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镇江高考记忆|他们的1977、1978

2018-06-08 14:26

引言

1977年8月4日,

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

主持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

恢复中断10年的高考制度。

..............

2018年6月7日,

首批“00后”考生走进高考考场。

................

时光回到1977年之际,

在镇江,

他们见证自我,更见证时代,

他们的1977、1978注定与众不同。

...........

时光倒流

1977|1978

电影名

高考-1977

地区

镇江

出品 

镇江报业传媒集团

类型

纪录片

年份

1977、1978

评分

★★★★★

撰稿人

王景曙 汤才顺

主演

胡玉留  史国栋  李忠杰  王建华  朱宁

时光回到1977年之际,讲述他们的高考故事......


胡玉留


大雪纷飞之时,窗户被人敲响……

REC

  1966年,胡玉留初中一毕业就遭遇“文革”,从而与高中失之交臂。此后两年时间里,他最刻骨铭心的一次经历就是参加“串联”去了北京,并在1966年11月11日这天,毛主席第七次接见红卫兵的时候,被裹挟在潮水一般的队伍里。那个时候的胡玉留还几乎是个孩子,没有可能在深层次上规划自己的人生,只能借助时代的推力,被动前行。1968年8月30日,他背着铺盖来到丹阳县吕城公社洪家大队马元里生产队,成为镇江地区第一批下放知青。

  从放下铺盖这天开始,胡玉留就过上了农民的生活,和农民一起干活,像农民一样成长,到了1977年的时候,已经几乎没有他不会干的农活。但是,这一年却成为他“洗脚上岸”的转折之年。

  当年10月21日,恢复高考的消息被确认之后,胡玉留毫不犹豫地奔去公社报名,却遭到公社分管负责人的拒绝,理由是他没有高中文凭。当时上面划定的往届生报考条件是“高中毕业或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政策上存在很大的弹性空间。胡玉留于是据理力争:“你怎么知道我没有高中文化程度?”几经缠磨之后,胡玉留终于如愿报上名。胡玉留到现在还记得,当年吕城公社一共有870多人报了名,可后来参加预考的人数远没这么多,不少人中途告退。预考之后,吕城有60多人过关,其中包括惟一的初中毕业生胡玉留和他的哥哥。胡玉留的哥哥1967年高中毕业于省镇中,比胡玉留晚一个月也来到吕城插队,参加高考的时候他已经在当地结婚,并有了一个孩子。

  正式统考的考场在省丹中,胡玉留等人提前一天入住县城。天气已经很冷,他们却只能打地铺睡在稻草上,胡玉留说,凌晨3点钟就有人爬起来看书了。

  两天考完之后,等待的日子在表象上一如往常,平静地过完了1978年的春节。春节过后不久,镇江地区下起了一场雪。胡玉留回忆说,那天上午雪下得很大,突然有人敲响他家的窗户,大声喊道:“胡玉留胡玉留,你考取了!”原来,这位报信人已经在公社看到了胡玉留的录取通知书,录取学校是南京师范学院镇江分院(3年制大专)。但是,胡玉留的哥哥却没有等来喜讯,兄弟两人的人生轨迹从此变得不同。

史国栋


预考感觉一般,统考状态不错

REC

  2007年,史国栋已是大学教授、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的院长。40年前,他也是一位教师,溧阳县埭头中学的代课老师。一样的教师,却是两样的人生命运。

  史国栋不是插队知青,他家祖祖辈辈是农民。埭头中学是史国栋的母校,1975年高中毕业后,他顺理成章地回乡务农。“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成为史国栋一种无奈的人生选择,19岁的他一度承受着某种人生困惑。次年1月,在中学老师的大力举荐之下,史国栋进母校当起代课老师,其实这时他还兼做校勤杂工,每月拿36元的工资。每天有书读、有课教,史国栋说,当时对他来讲心灵的充实远比有了收入更重要。

  与当时在事业上孜孜以求、永不止步的人生理念有所不同的是,1977年报名参加高考的史国栋,当初最朴素的想法就是“换城市户口”,改变自己的人生“标签”。两天预考下来,史国栋感觉“发挥得不是太好”,但幸运的是,结果还是获得通过。后来,12月25日,当考完最后一门走出考场之时,史国栋说他已“估计能考上”——最终被重点大学镇江农机学院(江苏大学前身)录取。

  史国栋是当年埭头公社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第一人。他当天晚上就赶回家将消息告诉了母亲,而父亲远在兴修农田水利的工地上,第二天也从公社革委会主任的口中得悉。史国栋回忆道:“父亲当时曾说过一句话,这是他一生中最光荣的时刻,也是一生中听到的最好的消息。”  

  得益于当年恢复高考这一重要历史转折,农村青年史国栋不仅完成了自己最初的愿望——改变户口性质,而且在后来的人生之路上抒写出精彩纷呈的篇章。大学毕业之后,他先后任教于河南农业大学和江苏工业学院,从助教到讲师,再到副教授、教授,步步向上。2002年起,史国栋任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2006年起任江苏技术师范学院院长,2009年起任常州大学党委书记......

