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镇江文化 | 元代丹徒县教谕朱天珍

2023-06-03 00:38 今日镇江  

文/王铁牛

在《至顺镇江志》《乾隆镇江府志》《光绪丹徒县志》《光绪丹阳县志》里都记载了朱天珍这个人。所不同的是,《至顺镇江志》《乾隆镇江府志》将朱天珍作为“教授”记载,《光绪丹徒县志》将朱天珍作为“教谕、训导”记载在“学校”卷。而《光绪丹阳县志》将朱天珍作为元代延祐年间的乡贡人物记载。由此,我们从1923年编修的曾港雝肃堂《紫阳朱氏家谱》里,知道了朱天珍曾任丹徒县教谕,对丹徒县学的恢复重建,作出了一定贡献。

《丹阳县志》记载

年少便有鸿鹄志

咸淳七年(1272)三月初一,在婺源县的朱然家里,一家人正忙碌着。正午,一个小男孩呱呱落地,全家人高兴得不得了,朱家又多了一丁。他就是50年后到丹徒做教谕、定居镇江东乡前巷(曾港)的朱熹第七代孙朱天珍。

朱天珍像

朱天珍,行柏一,字宝德,号麓庵。朱天珍的父亲朱然,母亲刘氏,夫妻两人为生下来的儿子取名,动了一番脑筋,这是上天赐予他们一个奇珍异宝的儿子,故取名“朱天珍”。

朱天珍七岁上私塾,先识“方块字”,识至千字左右后,开始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朱天珍从小聪明伶俐,对先生教读的“四书”熟读背诵,听懂先生的逐句讲解。朱天珍兴趣广泛,还认真习字,从描红开始,写映本,进而临帖。在粗解字义后,先生教以作对,为做诗打基础。“四书”读完后,即读“五经”,兼读古文。

朱天珍年轻时,曾到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书院游学。山麓下广植花木,建有亭、台、楼、阁,旁有寺庵。他看到前辈朱熹在书院讲学和辩论的地方,感慨颇多,立志要传承前辈朱熹的理学,于是自号“麓庵”。

婺源地区深厚的文化浸润着朱天珍,他“为人朴茂端方、英姿睿质,一时之人无不钦仰”。朱天珍生于儒学世家,祖辈先哲的言传身教助其精神气质和文化追求的形成。他“席累世之簪缨、然而常怀不足。抱冠群之学术、虚然不自有余”。

1313年,元仁宗下诏恢复科举。延祐元年(1314),元朝开始科举考试,史称“延祐科举”。1315年第一次开科取士,以后三年一次,直到元亡。在延祐科举诏书上对应试者的要求是:年及二十五以上,乡党称其孝悌,朋友服其信义,经明行修之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具有“德才兼备”者方可以参加考试。

元朝延祐六年(1319),朱天珍通过考试,成为乡贡人士。经国子监推荐,任丹徒县学正(家谱里记载为学正,《乾隆镇江府志》记载为教授,《光绪丹徒县志》记载为教谕、训导)。

47岁的朱天珍,从徽州婺源(现江西境内)家乡出发。正当春暖花开时,置身于万亩梯田中,朱天珍看到黄灿灿的油菜花与远山、近水、粉墙、黛瓦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天人合一的画卷。朱天珍因为长久离家紧张的心情得到释放,他渴望为民办事的愿望能早日实现。继续往前走,朱天珍看到徽州婺源境内山峦重叠,惊险壮观,溪涧纵横,顿时有一股浩然之气充斥心中。想起那些山水名胜中的杰出人物,觉得心胸开阔,眼界高明远大起来,朱天珍立下了要“继先人之业,开后人之统”的宏愿。

力排众议建县学

时任丹徒达鲁花赤(主管一方的治政者)伊迪不花(卫乌尔人,延祐五年任)对朱天珍说:“你的前任是本地人华文焕。华文焕原来都是住在家里,办公到县衙。实在对不起,现在你刚到,不仅没有自己的办公处,还只能暂住在县衙的简易住处。”

据史料记载,宋代宝元年间(1038-1040)因以前没有县学,庆历中始议建学,奉圣像崇祀。学宫旧在县治西儒林里淮海书院旁,崇宁以后倾圮,附于郡学东隅成德堂后。建炎中遭兵火,与郡学俱焚。绍兴十七年,邑令赵学老复建。乾道七年,邑令韩元老重修。

