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荔枝新闻推出双语微纪录片《非遗有新人》第二季,追寻千年文脉的足迹,讲述薪火相传的故事,感知国潮风起的澎湃,让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闪耀全世界。
端午到,香囊俏。徐州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里艾蒲青翠,龙舟竞渡。湖畔粉墙黛瓦的街巷里,有一间屋子格外静谧幽香。24岁的孙歌尧和奶奶、姑姑围坐在一起飞针走线。一个个古朴拙巧、香气沁人,装满美好寓意的香包在巧手里成型,被来往如织的游人带进悠悠夏日。
香草为佩 千年不辍
香包,又称香囊、香缨、容臭等,是古代最为流行的饰品。早在屈原的《离骚》中就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当时人们便以江篱、芷、秋兰等香草作装饰佩戴在身上。在拥有2600多年建城史的徐州,传统民俗源远流长。每到端午,人们不仅要包粽子、赛龙舟、喝黄酒、插艾条,更要缝香包,穿“五毒鞋”,赶“五毒庙会”。香包既有驱虫防病的药用价值,更有祈愿安康的美好寓意。在男耕女织的漫长的农耕社会里,女人们用一双巧手将节日的仪式感拉满,并逐渐形成了具有徐州地方特色的香包文化,千百年来,延续不辍。2008年,徐州香包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你是古人吗?”儿时小伙伴们经常会好奇地问小歌尧。在机器缝纫技术飞速发展的年代,只有歌尧浑身上下皆是奶奶的“独家定制”:脖子上挂的手工香包,头上戴的绣花帽,玩的布艺大公鸡,还有脚上穿的虎头鞋……在小歌尧的童年记忆里,奶奶总是日复一日地在缝缝绣绣,缝得最多的就是各式各样的香包。奶奶王秀英是徐州香包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她做的香包总是供不应求,每逢春节和端午,亲朋好友都想要一个奶奶亲手缝制的香包,十里八乡也都来找奶奶学习。慢慢地,小歌尧也试着扯上一块布,像模像样地学起了缝香包。
碧艾香蒲 丝丝彩线
徐州香包由独特的缝制工艺、中草药配方和汉文化图案传承至今。它的造型多变,代表着不同的寓意,有心形、葫芦形、宝瓶形、苹果形等等;里面的中药有二十多种,包括薄荷、当归、艾叶、藿香、苍术、菖蒲、白芷等等,要按照准确的比例配比研磨成粉;它的刺绣不似苏绣婉约细腻,带有汉文化的古朴粗犷之风,又有苏北民间的乡土特色。就算是拇指大的小香包,也要经历从配制研磨中草药、绣图案、裁剪面料,到制作版型、半成品缝合、缝锁边缘,最后添加饰品,每一步都要一丝不苟、走线匀称,针脚平整利落。
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哪里坐得住?刚开始歌尧缝上几针就跑出去玩儿了,更多的时候是缝不好,生气丢掉不缝了。慈祥的奶奶总是会接纳孙女的一切脾气,“我等她走了,我拆了再缝,然后说你看你缝得多好,夸着夸着她就想缝了。”在奶奶的鼓励中,歌尧一天天长大,手艺也愈发精进。不知道被针扎了多少次,手抽筋多少次,却再也没有丢下。直到大学毕业后在奶奶的劝说下,从城市回到村里,作为第五代传承人正式继承香包制作技艺。孙歌尧明白,奶奶的手艺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当手工缝制不是日常所需,这份事业更加必须有人继承。
飞针走线 代代传承
85岁的王秀英也是在小歌尧初拿起缝衣针的年纪,从自己的外婆手里,传承下了徐州香包技艺。王秀英还记得,外婆只要有时间,就会端出针线筐,不多时就能缝出一个小巧可爱的香包。“那时候家里穷,大人都有自己的针,我没有针,我就在家里偷拿了一个鸡蛋,跟卖杂货的换了一根针。”为了好好保存这根针,王秀英给它缝了一个手指大小、棒棒形状的口袋,这便是“针棒”香包的原型。70年后,氤氲着中药沁香“真棒”香包,变成了徐州香包里最受欢迎的款式,一度要等一个月才能买到。接着孙歌尧又将其二创成了迷你款的钥匙扣、手机挂件,很快超越了1.0版本。所有人都看到了孙歌尧在传统和现在之间对话的能力。她对经典的老样式有足够的耐心和坚持,对新的需求有无限的想法和行动力。
孙歌尧曾经和奶奶花了半个月时间共同完成了大作品《八鸡香篮》。当时《八鸡香篮》已经失传很久,“我奶奶小时候见到过的,很多作品都是源自于她小时候的记忆,如果我们不做出来就真的失传了。” 《八鸡香篮》是七八十年前或更早,徐州贾汪地区女孩出嫁时放首饰和发饰的提篮:提篮一圈立体的八个鸡头代表着八方吉祥;侧面的石榴配桃,寓意升官坐朝;底座刺绣的莲花、荷花,寓意和和美美,整个作品艳丽夺目,汇聚着新人对新生活最美好的期待。孙歌尧说,“做的过程本来以为会很乏味,但真正做出来以后,我心里充满了成就感。我们就是要把它做出来,让别人都看到咱们是有多么优秀的传统文化。”
传统回归 国潮兴起
孙歌尧不仅对香包的款式、工艺进行了大胆创新,还尝试了许多跨界的合作,让香包文化链接到更广泛的人群。她通过孵化平台集结了一群与自己志同道合的青年设计师和品牌运营者,建立起3000多款香包图案库,设计了红色记忆、古韵歌尧等五大系列近百种香包新品;将3D打版创新引入非遗工艺中,突破了传统香包外观局限;她与知名企业合作,将流行的手游人物融入香包设计中,让热衷于游戏的年轻人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
“人家说85岁才学巧,一点也不假,我现在都跟我的孙女学。”王秀英觉得,孙女一定会超过自己,“我那时候没有文化,都是硬学,弄不好拆了重新弄。俺歌尧不一样,她有文化,会画画,还会普通话,干啥都比我行。”
王秀英参与最多的,是孙女发起的网络直播。她站在环形直播灯前,用徐州贾汪话介绍着香包的工艺和寓意,孙女不时在旁边指导。孙歌尧觉得,非遗不是孤芳自赏的“老物件”,而是鲜活的艺术瑰宝。直播也是一种数字记忆,可以把奶奶说的很多话都保存下来。
歌尧和奶奶走到哪里去参展,都会把《八鸡香篮》摆在最显眼的位置。也会把最新设计的芒种粮仓、夏至青梅推荐给年轻的朋友。走进"王秀英香包工作室",恒久的香气里,有大红大绿,也有清新淡雅,每一个作品在关照不同的时代。而祈求安康、辟邪纳福、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始终没变。
来源:荔枝新闻
编辑:万嘉
审核:杨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