  史国栋告诉记者,早在1998年入学20周年的时候,他和同学们就曾搞过一次主题聚会;2007恢复高考30周年、毕业25周年之际,他们又再次相聚,共同畅叙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

李忠杰


77级走出的部省级人物

REC

  众所周知,恢复高考之后,全国范围内的“77级、78级”群体中走出了一大批部省级领导干部,这样的人物镇江也有不少位。记者已经了解到的就有77级考进南京师范学院(南师大前身)的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78级考进北京大学的现中央编委副主任吴知论、78级考进南京大学的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

  1968年,李忠杰在丹徒县宝堰中学读完初中之后,即时加入了“上山下乡”的大军,先在丹徒县荣炳公社劳动,后迁回老家丹阳练湖农场。丢下课本3年之后,李忠杰有幸又于1971年跨进校门,在省丹中读了两年高中。毕业后仍回到练湖农场工作,先是在耕作队劳动,后来调到场部机关。参加高考时,25岁的他在农场宣传科工作。

  谈起当年,李忠杰感慨颇多。他说,那个年代尽管听从党的召唤,叫到农村就到农村,但自己内心一直怀有上大学的强烈愿望。那时以推荐方式招收工农兵学员,根本就轮不上自己,这一愿望只能深埋心底。1977年恢复高考,成为李忠杰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人生机遇。

  李忠杰说,当年复习迎考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教材。“文革”期间的教材几无可取之处,必须找到“文革”之前的教材,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费尽周折才总算找到几本课本和一批练习题目。但困难又随之而来,过去中学教材中的很多东西李忠杰压根就没有接触过,只能现学。好在母校省丹中鼎力相助,专门为准备报考的学生办了补习班,并安排了最好的老师授课,授课方法也不像平时那样按部就班,而是总括性的,对每门课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进行梳理,再由学生自己突击大量习题。

  和所有的77级考生一样,李忠杰也不知道自己当年的考试成绩,总之,他顺利地跨进了南京师范学院的大门。填报的志愿是中文系,后来被录取的却是政教系。李忠杰提供情况说,1977年练湖农场高考中榜者总共只有4人,其中一位和他一样,进的也是南师院,还有一位考取了中专,剩下一位就是他的弟弟李忠伟,被南师院镇江分院(大专)录取。在那年竞争十分激烈、录取率奇低的情况下,一家同时考取两人,应该算是莫大的欣慰。

王建华


从高考状元到大学校长

REC

  2007年3月,任江苏科技大学校长的王建华,是记者此次采访对象中惟一一位不是在镇江地区参加高考,也是其中惟一一位当年以应届高中毕业生的身份参加高考的。

  1977年,17岁的王建华在黑龙江省北安市(县级)第一中学读高二。中学毕业在即之时,学制突然改为3年,于是王建华的身份又成了“在校生”,并以这一身份参加了当年的高考。当时北安市从所有在校生中选拔了一批像王建华一样的尖子生,共28名,集中“强化”了两个多月,可惜在后来的高考中,这28人“全军覆没”。王建华说,横跨“文革”前后的两年中学生活,政治运动如疾风暴雨,他们基本就没学到什么东西。

  但是那两个月的集中强化却让王建华等人受益匪浅。翌年,王建华又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第二次参加高考,成绩一鸣惊人,他与另一名考生并列获得北安市理科第一名,被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录取。28名强化班的同学当年全部考取了本科。

  王建华兄弟姐妹6人,这一年,身为回城知青的姐姐也同时考取大学。由于家庭负担过重,同样是回城知青的大哥选择了放弃高考,挣钱支撑家庭。王建华的大弟和三弟后来也分别于1980年和1986年考上了大学。连出4个大学生成为这个普通人家最引以为豪的标志。

  进校后,王建华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同学之一,只有18岁——全班18岁的同学共8位。班里年龄最大的一位是31岁,比王建华等人大13岁,大部分同学的年龄都在20岁至30岁之间。王建华说,大学期间这些老大哥个个都很刻苦,从而带动全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家每天都过着“三点一线”的勤奋生活。