县学,旧时供生员读书的学校。科举制度童试录取后准入县学读书,以备参加高一级的考试。据明正德《丹徒县志》记录,元代时的丹徒县,有户28462户(其中:民户2383、儒户33、医户66、马站户1140、水站户217、递运站户13、急递户126、弓手户260)。

《乾隆镇江府志》记载

朱天珍来时看到丹徒街上人来人往,有这么多的户籍,却没有一个像样的县学,心里就有要筹建县学的打算。要恢复县学,就要选址,究竟选哪里好?据《至顺镇江志》《乾隆镇江府志》记载:“元延祐六年,教授朱天珍建议仍建学于儒林坊。”将个人建议写进地方志里,这是少有的事情。可以设想,当时有多种建议;或者引起过争议,难以定局。但最后就以朱天珍的建议为准。

再合理的历史决策,假如没有人以坚定的意志强力推行,那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朱天珍身为教谕,力排众议,积极建议,大胆倡议,表现出的智慧和才能,深得大家的赏识。

走访民情为政廉

丹徒县学前有座清风桥,为宋代人范仲淹所建。朱天珍到任后,除了办公,也到学宫前的清风桥散步。朱天珍立志要向范仲淹学习,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影响着朱天珍。

丹徒县学图

朱天珍为了做好教育工作,也经常和县里的各个部门接触。在学府前有酒海街,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朱天珍公事结束后,不是沉醉于灯红酒绿,而是走访民情。

朱天珍在公事之余,带着儿子朱继道,从丹徒县衙学宫坐马车一路颠簸来到滥泥泓(丹阳市丹北镇区域)视察民情,顺道看望早年迁徙到此的朱氏同宗,同叙族谊。朱天珍到了滥泥泓,地方官把他迎到了当地住房条件最好的隐士薛胜宗府里。薛胜宗与朱天珍的儿子朱继道“谈论经史,终日不倦”,知道小小年纪的朱继道是很有天赋的,有才也有贤,随即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朱继道。

朱天珍看到曾港(滥泥泓区域)一带“风俗纯美、人民仁厚”,是一块风水宝地。且薛胜宗是个隐士,是“士”阶层的成员之一,就允诺了儿子的婚事,任职期满后到婺源将李夫人接来,迁居到曾港,随儿子一同居住,繁衍成了前分一大分支。朱天珍享年70岁,妻子享年78岁。

学宫遗址居何处

那么,朱天珍恢复的县学学宫遗址在哪里呢?

古代的城市建设变化不大,迁移更是困难。据《光绪丹徒县志》的记载,朱天珍在元代所定丹徒县学宫的具体位置,就在现在镇江市区的寿邱山的东南角,紧临梦溪园。现在的寿邱山学宫遗址上是江苏大学京江学院的学生宿舍,在旧教学楼里有一副对联:寿丘(邱)山树木树人,梦溪楼育德育才。

《光绪丹徒县志》记载

朱天珍当时建议所建的学宫有多大?据《光绪丹徒县志》卷十九“学校” 记载,学宫范围东至梳儿巷民房长97步,西至寨上民房86步,南至万仞宫墙市河前广56步,北至寿丘山下广71步。在朱天珍的坚持下,丹徒县学顺利建成,受教育者难以计数,登科者不绝。

《至顺镇江志》里,蜀郡青阳翼专为朱天珍建县学有记:“延祐六年冬,教授临邛朱君天珍实来维克恭勤,以纪纲庶务,由郡而邑,教思无穷,乃始建议举焉。”

元代“京口四杰”(俞希鲁、青阳翼、顾观、谢震)之一的谢震(字望云,又字起东,丹徒人),在《全元文》卷收其《丹徒县学田记》文:“丹徒为州属邑,旧无学庙。延祐初,郡博士朱天珍构庙城之西隅,以祀先圣先师而立之学焉。”

