,其实是向3位烈士学习,像他们一样去参军,去保家卫国。”戴荣斌回忆说,儿子从小就喜欢听外公讲军营里的故事,一直以来都很憧憬军营生活,虽然儿子大专毕业后也能在当地找到工作,但考虑再三后,还是决定跟外公一样,走进军营,穿上军装,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就这么一个儿子,怎么舍得让他去当兵呢?“不舍得也要舍得,你不去当兵,他不去当兵,谁来当兵保家卫国呢?”戴荣斌语气坚定地说,“对于我们戴家人来说,不要村干部上门动员,只要符合当兵条件,长辈们都会支持下一辈去当兵。这不,我弟弟家的儿子今年19岁,已经进入征兵体检的名单了,一切顺利的话,秋天也要去当兵了。”

“这是我去年端午节前去部队看儿子的照片,就这么一个儿子,怎么能不想呢。”想儿子时,戴荣斌总会拿出和儿子在部队合影的照片,看上好久,“你看,海君穿军装的样子多帅气,部队领导跟我们说了,海君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戴荣斌自豪地说。


让烈士精神永留存

越来越多人为烈士扫墓

对于戴家人为3位烈士扫墓、修墓,周围也有些人不理解,说了些闲话,但戴荣斌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更让戴荣斌感到欣慰的是,丈夫陶阿才给了自己最大的支持,陶阿才虽然不善言语,但谈起自费为烈士修墓的事儿,他说:“我的父亲也当过兵,打过仗,对于保家卫国的军人,我从小就很钦佩,所以给烈士修墓,我当然是支持的。”

“以前父辈们给3位烈士扫墓,除了家里人,外人并不知道,这两年因为修墓,村里知道的人才渐渐多了起来。”戴荣斌动情地说,“这3位烈士是为了解救当地村民牺牲的,他们虽然没有留下姓名,但他们就跟我们的亲人一样,为亲人扫墓、修墓,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实际上,戴荣斌一家坚持为烈士扫墓、自费为烈士修墓的举动,在茅山当地,乃至句容地区已经传为美谈,越来越多的当地党员,甚至是普通群众,或集体组织、或个人自发,前来为3位烈士扫墓。

在戴荣斌的心中,其实还深藏着一个愿望,她希望每年清明节的时候,当地能有更多的学生来给3位烈士扫墓。在戴荣斌的记忆中,以前村里还有小学的时候,学校会组织学生来扫墓,但后来学校搬迁到了镇上,就很少再有学生集体来扫墓了。“现在烈士墓修好了,像个样子了,学生们来扫墓感受也能更真切一些。”戴荣斌说,她还会给学生们讲讲3位烈士的故事,让烈士们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的革命精神永远留存下去,鼓励更多的下一辈能够自愿参军入伍,保家卫国。

记者:施静静 编辑:阿奎

54

 

今日镇江讯 “建军节到了,又是90周年的整日子,我当然要来看看你们。”昨天上午,茅山当地农民戴荣斌和丈夫陶阿才冒着酷暑来到一座无名烈士墓前,戴荣斌在墓碑顶端盖上新买的布幕,细心整理好,一旁的丈夫陶阿才则忙着除杂草、摆祭品。“儿子海君说,今年不打算退伍,要在部队多待几年,侄子显豪秋天也要去当兵了。”戴荣斌口中念叨着。

这座无名烈士墓是一座合葬墓,位于句容市茅山风景区管委会潘冲村胡家寨的一个林场深处,墓中长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在此牺牲的3位无名新四军烈士。

从爷爷戴国宝偷偷葬下这3位无名新四军烈士,到父亲戴相春遵循家规坚持扫墓,到戴荣斌夫妇自费修墓,再到如今下一辈接力扫墓,戴家四代人77年来始终信守承诺,坚持祭扫无名新四军烈士墓。更让人动容的是,在烈士精神的感召下,戴荣斌的父亲和儿子,祖孙接力参军卫国。戴荣斌一家用真情书写拥军情怀,这份真情在茅山革命老区传为美谈,更感染着老区人民把红色基因世代传承。


爷爷偷偷埋葬烈士

世代为烈士扫墓成家规

说起戴家与这座烈士墓的渊源,还要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那时的茅山地区,饱受日军蹂躏,当地的村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日军时常进村扫荡,戴荣斌的太爷爷戴朝志就是在扫荡中被日军残忍杀害的。

1940年初冬的一天,日军从胡家寨一下子抓走了70多名村民。当时,3位新四军战士在执行任务的途中经过这里,得知村民被抓后,奋不顾身地前往解救村民,但在途中遭遇日军的围追堵截,3位新四军战士最终不幸英勇牺牲,连姓名都没有留下。得知此事后,戴荣斌的爷爷戴国宝和几位村民,冒着被日军发现后全家被杀的危险,偷偷埋葬了这3位为解救村民而牺牲的新四军战士。

“从小爷爷就会时常跟我讲起这3位烈士的故事,现在我也会经常讲给下一辈听。”在回忆起爷爷与这座烈士墓的渊源时,戴荣斌不时抹去眼角的泪水。在说到这3位牺牲的烈士中,最小的才18岁时,戴荣斌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泣不成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烈士用鲜血换来的,这句话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忘记。”