  1982年,王建华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镇江船舶学院(江科大前身)任教,3年后考取哈尔滨理工大学的研究生。1988年硕士毕业后又返回镇江船院工作,历任系主任、校教务处副处长、处长、校长助理、副校长。今年3月,王建华升任江科大校长。

朱宁


拖板车出身的北大骄子

REC

  1974年,朱宁从省丹中高中毕业后,先是进丹阳化肥厂干临时工,干的是体力活。一年之后,朱宁被正式分配到丹阳港务处,工种是码头装缷工,说白了,就是拖板车,是劳动强度更大的一种体力活。回味那段时期的生活状态,朱宁说,他很欣赏“干一行爱一行”的说法,自己其实不是一个怕苦怕累的人,如果没有后来的突变,他愿意在这一行上呆一辈子,像自己的父亲一样。

  但是,时代在演变,朱宁的人生命运注定要发生重大转折。1977年高考恢复,朱宁也报了名,结果落榜。他没有因此气馁,而是立即将目光投向相隔不足半年时间的1978年高考。

  在第二次复习迎考期间,朱宁参加了母校省丹中举办的补习班。那阵子,补习班的同学之中一度盛行争做偏题、难题的风气,然而在距离高考仅两个月时间的一次摸底考试中,集体成绩很不理想,一位老师于是在班上尖锐提醒道:“迷信偏题、难题是一种好高骛远的做法!”朱宁说,直到今天,老师的这句话都扎根在他的脑海里。悟出道理的朱宁立马调整方向,脱离题海,而把重点放在抓基础与理解方面。

  1978年高考成绩出来,朱宁取得了令人惊叹的高分:435分!被北京大学生物系录取。他在当年镇江地区考取北大的3名理科生中,总分最高,另外两人的成绩分别为422.5分和405分。当年镇江地区还有两名文科生被北大录取,由于上一年度镇江地区无人考取北大,这5人于是就成为恢复高考之后本地区产生的第一批北大骄子!

  1982年,北大毕业的朱宁当年即考取了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的研究生,攻读现代遗传学,7年之后取得博士学位,并留美工作。

文/图:王景曙 汤才顺

版式编辑:解斐


56

引言

1977年8月4日,

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

主持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

恢复中断10年的高考制度。

..............

2018年6月7日,

首批“00后”考生走进高考考场。

................

时光回到1977年之际,

在镇江,

他们见证自我,更见证时代,

他们的1977、1978注定与众不同。

...........

时光倒流

1977|1978

电影名

高考-1977

地区

镇江

出品 

镇江报业传媒集团

类型

纪录片

年份

1977、1978

评分

★★★★★

撰稿人

王景曙 汤才顺

主演

胡玉留  史国栋  李忠杰  王建华  朱宁

时光回到1977年之际,讲述他们的高考故事......


胡玉留


大雪纷飞之时,窗户被人敲响……

REC

  1966年,胡玉留初中一毕业就遭遇“文革”,从而与高中失之交臂。此后两年时间里,他最刻骨铭心的一次经历就是参加“串联”去了北京,并在1966年11月11日这天,毛主席第七次接见红卫兵的时候,被裹挟在潮水一般的队伍里。那个时候的胡玉留还几乎是个孩子,没有可能在深层次上规划自己的人生,只能借助时代的推力,被动前行。1968年8月30日,他背着铺盖来到丹阳县吕城公社洪家大队马元里生产队,成为镇江地区第一批下放知青。

  从放下铺盖这天开始,胡玉留就过上了农民的生活,和农民一起干活,像农民一样成长,到了1977年的时候,已经几乎没有他不会干的农活。但是,这一年却成为他“洗脚上岸”的转折之年。

  当年10月21日,恢复高考的消息被确认之后,胡玉留毫不犹豫地奔去公社报名,却遭到公社分管负责人的拒绝,理由是他没有高中文凭。当时上面划定的往届生报考条件是“高中毕业或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政策上存在很大的弹性空间。胡玉留于是据理力争:“你怎么知道我没有高中文化程度?”几经缠磨之后,胡玉留终于如愿报上名。胡玉留到现在还记得,当年吕城公社一共有870多人报了名,可后来参加预考的人数远没这么多,不少人中途告退。预考之后,吕城有60多人过关,其中包括惟一的初中毕业生胡玉留和他的哥哥。胡玉留的哥哥1967年高中毕业于省镇中,比胡玉留晚一个月也来到吕城插队,参加高考的时候他已经在当地结婚,并有了一个孩子。

