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城周刊·诗话镇江丨偷得浮生半日闲  鹤林寺里寻杜鹃

2023-06-14 18:35

终日昏昏醉梦间,

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

偷得浮生半日闲。

      这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一首题壁诗《题鹤林寺壁》(亦作《题鹤林寺僧舍》),写于镇江鹤林寺的墙壁上。诗人长时间来一直处于混沌醉梦之中,情绪极其消沉。忽然发现春天即将过去了,于是便强打精神登上南山去欣赏春色。在与鹤林寺高僧一番参禅悟道的闲聊后,诗人一扫心中阴霾,悟得人生至理,于是生发出“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感叹。

鹤林寺大殿文字简介

鹤林寺,位于镇江南郊磨笄山北麓,毗邻黄鹤山。始建于东晋元帝大兴四年(321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镇江南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古迹典故最多的寺院,“烟雨鹤林”为镇江二十四景之一。历史上鹤林寺极负盛名,虽几度遭到损毁,却又几度修复,至今依然矗立。

镇江高专原校长、中国古代文学教授祝诚认为,鹤林寺就是一个1700年来我国古代优秀历史文化的聚集地、人与大自然对话的休憩港湾、互动交流的心灵驿站和诗意生活的栖居地。它不仅是一座禅宗古刹,更是一座儒释道各种思想、各种文化、各种艺术交流融合的文化殿堂。

宋武帝刘裕

鹤林寺原位于黄鹤山麓,初名竹林寺。传说南朝宋武帝刘裕幼年家贫,年轻时到黄鹤山砍柴,头顶常有成群黄鹤翩翩飞舞。称帝后,遂改寺名为鹤林寺。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僧人元素任该寺住持时,改名古竹院。鹤林寺在唐代范围较大,据说出了山门就到城门——鹤林门。

由于该寺邻近城市,山清水秀,风光优美,历代文人墨客常流连其间,触景生情,留下了许多丽词佳句。除了诗人李涉外,还有同时代李绅的“鹤栖峰下青莲宇,花发江城世界春”,张祜的“千年鹤在市朝变,来去旧山人不知”,宋代曾巩的“昔人春尽强登山,只肯逢僧半日闲”,苏轼的“古寺满修竹,深林闻杜鹃”,以及元代萨都剌的“青青杨柳啼乳鸦,满山烂开红白花”等。史载寺内著名碑刻“古墨林”中曾有唐代李华,宋朝苏东坡、米芾、宋高宗、寺僧法永、岳珂、冯多福、王野、陈均,明朝董其昌等人的墨宝碑刻。

游人凭吊米芾墓

北宋画家米芾曾居鹤林寺多年,相传他曾对寺僧说死后魂魄愿为鹤林寺的伽蓝神守护山门。病死在淮阳军官邸后,其子米元晖遵照父亲的遗愿,将其归葬镇江,并在鹤林寺山门前建祠纪念,即为米公祠。如今,祠堂已经不在,但米芾墓犹存。

鹤林寺有八景,即逢僧处(古竹院)、香花桥、寄奴泉、杜鹃台、濂溪祠与茂叔莲池、米芾墓、马祖塔和太傅松(十三松),大多与名人或神话传说相关。如,苏东坡十分喜欢李涉的诗,在李涉“竹院逢僧”之处,建造“苏公竹院”。宋代理学大师、哲学家、文学家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读书寺中,后人在其地建祠祀之;在鹤林寺门前开凿了一个大水池种植莲花,所以叫茂叔莲池。鹤林寺曾有十三棵古松,到了明代,寺里不争气的和尚拟将这十三棵古松砍掉卖钱。此事被明代首辅杨一清知道了,特地出钱把十三棵古松保留下来,“十三松”后来也被称为“太傅松”。

鹤林寺遗存古道

鹤林寺神话传说中,最传奇的就是杜鹃花了。因种于唐,故又名千年杜鹃。《丹徒县志》载,相传唐贞元年间,由外国僧人用钵盂移植杜鹃于此,常用仙水(药剂)洒浇根部,使花树高达丈余,每年春季杜鹃花盛开,男女老少倾城前往观赏。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

