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产业“向绿”,打开低碳新空间

2023-06-13 21:36

今日镇江讯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集聚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不久前,我市印发了《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全面构建低碳高效产业结构体系”,为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描绘了清晰的线路图。

绿色化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不仅要在技术层面上加快研发和推广,也要在绿色产业体制机制上进行变革,优化存量,推进‘双碳’目标实现。”市发改委资环处处长朱海洋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把低碳高效的产业结构优化壮大起来。

在这一过程中,我市将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的基础上,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全面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效率,由此构建绿色低碳的循环产业体系,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动力源泉。

以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为例。近年来,我市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积极推进绿色制造示范,经过多年深耕,全市绿色制造体系日渐完善,一批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制造单位脱颖而出。根据今年初省工信厅公布的江苏省绿色工厂(第三批)名单,我市新增威腾电气、超力电器、索普化工、建华建材等10家省级绿色工厂;全市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8家、省级24家、市级118家。据初步统计,2022年全市绿色制造单位实现节能12.1万吨标准煤、节水3102万吨、综合利用一般工业固废207万吨,较好地发挥了典型引领作用。

在此基础上,《实施意见》明确,我市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并以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和“两高”项目集聚度较高的园区为重点,加快推进重点领域低碳工艺革新、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同时,推进商贸流通、信息服务等行业绿色转型,提升服务业低碳发展水平;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业固碳增效;系统推进工业、农业、建筑业、服务业等领域清洁生产,积极推行产品绿色设计。

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仅靠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远远不够。“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是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朱海洋介绍,根据《实施意见》,我市以高质量绿色低碳发展为导向,瞄准“四群八链”主导产业方向,推动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链群优势重塑、价值跃升,积极发展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航空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清洁能源等绿色低碳产业。

产业“向绿”,打开低碳新空间。我市正加快光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同时积极布局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目前石砀山、韦岗青山湖一期项目已纳入国家相关规划,永兴坝抽蓄单点选址报告已上报至省能源局,力争增补纳入国家规划。近日,省发改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戚玉松带队来我市开展专题调研,对此表示充分肯定,并鼓励我市坚持以系统思维谋划发展,为江苏新型能源建设发展多作贡献。

全面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是构建绿色循环体系的重要一环。《实施意见》提出,要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化改造、产业循环式组合,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立健全废旧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体系,加强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动生活垃圾和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全面提升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

值得一提的是,上月,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镇江市2023年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要点》,聚焦建立健全塑料制品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和利用处置等环节,深入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守护低碳城市“绿”。

根据《实施意见》,到2025年,我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初步形成;到2030年,我市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初步建立,减污降碳协同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到2060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朱婕 陈逸凡)

编辑:毛蕴劼

审核:曾海蓉


177

今日镇江讯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集聚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不久前,我市印发了《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全面构建低碳高效产业结构体系”,为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描绘了清晰的线路图。

绿色化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不仅要在技术层面上加快研发和推广,也要在绿色产业体制机制上进行变革,优化存量,推进‘双碳’目标实现。”市发改委资环处处长朱海洋表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把低碳高效的产业结构优化壮大起来。

在这一过程中,我市将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的基础上,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全面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效率,由此构建绿色低碳的循环产业体系,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动力源泉。

以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为例。近年来,我市抓住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积极推进绿色制造示范,经过多年深耕,全市绿色制造体系日渐完善,一批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制造单位脱颖而出。根据今年初省工信厅公布的江苏省绿色工厂(第三批)名单,我市新增威腾电气、超力电器、索普化工、建华建材等10家省级绿色工厂;全市累计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18家、省级24家、市级118家。据初步统计,2022年全市绿色制造单位实现节能12.1万吨标准煤、节水3102万吨、综合利用一般工业固废207万吨,较好地发挥了典型引领作用。

在此基础上,《实施意见》明确,我市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有效化解过剩产能,并以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和“两高”项目集聚度较高的园区为重点,加快推进重点领域低碳工艺革新、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同时,推进商贸流通、信息服务等行业绿色转型,提升服务业低碳发展水平;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业固碳增效;系统推进工业、农业、建筑业、服务业等领域清洁生产,积极推行产品绿色设计。

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仅靠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远远不够。“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是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朱海洋介绍,根据《实施意见》,我市以高质量绿色低碳发展为导向,瞄准“四群八链”主导产业方向,推动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链群优势重塑、价值跃升,积极发展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航空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清洁能源等绿色低碳产业。

产业“向绿”,打开低碳新空间。我市正加快光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同时积极布局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目前石砀山、韦岗青山湖一期项目已纳入国家相关规划,永兴坝抽蓄单点选址报告已上报至省能源局,力争增补纳入国家规划。近日,省发改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戚玉松带队来我市开展专题调研,对此表示充分肯定,并鼓励我市坚持以系统思维谋划发展,为江苏新型能源建设发展多作贡献。

全面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是构建绿色循环体系的重要一环。《实施意见》提出,要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化改造、产业循环式组合,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立健全废旧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体系,加强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动生活垃圾和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全面提升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

值得一提的是,上月,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镇江市2023年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要点》,聚焦建立健全塑料制品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和利用处置等环节,深入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守护低碳城市“绿”。

根据《实施意见》,到2025年,我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初步形成;到2030年,我市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初步建立,减污降碳协同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到2060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朱婕 陈逸凡)

编辑:毛蕴劼

审核:曾海蓉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