  正式统考的考场在省丹中,胡玉留等人提前一天入住县城。天气已经很冷,他们却只能打地铺睡在稻草上,胡玉留说,凌晨3点钟就有人爬起来看书了。

  两天考完之后,等待的日子在表象上一如往常,平静地过完了1978年的春节。春节过后不久,镇江地区下起了一场雪。胡玉留回忆说,那天上午雪下得很大,突然有人敲响他家的窗户,大声喊道:“胡玉留胡玉留,你考取了!”原来,这位报信人已经在公社看到了胡玉留的录取通知书,录取学校是南京师范学院镇江分院(3年制大专)。但是,胡玉留的哥哥却没有等来喜讯,兄弟两人的人生轨迹从此变得不同。

史国栋


预考感觉一般,统考状态不错

REC

  2007年,史国栋已是大学教授、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的院长。40年前,他也是一位教师,溧阳县埭头中学的代课老师。一样的教师,却是两样的人生命运。

  史国栋不是插队知青,他家祖祖辈辈是农民。埭头中学是史国栋的母校,1975年高中毕业后,他顺理成章地回乡务农。“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成为史国栋一种无奈的人生选择,19岁的他一度承受着某种人生困惑。次年1月,在中学老师的大力举荐之下,史国栋进母校当起代课老师,其实这时他还兼做校勤杂工,每月拿36元的工资。每天有书读、有课教,史国栋说,当时对他来讲心灵的充实远比有了收入更重要。

  与当时在事业上孜孜以求、永不止步的人生理念有所不同的是,1977年报名参加高考的史国栋,当初最朴素的想法就是“换城市户口”,改变自己的人生“标签”。两天预考下来,史国栋感觉“发挥得不是太好”,但幸运的是,结果还是获得通过。后来,12月25日,当考完最后一门走出考场之时,史国栋说他已“估计能考上”——最终被重点大学镇江农机学院(江苏大学前身)录取。

  史国栋是当年埭头公社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第一人。他当天晚上就赶回家将消息告诉了母亲,而父亲远在兴修农田水利的工地上,第二天也从公社革委会主任的口中得悉。史国栋回忆道:“父亲当时曾说过一句话,这是他一生中最光荣的时刻,也是一生中听到的最好的消息。”  

  得益于当年恢复高考这一重要历史转折,农村青年史国栋不仅完成了自己最初的愿望——改变户口性质,而且在后来的人生之路上抒写出精彩纷呈的篇章。大学毕业之后,他先后任教于河南农业大学和江苏工业学院,从助教到讲师,再到副教授、教授,步步向上。2002年起,史国栋任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2006年起任江苏技术师范学院院长,2009年起任常州大学党委书记......

  史国栋告诉记者,早在1998年入学20周年的时候,他和同学们就曾搞过一次主题聚会;2007恢复高考30周年、毕业25周年之际,他们又再次相聚,共同畅叙当年激情燃烧的岁月。

李忠杰


77级走出的部省级人物

REC

  众所周知,恢复高考之后,全国范围内的“77级、78级”群体中走出了一大批部省级领导干部,这样的人物镇江也有不少位。记者已经了解到的就有77级考进南京师范学院(南师大前身)的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78级考进北京大学的现中央编委副主任吴知论、78级考进南京大学的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

  1968年,李忠杰在丹徒县宝堰中学读完初中之后,即时加入了“上山下乡”的大军,先在丹徒县荣炳公社劳动,后迁回老家丹阳练湖农场。丢下课本3年之后,李忠杰有幸又于1971年跨进校门,在省丹中读了两年高中。毕业后仍回到练湖农场工作,先是在耕作队劳动,后来调到场部机关。参加高考时,25岁的他在农场宣传科工作。

  谈起当年,李忠杰感慨颇多。他说,那个年代尽管听从党的召唤,叫到农村就到农村,但自己内心一直怀有上大学的强烈愿望。那时以推荐方式招收工农兵学员,根本就轮不上自己,这一愿望只能深埋心底。1977年恢复高考,成为李忠杰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人生机遇。

  李忠杰说,当年复习迎考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教材。“文革”期间的教材几无可取之处,必须找到“文革”之前的教材,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费尽周折才总算找到几本课本和一批练习题目。但困难又随之而来,过去中学教材中的很多东西李忠杰压根就没有接触过,只能现学。好在母校省丹中鼎力相助,专门为准备报考的学生办了补习班,并安排了最好的老师授课,授课方法也不像平时那样按部就班,而是总括性的,对每门课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进行梳理,再由学生自己突击大量习题。