苏东坡曾咏杜鹃花“当时只道鹤林仙,能遣秋花发杜鹃”。传说每年暮春杜鹃花开时节,总有绯衣女子在花丛中忽隐忽现,乃司花女神。后由道人殷七七(名天祥),令花神在重阳节让花盛开如春,因而花被天神收归“阆苑”。事实上,唐末花树毁于战火。后有人将家中的唐杜鹃花移栽寺中,乃复旧观。

考古发现的“鹤林禅寺”残牌

鹤林寺几经兴废,规模逐渐缩小。唐末毁于战火后,宋绍兴中重建。明永乐间尽废,僧得月于黄鹤山东侧磨笄山下现址结庐重建。清康熙五十八年焚废,乾隆十二年重建。今存大雄宝殿为同治年间复建,杜鹃楼为光绪二十二年复建。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鹤林寺大殿长期以来作为工厂职工宿舍使用,杜鹃楼为原鹤林小学占用。因年久失修,鹤林寺大殿部分屋顶甚至垮塌,成为危房。

自2016年以来,遵循“修旧如旧”的文物保护原则,镇江交通产业集团对鹤林寺文保区启动修缮和环境整治,历经多年精心打磨,鹤林寺文保区环境整治工程于2020年7月通过验收,“烟雨鹤林”重现古城镇江。

“鹤林烟雨”牌坊

日前,记者来到鹤林寺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殿前广场上的牌坊。它高约8米,长约10米,采取的是“三间四柱”式造型,柱头上以浮雕形式雕刻云鹤纹,整个牌坊采取花岗岩质地,朴素大方,中间两根方柱上刻有一幅隶书对联,上联是“红照日高鹤栖峰下青莲宇”,下联是“紫凝霞曙花发江城世界春”,中间横批是隶书“鹤林烟雨”,由中国书协副主席言恭达题写,很好地呼应了鹤林寺的主题。

鹤林寺大殿“鹤林禅境”

正对石牌坊的就是在原址上重建的寺院大殿,青砖墙黛瓦顶,一排落地门窗。有匾额“鹤林禅境”悬挂于中门上方,两边楹联“鹤舞空山胸罗贝叶三千卷,龙潜古刹心有灵犀一点通”。暗示此地乃佛门胜境,曾是龙兴之地。

复建的苏公竹院

茂叔祠抱柱楹联

大殿两侧是根据古籍或诗词记载复建的“苏公竹院”和“茂叔祠”。大殿右侧的苏公竹院,北向一排落地门窗,中间抱柱楹联“行歌竹院宜题壁,坐咏莲池好读书”。西向古建门楼,门匾书黑底金字“苏公竹院”。大殿左侧为茂叔祠,抱柱楹联为“不染不妖花中君子,明心明理学界圣人”。

杜鹃楼正门两侧书写“鸟鸣林外数声磬,花语楼前万木春”

杜鹃楼前老杜鹃根茎粗壮

位于鹤林寺大殿后侧、维修一新的杜鹃楼,正门两侧书写“鸟鸣林外数声磬,花语楼前万木春”,烘托出了杜鹃楼的意境。楼前花台内栽培了杜鹃花,虽已进入仲夏,仍有杜鹃开得正艳。特别是中间小花坛内几株老杜鹃根茎极为粗壮,如同小树苗般粗细,确有“千年杜鹃”的神韵,每年迎春怒放,色彩艳丽,吸引游人前往观赏。

镇江星叶 摄

深厚悠远的南朝文化滋养了得天独厚的鹤林烟雨文化。后续镇江交通产业集团还将继续围绕磨笄山和黄鹤山景区进一步打造“鹤林烟雨”项目,精心修缮恢复寺院景观,提升区域历史人文价值,培育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街区。 (方良龙  王竹华)

