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翔
来自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消息,随着5月20日新建沪宁沿江高铁太仓站最后一组500米长钢轨顺利铺设到位,沪宁沿江高铁(即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全线铺轨贯通,为今年9月具备开通运营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条高铁已经是上海与南京之间的第三条高铁了。有评论云:项目开通运营后,沿线金坛、武进、江阴等地将打破不通高速铁路的历史,对于进一步拉近苏南地区与上海、南京的时空距离,对完善区域快速铁路网、促进江苏南沿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公众号“富贵门”则刊文《苏南“强县军团”,又将迎来重磅机遇》。
读到这则新闻,突然心起疑惑。不是疑惑苏南强县的新机遇,而是疑惑我们的城市,至今,我们依然将“交通区位优势”挂在嘴上,依然在城市介绍、招商引资中屡屡强调。
诚然,镇江城的兴起,自古以来,一直得益于交通区位优势,简要一句话:“扼南北要冲。”作为长江天堑南岸最靠北方的城市,勾通南北,历来是镇江的地缘价值所在。待京杭大运河开凿之后,长江、运河于镇江十字交汇,更成就了镇江交通枢纽的历史地位。于是,我们也始终陶醉于这个“交通区位优势”。
但事实上,近代以来,镇江的交通枢纽地位却是屡受打击、持续下降。一方面,是历史的进程,京沪铁路于南京过江,是第一击;内河航运的落寞,是第二击;现代交通大建设的背景下,沿江两岸城市频频出手,打造过江通道,预计到2035年,江苏已建和在建过江通道数量将达36座,则是第三击。另一方面,持续了十多年并且还将继续下去的高铁大规模建设,正在激烈改变着中国城市的地缘格局。曾经的分级节点辐射已然不再,新兴的网状互联正在密织成型。2014年《南方都市报》的报道《直达的变革》,说的是航空市场格局,其实亦可用来理解城市地缘格局。也就是说,我们的城市,在今日的社会,地缘区位依然在,但交通已然无优势。一个鲜明的例证,长三角地区的每一座城市,包括县级市,在其城市介绍或招商引资中,几乎无不自称“具有交通区位优势”。
所以,能不能别再强调“交通区位优势”。这不仅因为,大家都有的东西,还能是“优势”吗?更因为,其背后,代表着我们对城市发展资源要素的认知,是否与时代趋势同轨,是否深刻认知到新阶段发展、新经济大潮中,自然禀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已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总工程师张国华有言:“城市化的发展路径,经济体系发展的底层逻辑,与过去几十年相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必然要思想锐变,重新认知、理解我们城市拥有的资源要素,努力找到并重新定义我们的发展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还是那句话——“交通区位优势”,思想锐变一下,则有新的理解。虽然交通已经无优势,但地缘区位依然在,镇江始终是长江天堑南岸最靠北方的城市。历史上无数次“勾通南北”,多少回“南北交融”,终让曾是吴文化发源地的镇江成为最具北方气质的南方城市——镇江人的语言定格为属北方语系中的江淮官话;镇江人的饮食揉杂成以锅盖面为代表的麦作文化与稻作文化并存特色;镇江人的性格同时兼具了北方人的爽直和南方人的精明……南北交汇引发文明碰撞,文化交融孕育多元生活,于是,北客南人,有了留在镇江的一百个理由。文化与生活,恰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一个核心竞争力所在。如是,以曾经的历史与文化为底色,用现代人的生活和精神需求为画笔,我们可以泼墨写意多少镇江城现实发展的生动图景。
2015年开始,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关论述、政府文件中频繁出现“新旧动能”概念,包括中央政府对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我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艰难进程中”。新旧动能转换,首先需要的恰是新旧思想的更新。
某种意义上讲,依然刻板地强调“交通区位优势”,正说明我们对时代趋势、对发展规律的认知还不够清晰,还没有完成思想锐变、理念更新。
再严苛一些说,依然刻板地强调“交通区位优势”,更是一种“躺赢”的心态表现,奢望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可以让我们轻松地活在当下,奢望曾经让我们的城市辉煌的旧资源、旧模式,还可以在新时代新阶段让我们照常发展。
所以,能不能别再强调“交通区位优势”,因为,这代表着一种态度的表达。
编辑:朱超
审核:曾海蓉