  和所有的77级考生一样,李忠杰也不知道自己当年的考试成绩,总之,他顺利地跨进了南京师范学院的大门。填报的志愿是中文系,后来被录取的却是政教系。李忠杰提供情况说,1977年练湖农场高考中榜者总共只有4人,其中一位和他一样,进的也是南师院,还有一位考取了中专,剩下一位就是他的弟弟李忠伟,被南师院镇江分院(大专)录取。在那年竞争十分激烈、录取率奇低的情况下,一家同时考取两人,应该算是莫大的欣慰。

王建华


从高考状元到大学校长

REC

  2007年3月,任江苏科技大学校长的王建华,是记者此次采访对象中惟一一位不是在镇江地区参加高考,也是其中惟一一位当年以应届高中毕业生的身份参加高考的。

  1977年,17岁的王建华在黑龙江省北安市(县级)第一中学读高二。中学毕业在即之时,学制突然改为3年,于是王建华的身份又成了“在校生”,并以这一身份参加了当年的高考。当时北安市从所有在校生中选拔了一批像王建华一样的尖子生,共28名,集中“强化”了两个多月,可惜在后来的高考中,这28人“全军覆没”。王建华说,横跨“文革”前后的两年中学生活,政治运动如疾风暴雨,他们基本就没学到什么东西。

  但是那两个月的集中强化却让王建华等人受益匪浅。翌年,王建华又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第二次参加高考,成绩一鸣惊人,他与另一名考生并列获得北安市理科第一名,被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录取。28名强化班的同学当年全部考取了本科。

  王建华兄弟姐妹6人,这一年,身为回城知青的姐姐也同时考取大学。由于家庭负担过重,同样是回城知青的大哥选择了放弃高考,挣钱支撑家庭。王建华的大弟和三弟后来也分别于1980年和1986年考上了大学。连出4个大学生成为这个普通人家最引以为豪的标志。

  进校后,王建华是班里年龄最小的同学之一,只有18岁——全班18岁的同学共8位。班里年龄最大的一位是31岁,比王建华等人大13岁,大部分同学的年龄都在20岁至30岁之间。王建华说,大学期间这些老大哥个个都很刻苦,从而带动全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家每天都过着“三点一线”的勤奋生活。

  1982年,王建华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镇江船舶学院(江科大前身)任教,3年后考取哈尔滨理工大学的研究生。1988年硕士毕业后又返回镇江船院工作,历任系主任、校教务处副处长、处长、校长助理、副校长。今年3月,王建华升任江科大校长。

朱宁


拖板车出身的北大骄子

REC

  1974年,朱宁从省丹中高中毕业后,先是进丹阳化肥厂干临时工,干的是体力活。一年之后,朱宁被正式分配到丹阳港务处,工种是码头装缷工,说白了,就是拖板车,是劳动强度更大的一种体力活。回味那段时期的生活状态,朱宁说,他很欣赏“干一行爱一行”的说法,自己其实不是一个怕苦怕累的人,如果没有后来的突变,他愿意在这一行上呆一辈子,像自己的父亲一样。

  但是,时代在演变,朱宁的人生命运注定要发生重大转折。1977年高考恢复,朱宁也报了名,结果落榜。他没有因此气馁,而是立即将目光投向相隔不足半年时间的1978年高考。

  在第二次复习迎考期间,朱宁参加了母校省丹中举办的补习班。那阵子,补习班的同学之中一度盛行争做偏题、难题的风气,然而在距离高考仅两个月时间的一次摸底考试中,集体成绩很不理想,一位老师于是在班上尖锐提醒道:“迷信偏题、难题是一种好高骛远的做法!”朱宁说,直到今天,老师的这句话都扎根在他的脑海里。悟出道理的朱宁立马调整方向,脱离题海,而把重点放在抓基础与理解方面。

  1978年高考成绩出来,朱宁取得了令人惊叹的高分:435分!被北京大学生物系录取。他在当年镇江地区考取北大的3名理科生中,总分最高,另外两人的成绩分别为422.5分和405分。当年镇江地区还有两名文科生被北大录取,由于上一年度镇江地区无人考取北大,这5人于是就成为恢复高考之后本地区产生的第一批北大骄子!

  1982年,北大毕业的朱宁当年即考取了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的研究生,攻读现代遗传学,7年之后取得博士学位,并留美工作。

文/图:王景曙 汤才顺

版式编辑:解斐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