编辑:朱超

审核:杨佩佩

71

终日昏昏醉梦间,

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

偷得浮生半日闲。

      这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一首题壁诗《题鹤林寺壁》(亦作《题鹤林寺僧舍》),写于镇江鹤林寺的墙壁上。诗人长时间来一直处于混沌醉梦之中,情绪极其消沉。忽然发现春天即将过去了,于是便强打精神登上南山去欣赏春色。在与鹤林寺高僧一番参禅悟道的闲聊后,诗人一扫心中阴霾,悟得人生至理,于是生发出“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感叹。

鹤林寺大殿文字简介

鹤林寺,位于镇江南郊磨笄山北麓,毗邻黄鹤山。始建于东晋元帝大兴四年(321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镇江南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古迹典故最多的寺院,“烟雨鹤林”为镇江二十四景之一。历史上鹤林寺极负盛名,虽几度遭到损毁,却又几度修复,至今依然矗立。

镇江高专原校长、中国古代文学教授祝诚认为,鹤林寺就是一个1700年来我国古代优秀历史文化的聚集地、人与大自然对话的休憩港湾、互动交流的心灵驿站和诗意生活的栖居地。它不仅是一座禅宗古刹,更是一座儒释道各种思想、各种文化、各种艺术交流融合的文化殿堂。

宋武帝刘裕

鹤林寺原位于黄鹤山麓,初名竹林寺。传说南朝宋武帝刘裕幼年家贫,年轻时到黄鹤山砍柴,头顶常有成群黄鹤翩翩飞舞。称帝后,遂改寺名为鹤林寺。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僧人元素任该寺住持时,改名古竹院。鹤林寺在唐代范围较大,据说出了山门就到城门——鹤林门。

由于该寺邻近城市,山清水秀,风光优美,历代文人墨客常流连其间,触景生情,留下了许多丽词佳句。除了诗人李涉外,还有同时代李绅的“鹤栖峰下青莲宇,花发江城世界春”,张祜的“千年鹤在市朝变,来去旧山人不知”,宋代曾巩的“昔人春尽强登山,只肯逢僧半日闲”,苏轼的“古寺满修竹,深林闻杜鹃”,以及元代萨都剌的“青青杨柳啼乳鸦,满山烂开红白花”等。史载寺内著名碑刻“古墨林”中曾有唐代李华,宋朝苏东坡、米芾、宋高宗、寺僧法永、岳珂、冯多福、王野、陈均,明朝董其昌等人的墨宝碑刻。

游人凭吊米芾墓

北宋画家米芾曾居鹤林寺多年,相传他曾对寺僧说死后魂魄愿为鹤林寺的伽蓝神守护山门。病死在淮阳军官邸后,其子米元晖遵照父亲的遗愿,将其归葬镇江,并在鹤林寺山门前建祠纪念,即为米公祠。如今,祠堂已经不在,但米芾墓犹存。

鹤林寺有八景,即逢僧处(古竹院)、香花桥、寄奴泉、杜鹃台、濂溪祠与茂叔莲池、米芾墓、马祖塔和太傅松(十三松),大多与名人或神话传说相关。如,苏东坡十分喜欢李涉的诗,在李涉“竹院逢僧”之处,建造“苏公竹院”。宋代理学大师、哲学家、文学家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读书寺中,后人在其地建祠祀之;在鹤林寺门前开凿了一个大水池种植莲花,所以叫茂叔莲池。鹤林寺曾有十三棵古松,到了明代,寺里不争气的和尚拟将这十三棵古松砍掉卖钱。此事被明代首辅杨一清知道了,特地出钱把十三棵古松保留下来,“十三松”后来也被称为“太傅松”。

鹤林寺遗存古道

鹤林寺神话传说中,最传奇的就是杜鹃花了。因种于唐,故又名千年杜鹃。《丹徒县志》载,相传唐贞元年间,由外国僧人用钵盂移植杜鹃于此,常用仙水(药剂)洒浇根部,使花树高达丈余,每年春季杜鹃花盛开,男女老少倾城前往观赏。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

