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镇江讯 5月30日上午,丹阳市公安局政务服务管理大队民警高晶的服务窗口前,来了两位手捧簇新锦旗的群众:“我弟弟在安徽做教师,现在没有假期,叫我们先做面锦旗送来给高警官您!他说,自己年过半百寻到了根,对你们感激不尽,等到了暑假他还要亲自过来感谢您!我们也非常感谢你们!”
看着印有“助民寻亲好警官 不忘初心暖人间”的锦旗,高晶的思绪回到了一个多月前。
今年4月底,安徽群众郭先生拨通了丹阳市公安局的对外服务电话,向接听电话的民警高晶表达了自己找寻亲人的想法。据郭先生讲述,52年前,由于家庭兄弟姐妹较多、经济困难,他从丹阳被抱养到安徽。刚开始几年,两家还时有往来,渐渐地,因为种种原因,两家人失去了联系。今年年初养父病故后,寻亲的念头在郭先生的心中萌发。无奈知道的线索太少,茫茫人海,时间又过去了半个世纪,自己还能找到亲人吗?
“好的,我去给您查看老档案。”听了郭先生的讲述,高晶没有任何推托,让郭先生加了自己的微信,并让其将手头已经掌握的所有零散信息通过微信发给自己。
“我本来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打了这通电话,没想到高晶警官这么热心,二话没说就叫我加她微信,说会尽最大努力帮我找!”郭先生心中燃起了希望,赶紧将自己知道的线索发给了高晶。
几个模糊不清的姓名、一个公历农历不甚明了的出生年月……将郭先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整理后,高晶立即在相关系统内进行模糊检索,无奈线索过于笼统,查找一时陷入僵局。
“请问各派出所哪个辖区有季家村或者纪家村,这种纪(季)姓的集中居住地?”高晶想到突破常规手段,借助网格的力量,便将这条信息发在了户籍工作微信群内。
微信群内都是丹阳市公安局各个基层派出所从事户籍工作的民辅警,一条信息发出去,借助的是20个基层派出所的力量。很快,若干条线索反馈了上来,范围大大缩小。通过与郭先生的进一步沟通核对,高晶初步确定其原籍属于延陵派出所辖区。
5月初,高晶与延陵派出所分管户籍工作的副教导员薛晓静进行沟通后达成共识:一定竭尽所能,帮助郭先生找到丹阳的家人!
凭借多年户籍民警的丰富工作经验,薛晓静对线索抽丝剥茧,逐渐理清思路,她将获知的信息告知社区民警俞福军让其与村主任先期沟通,同时启动警网融合机制,充分发挥广大网格员的作用。当晚18时许,在“政法综治(网格化)工作群”内,薛晓静发布了一条碎片化信息汇总成的求助信息:“各位网格员,大家好,目前收到一个求助信息,来丹寻亲……”随后,各网格员纷纷转发。
扩散出去的信息很快有了重要反馈,根据这条线索,社区民警俞福军与一位姓季的村民取得了联系。在这名季姓村民家中,俞福军详细了解了他家的情况,并与高晶进行了电话沟通。季姓村民讲述的事情原委与郭先生提供的信息比较吻合,事情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本是没有半点头绪的事情,通过民辅警微信群、综治网格群、村民网格群接力借力,柳暗花明又一村。高晶与薛晓静都很欣喜激动,立即安排双方对接核实。
经进一步沟通了解、核实验证,郭先生确实就是季姓村民家中五十多年前抱养出去的“老幺”。双方亲人微信视频聊天时,更是激动到哽咽,一眼便十分确定对方就是自己的亲人。“长得实在是太像了!”看着手机屏幕中的亲人,郭先生感慨万分:“真的是圆梦了!”
警网合力下,隔着半个世纪的亲缘终于一朝相认。警网融合既是守护平安的第一防线,更是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下一步,丹阳市公安局警网融合警务模式将持续发力“更多为群众办实事”,使全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记者 景泊 通讯员 秦健 邵臻)
编辑:朱超
审核:杨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