在清《光绪丹阳县志》卷十四“选举表”记载,元代近百年里,整个丹阳“选举表”共记载了8人(进士2人、乡举3人、乡贡3人),且将朱天珍列入丹阳的延祐乡贡。

编辑:金凯

审核:滕建锋

78

文/王铁牛

在《至顺镇江志》《乾隆镇江府志》《光绪丹徒县志》《光绪丹阳县志》里都记载了朱天珍这个人。所不同的是,《至顺镇江志》《乾隆镇江府志》将朱天珍作为“教授”记载,《光绪丹徒县志》将朱天珍作为“教谕、训导”记载在“学校”卷。而《光绪丹阳县志》将朱天珍作为元代延祐年间的乡贡人物记载。由此,我们从1923年编修的曾港雝肃堂《紫阳朱氏家谱》里,知道了朱天珍曾任丹徒县教谕,对丹徒县学的恢复重建,作出了一定贡献。

《丹阳县志》记载

年少便有鸿鹄志

咸淳七年(1272)三月初一,在婺源县的朱然家里,一家人正忙碌着。正午,一个小男孩呱呱落地,全家人高兴得不得了,朱家又多了一丁。他就是50年后到丹徒做教谕、定居镇江东乡前巷(曾港)的朱熹第七代孙朱天珍。

朱天珍像

朱天珍,行柏一,字宝德,号麓庵。朱天珍的父亲朱然,母亲刘氏,夫妻两人为生下来的儿子取名,动了一番脑筋,这是上天赐予他们一个奇珍异宝的儿子,故取名“朱天珍”。

朱天珍七岁上私塾,先识“方块字”,识至千字左右后,开始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朱天珍从小聪明伶俐,对先生教读的“四书”熟读背诵,听懂先生的逐句讲解。朱天珍兴趣广泛,还认真习字,从描红开始,写映本,进而临帖。在粗解字义后,先生教以作对,为做诗打基础。“四书”读完后,即读“五经”,兼读古文。

朱天珍年轻时,曾到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书院游学。山麓下广植花木,建有亭、台、楼、阁,旁有寺庵。他看到前辈朱熹在书院讲学和辩论的地方,感慨颇多,立志要传承前辈朱熹的理学,于是自号“麓庵”。

婺源地区深厚的文化浸润着朱天珍,他“为人朴茂端方、英姿睿质,一时之人无不钦仰”。朱天珍生于儒学世家,祖辈先哲的言传身教助其精神气质和文化追求的形成。他“席累世之簪缨、然而常怀不足。抱冠群之学术、虚然不自有余”。

1313年,元仁宗下诏恢复科举。延祐元年(1314),元朝开始科举考试,史称“延祐科举”。1315年第一次开科取士,以后三年一次,直到元亡。在延祐科举诏书上对应试者的要求是:年及二十五以上,乡党称其孝悌,朋友服其信义,经明行修之士。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具有“德才兼备”者方可以参加考试。

元朝延祐六年(1319),朱天珍通过考试,成为乡贡人士。经国子监推荐,任丹徒县学正(家谱里记载为学正,《乾隆镇江府志》记载为教授,《光绪丹徒县志》记载为教谕、训导)。

47岁的朱天珍,从徽州婺源(现江西境内)家乡出发。正当春暖花开时,置身于万亩梯田中,朱天珍看到黄灿灿的油菜花与远山、近水、粉墙、黛瓦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天人合一的画卷。朱天珍因为长久离家紧张的心情得到释放,他渴望为民办事的愿望能早日实现。继续往前走,朱天珍看到徽州婺源境内山峦重叠,惊险壮观,溪涧纵横,顿时有一股浩然之气充斥心中。想起那些山水名胜中的杰出人物,觉得心胸开阔,眼界高明远大起来,朱天珍立下了要“继先人之业,开后人之统”的宏愿。

力排众议建县学

时任丹徒达鲁花赤(主管一方的治政者)伊迪不花(卫乌尔人,延祐五年任)对朱天珍说:“你的前任是本地人华文焕。华文焕原来都是住在家里,办公到县衙。实在对不起,现在你刚到,不仅没有自己的办公处,还只能暂住在县衙的简易住处。”

据史料记载,宋代宝元年间(1038-1040)因以前没有县学,庆历中始议建学,奉圣像崇祀。学宫旧在县治西儒林里淮海书院旁,崇宁以后倾圮,附于郡学东隅成德堂后。建炎中遭兵火,与郡学俱焚。绍兴十七年,邑令赵学老复建。乾道七年,邑令韩元老重修。