为了让3位烈士能够安息于此,在偷偷埋葬下3位烈士后,戴荣斌的爷爷戴国宝就立下了一条家规——子孙后代,无论男女,必须每年来给这3位烈士扫墓。从1940年到如今,已经过去了77年,从爷爷戴国宝,到父亲戴相春,再到戴荣斌自己和儿子,对于这条家规的坚守从未间断。


祖坟修成什么样

烈士墓也要修成什么样

经过多年雨水的冲刷,泥土堆积的烈士墓已经渐渐坍塌,损毁严重。2013年年初,父亲戴相春曾郑重地与戴荣斌谈过一次,希望戴荣斌能够自费为3位烈士新修坟墓,并对戴荣斌提出了一个要求——戴家的祖坟修成什么样,3位烈士的墓就要修成什么样。

但父亲的突然生病去世,让为3位烈士新修坟墓的事情被耽搁了下来,然而父亲身前这桩未了的心事,戴荣斌却始终记挂在心中。2015年9月,在叔叔戴相怀60岁的寿宴上,为3位烈士新修坟墓一事被重新提及,大家决定在2016年清明节前,一定要把3位烈士的墓修好。

戴荣斌和丈夫陶阿才为了能把3位烈士的墓修好,花了不少的精力和财力。第一次夫妻俩拿出2200元,请了专门修墓的人,但只是修了个土坟,夫妻俩看后都觉得很不满意,当即决定再修一次。第二次修墓时,全家人自己动手,买来水泥、沙子、砖头等,在墓的外围浇筑上水泥,十多人整整忙活了一天。为了防止泥土的坟帽子被雨水冲刷,戴荣斌特地骑着电动三轮车,赶到10公里外的袁巷集镇,买来了水泥浇筑的坟帽子。第二次修墓,戴荣斌夫妻俩又拿出了5000多元。

前后两次修墓,一共花去了戴荣斌夫妻俩共计7000多元,对于家境一般的农民之家来说,可不是小数目。但在戴荣斌看来,这钱应该花,花得值。2016年清明节,当戴家老老小小三代人站在新修的烈士墓前时,戴荣斌觉得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是落地了。她来到父亲的墓前,告诉父亲说,“你交代我的事,我办好了”。


像烈士们一样

祖孙接力参军保家卫国

来到戴荣斌家,大门上方红纸黑字张贴着的“军人之家”字样,格外引人注目。其实,在戴家四代坚持为3位烈士扫墓的背后,还有着一段特殊的军人情结。戴荣斌的父亲戴相春曾在1964年参军入伍,而戴荣斌23岁的儿子陶海君则是一名现役军人,已参军两年的他并不准备在今年秋天退伍回乡,而是打算在部队多留几年。

“我的父亲和儿子都选择去当兵,其实是向3位烈士学习,像他们一样去参军,去保家卫国。”戴荣斌回忆说,儿子从小就喜欢听外公讲军营里的故事,一直以来都很憧憬军营生活,虽然儿子大专毕业后也能在当地找到工作,但考虑再三后,还是决定跟外公一样,走进军营,穿上军装,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就这么一个儿子,怎么舍得让他去当兵呢?“不舍得也要舍得,你不去当兵,他不去当兵,谁来当兵保家卫国呢?”戴荣斌语气坚定地说,“对于我们戴家人来说,不要村干部上门动员,只要符合当兵条件,长辈们都会支持下一辈去当兵。这不,我弟弟家的儿子今年19岁,已经进入征兵体检的名单了,一切顺利的话,秋天也要去当兵了。”

“这是我去年端午节前去部队看儿子的照片,就这么一个儿子,怎么能不想呢。”想儿子时,戴荣斌总会拿出和儿子在部队合影的照片,看上好久,“你看,海君穿军装的样子多帅气,部队领导跟我们说了,海君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戴荣斌自豪地说。


让烈士精神永留存

越来越多人为烈士扫墓

对于戴家人为3位烈士扫墓、修墓,周围也有些人不理解,说了些闲话,但戴荣斌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更让戴荣斌感到欣慰的是,丈夫陶阿才给了自己最大的支持,陶阿才虽然不善言语,但谈起自费为烈士修墓的事儿,他说:“我的父亲也当过兵,打过仗,对于保家卫国的军人,我从小就很钦佩,所以给烈士修墓,我当然是支持的。”

“以前父辈们给3位烈士扫墓,除了家里人,外人并不知道,这两年因为修墓,村里知道的人才渐渐多了起来。”戴荣斌动情地说,“这3位烈士是为了解救当地村民牺牲的,他们虽然没有留下姓名,但他们就跟我们的亲人一样,为亲人扫墓、修墓,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实际上,戴荣斌一家坚持为烈士扫墓、自费为烈士修墓的举动,在茅山当地,乃至句容地区已经传为美谈,越来越多的当地党员,甚至是普通群众,或集体组织、或个人自发,前来为3位烈士扫墓。

在戴荣斌的心中,其实还深藏着一个愿望,她希望每年清明节的时候,当地能有更多的学生来给3位烈士扫墓。在戴荣斌的记忆中,以前村里还有小学的时候,学校会组织学生来扫墓,但后来学校搬迁到了镇上,就很少再有学生集体来扫墓了。“现在烈士墓修好了,像个样子了,学生们来扫墓感受也能更真切一些。”戴荣斌说,她还会给学生们讲讲3位烈士的故事,让烈士们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的革命精神永远留存下去,鼓励更多的下一辈能够自愿参军入伍,保家卫国。

记者:施静静 编辑:阿奎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