苏东坡曾咏杜鹃花“当时只道鹤林仙,能遣秋花发杜鹃”。传说每年暮春杜鹃花开时节,总有绯衣女子在花丛中忽隐忽现,乃司花女神。后由道人殷七七(名天祥),令花神在重阳节让花盛开如春,因而花被天神收归“阆苑”。事实上,唐末花树毁于战火。后有人将家中的唐杜鹃花移栽寺中,乃复旧观。

考古发现的“鹤林禅寺”残牌

鹤林寺几经兴废,规模逐渐缩小。唐末毁于战火后,宋绍兴中重建。明永乐间尽废,僧得月于黄鹤山东侧磨笄山下现址结庐重建。清康熙五十八年焚废,乾隆十二年重建。今存大雄宝殿为同治年间复建,杜鹃楼为光绪二十二年复建。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鹤林寺大殿长期以来作为工厂职工宿舍使用,杜鹃楼为原鹤林小学占用。因年久失修,鹤林寺大殿部分屋顶甚至垮塌,成为危房。

自2016年以来,遵循“修旧如旧”的文物保护原则,镇江交通产业集团对鹤林寺文保区启动修缮和环境整治,历经多年精心打磨,鹤林寺文保区环境整治工程于2020年7月通过验收,“烟雨鹤林”重现古城镇江。

“鹤林烟雨”牌坊

日前,记者来到鹤林寺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殿前广场上的牌坊。它高约8米,长约10米,采取的是“三间四柱”式造型,柱头上以浮雕形式雕刻云鹤纹,整个牌坊采取花岗岩质地,朴素大方,中间两根方柱上刻有一幅隶书对联,上联是“红照日高鹤栖峰下青莲宇”,下联是“紫凝霞曙花发江城世界春”,中间横批是隶书“鹤林烟雨”,由中国书协副主席言恭达题写,很好地呼应了鹤林寺的主题。

鹤林寺大殿“鹤林禅境”

正对石牌坊的就是在原址上重建的寺院大殿,青砖墙黛瓦顶,一排落地门窗。有匾额“鹤林禅境”悬挂于中门上方,两边楹联“鹤舞空山胸罗贝叶三千卷,龙潜古刹心有灵犀一点通”。暗示此地乃佛门胜境,曾是龙兴之地。

复建的苏公竹院

茂叔祠抱柱楹联

大殿两侧是根据古籍或诗词记载复建的“苏公竹院”和“茂叔祠”。大殿右侧的苏公竹院,北向一排落地门窗,中间抱柱楹联“行歌竹院宜题壁,坐咏莲池好读书”。西向古建门楼,门匾书黑底金字“苏公竹院”。大殿左侧为茂叔祠,抱柱楹联为“不染不妖花中君子,明心明理学界圣人”。

杜鹃楼正门两侧书写“鸟鸣林外数声磬,花语楼前万木春”

杜鹃楼前老杜鹃根茎粗壮

位于鹤林寺大殿后侧、维修一新的杜鹃楼,正门两侧书写“鸟鸣林外数声磬,花语楼前万木春”,烘托出了杜鹃楼的意境。楼前花台内栽培了杜鹃花,虽已进入仲夏,仍有杜鹃开得正艳。特别是中间小花坛内几株老杜鹃根茎极为粗壮,如同小树苗般粗细,确有“千年杜鹃”的神韵,每年迎春怒放,色彩艳丽,吸引游人前往观赏。

镇江星叶 摄

深厚悠远的南朝文化滋养了得天独厚的鹤林烟雨文化。后续镇江交通产业集团还将继续围绕磨笄山和黄鹤山景区进一步打造“鹤林烟雨”项目,精心修缮恢复寺院景观,提升区域历史人文价值,培育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旅游街区。 (方良龙  王竹华)

编辑:朱超

审核:杨佩佩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