县学,旧时供生员读书的学校。科举制度童试录取后准入县学读书,以备参加高一级的考试。据明正德《丹徒县志》记录,元代时的丹徒县,有户28462户(其中:民户2383、儒户33、医户66、马站户1140、水站户217、递运站户13、急递户126、弓手户260)。

《乾隆镇江府志》记载

朱天珍来时看到丹徒街上人来人往,有这么多的户籍,却没有一个像样的县学,心里就有要筹建县学的打算。要恢复县学,就要选址,究竟选哪里好?据《至顺镇江志》《乾隆镇江府志》记载:“元延祐六年,教授朱天珍建议仍建学于儒林坊。”将个人建议写进地方志里,这是少有的事情。可以设想,当时有多种建议;或者引起过争议,难以定局。但最后就以朱天珍的建议为准。

再合理的历史决策,假如没有人以坚定的意志强力推行,那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朱天珍身为教谕,力排众议,积极建议,大胆倡议,表现出的智慧和才能,深得大家的赏识。

走访民情为政廉

丹徒县学前有座清风桥,为宋代人范仲淹所建。朱天珍到任后,除了办公,也到学宫前的清风桥散步。朱天珍立志要向范仲淹学习,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影响着朱天珍。

丹徒县学图

朱天珍为了做好教育工作,也经常和县里的各个部门接触。在学府前有酒海街,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朱天珍公事结束后,不是沉醉于灯红酒绿,而是走访民情。

朱天珍在公事之余,带着儿子朱继道,从丹徒县衙学宫坐马车一路颠簸来到滥泥泓(丹阳市丹北镇区域)视察民情,顺道看望早年迁徙到此的朱氏同宗,同叙族谊。朱天珍到了滥泥泓,地方官把他迎到了当地住房条件最好的隐士薛胜宗府里。薛胜宗与朱天珍的儿子朱继道“谈论经史,终日不倦”,知道小小年纪的朱继道是很有天赋的,有才也有贤,随即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朱继道。

朱天珍看到曾港(滥泥泓区域)一带“风俗纯美、人民仁厚”,是一块风水宝地。且薛胜宗是个隐士,是“士”阶层的成员之一,就允诺了儿子的婚事,任职期满后到婺源将李夫人接来,迁居到曾港,随儿子一同居住,繁衍成了前分一大分支。朱天珍享年70岁,妻子享年78岁。

学宫遗址居何处

那么,朱天珍恢复的县学学宫遗址在哪里呢?

古代的城市建设变化不大,迁移更是困难。据《光绪丹徒县志》的记载,朱天珍在元代所定丹徒县学宫的具体位置,就在现在镇江市区的寿邱山的东南角,紧临梦溪园。现在的寿邱山学宫遗址上是江苏大学京江学院的学生宿舍,在旧教学楼里有一副对联:寿丘(邱)山树木树人,梦溪楼育德育才。

《光绪丹徒县志》记载

朱天珍当时建议所建的学宫有多大?据《光绪丹徒县志》卷十九“学校” 记载,学宫范围东至梳儿巷民房长97步,西至寨上民房86步,南至万仞宫墙市河前广56步,北至寿丘山下广71步。在朱天珍的坚持下,丹徒县学顺利建成,受教育者难以计数,登科者不绝。

《至顺镇江志》里,蜀郡青阳翼专为朱天珍建县学有记:“延祐六年冬,教授临邛朱君天珍实来维克恭勤,以纪纲庶务,由郡而邑,教思无穷,乃始建议举焉。”

元代“京口四杰”(俞希鲁、青阳翼、顾观、谢震)之一的谢震(字望云,又字起东,丹徒人),在《全元文》卷收其《丹徒县学田记》文:“丹徒为州属邑,旧无学庙。延祐初,郡博士朱天珍构庙城之西隅,以祀先圣先师而立之学焉。”

在清《光绪丹阳县志》卷十四“选举表”记载,元代近百年里,整个丹阳“选举表”共记载了8人(进士2人、乡举3人、乡贡3人),且将朱天珍列入丹阳的延祐乡贡。

编辑:金凯

审核:滕建锋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